浅谈《蒙娜丽莎》之美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ugh9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是艺术家永恒追求的东西,本文以文艺复兴兴盛期,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对美的表现为主线,通过对这幅画作画家的简介、绘画形象、表现技法以及审美意境的论述,论述在文艺复兴这一特殊的背景下,所具有写实之美,解读蒙娜丽莎身上的神秘情感及画家对美的唯美诠释。
  关键词:蒙娜丽莎;书拉密女;优美;空间
  一、引 言
  东西方对美有不同的表现方法,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达芬奇便是女性形象绘画中的杰出人物,其绘画作品对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影响深远,他画中的这位女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圣经》中所记载的书拉密女有着极为相像的特质,而达芬奇運用线与面的结合塑造出了立体的空间感,再现了女性灵动之美。
  二、达芬奇简介
  列奥纳多·达·芬奇,于1452年4月12日年生于阿诺河畔的芬奇。1519年5月2日去世,享年67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被誉为所有画家中最杰出的天才,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国之宝之一。
  三、《蒙娜丽莎》与书拉密女
  在郑文文所著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一书中写道:“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三位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所确立的艺术标准,已不再仅仅停留在是人认识自己这一点上,而是进一步发展了人对自己 、对上帝和自然的联系,从而创造出了世界上最为完美和谐的艺术”,子都,张勇编撰的《达芬奇生平与作品鉴赏》一书中写道:“在监狱里,他相信公理会还他公道,相信上帝会帮助他。他虔诚的向上帝祷告着。”从中可知,《圣经》的内容对达芬奇来说,并不陌生。
  达芬奇所绘制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1506年间,据说是为一位佛罗伦萨的一位皮货商的妻子所做的。在《圣经》新约的雅歌书记载了所罗门王与书拉密女的爱情,象征着上帝与他荣耀教会之间亲密的关系。在雅歌书1:5上半节写道:“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虽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篷,好像所罗门的幔子。”达芬奇所描绘的蒙娜丽莎并没有传统绘画中那样白皙的皮肤,反之,却是偏棕色,优雅且秀美。在雅歌书4:1上半节所记载:“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你的眼在帕子内好像鸽子眼。”达芬奇所绘制的蒙娜丽莎的双眼如同鸽子眼,流露出纯净而又良善的神情。雅歌书4:3上半节记载:“你的唇好像一条朱红线,你的唇也秀美”。她美好的形态也与蒙娜丽莎及其相像。达芬奇,所绘制的这一女性形象与书拉密女有极多相似之处。在美学中,美的客体具有物的尺度的完善性,使人不假思索就感到愉快,达芬奇绘制了一幅完美的女性形象。
  四、《蒙娜丽莎》之空间美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艺术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时代,画家们通过尝试各种新方法,或借助于光线,或借助于镜子,最终得以发现和掌握各种透视法则。透视画法的产生,使绘画成为整个时代的示范学科。透视画法显示出的是,人站在一点上,客观世界会怎样呈现:一个近大远小的三维空间,最主要的是,这近大远小是按科学的比例给出的。焦点透视给人体和物体在画面上以本质上的平等性和科学上的客观性。绘画虽然是以二维空间的方式存在,却可以通过画面的处理从而体现三维空间。
  在一幅画面中,“空间”是指画面表达的物质之间、物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距离关系或抽象的点、线、面、色彩之间的结构关系,即观赏者在画面中所感受到的,由画家通过明暗对比、色彩对比、构图形式和表现方式等艺术化技巧营造出来的视觉空间效果。焦点透视形成了西方人取景框式的审美视线,在这样的审视下,出现了:美的比例,三维深度和色彩变化。这样,绘画既是一个绘画行为,又是一个文化行为。客体形成的是一种西方所认为的方式:形,以几何美的方式被突出;色,以最多彩的样式,一色自身明暗层次的细微变化,色与色的奇妙的相互影响,呈现了出来。客体与背景的关系,具有了可独立可移动的立体深度。
  达芬奇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对人体比例有了精确把握,他借助透视、色彩、明暗等绘画技巧和手段,在平面的画布中展现一位立体的、现实空间的效果。这种空间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达芬奇的的表达意愿和处理技巧,绘画的空间性在本质上是产生现实空间的形象。使观者得以身临其境,在具体的绘制中,达芬奇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处理蒙娜丽莎的外部特征,绘制蒙娜丽莎表情上细微的变化,使其性格更加丰富。画面通过描绘光线在人物身上的微妙变化,以及明暗的过度,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人物看上去似乎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她微微上翘的嘴角似乎打破了这种宁静。明暗的变化在她的双手上也过度的那么自然,使这位女性形象丰满而优美。人物背后的小径,山崖,石桥,树林和流水,被推到了遥远的深处。远山颜色变浅变淡,变灰变白直至消失于依稀可见的灰白色云端,展现出一片远去的景象。这种颜色的奥秘,是大自然受到不同的光线影响所产生的,那就是色彩透视的奥秘。达芬奇采用逐步过渡的明暗转移法,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连续的自然过渡如同烟雾。《圣经》创世记1: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光得到充分表达。这幅画作,使人联想到古希腊艺术中那份稳重与永恒之美。
  五、结语
  《蒙娜丽莎》这幅画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给人长久的联想,具有一种经久不衰的魅力,。达芬奇所创作的绘画原则大大推动了绘画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研究绘画的同时,我们不仅要对其技法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对绘画的精神和内在的含义进行解析。现如今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不断努力,把传统的绘画精神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更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贡布里希.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3]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文文.蒙娜丽莎的微笑[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崔爱光(1990-),女,汉族,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
  齐永新,男,汉族, 1964年生于山东临淄,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兼国画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鞘内注射吗啡诱导小鼠瘙痒模型。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成年C57/BL6小鼠40只,体重20~25 g,随机分为5组,第1~4组依次鞘内注射0.9%生理盐水、0.1 nmol吗啡、0.3 nmol吗啡
本文梳理了有关媒介、现代化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试图探索新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观念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积极而深入地研究我国具体的政策过程对我国政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经验研究是建构理论的基础,摒弃直接将外来理论当作本土理论运用的伪科学。其次,在我国,对具体的政策过程的描述性研究本身就比较缺乏,其研究本身就具有重大价值。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有效,而如何选取一个合适的教学案例便成了其中的关键。教学案例选取应具有目的抽样的特点;同时,案例也应具有较强的一般性和代
《君子梦》是赵德发农民三部曲的第二部,作者试图通过描写一个沂蒙小山村——律条村在百年历史的动荡中几代人精神的变迁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这部作品是作者通过对
自噬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细胞内降解系统和重要的免疫防御机制,在抗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1-2]. 按吞噬物进入溶酶体的途径,自噬
本文从批评语言学的概念出发,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批评视角下新闻媒体意识倾向的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的现实意义,最后就基于批评视角的新闻媒体意识形态
期刊
摘要:彩绘是陶瓷能够给人带来美感的最为外在的元素之一,本文以“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内容、形象、图案和工艺四个角度阐释了其表现手法和意义所在。望本文的研究能带给国人有关这一国之瑰宝的深刻认识,推动其在未来带给人们更多、更为精彩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传统陶瓷;彩绘;装饰  陶瓷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非华人的文化世界中,其更与“中国”二字齐名,是能够代表和彰显民族
很奇怪,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正如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自己过错的
正所谓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而由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内心的所思所想,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铁凝作为中国当代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女作家,她以敏锐的目光,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