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钟声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家乡洛阳一直以“牡丹花城”闻名海内外,这样单调而古老的标签几乎是国人提起洛阳的第一印象,但对我而言,身为洛阳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家乡的佛教文化。
  在洛阳城内,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寺庙——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古刹,佛教的“祖庭”。可能是这座寺庙看尽了洛阳的兴衰繁华与历史变迁,让我们这些生长在洛水河畔的当地人深深地感觉到它被赋予的历史痕迹,所以这座古刹常年香火旺盛。而我对于家乡佛教文化的情愫源于我的奶奶。白马寺不仅常年有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祈愿求福,还有一大部分香客是生活在洛阳近半个世纪的老年人,我的奶奶就是其中之一。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带我去白马寺烧香,频繁程度多到一年可以去三到四次。但是小时候的我对于宗教、对于佛祖、对于奶奶的虔诚信仰是十分模糊的,白马寺对幼年的我而言更多的是可以游玩的大园子。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青睐白马寺古香古色的建筑与浓浓的佛教气息。在寺门前的广场上,“中国第一古刹”冲天式牌坊高高耸立,刻有龙纹的石桥让人联想到作为皇家寺庙白马寺的地位,而石桥下是诺大的放生池,到了每年的六月,放生池里就会有一两朵莲花孤傲地开着,有时伴着雾气,整个放生池就会显得异常有仙气,让人不禁联想会不会在傍晚时分,池中的莲花会化身仙女。进入寺内,大大的香炉映入眼帘,每月初一、十五,香客会多到无法移动双足。香炉后就是大雄殿,游客们一个接一个,在大红色的莲花垫上叩拜祈祷。小时候,最喜欢去看的是一个穿着黄色僧袍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坐在寺庙的绿荫下,在他身前放着一张暗黄的木桌,上面放的是一张张祈福的签。幼年的我很好奇他桌子上的签,觉得是什么法宝,能降妖除魔,后来听奶奶说,她早已经将我们全家的名字让老和尚写在祈福签上,放在了大殿内。今年春节时,照旧大年初一去了白马寺,可是却不见老和尚了,于是我在想,老和尚会不会已经归隐山林?毕竟他的脸上总是有看破世间一切悲喜的云淡风轻。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寺中各种各样的信徒,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应该是洛阳本地人,她们头发斑白,嘴上不停念叨着佛经,用那双粗糙而又削瘦的双手祈求着佛祖的保佑。我的奶奶不仅仅是香客,还是佛家的“俗家弟子”。因为奶奶的信仰,我们全家都在白马寺办了皈依证,奶奶总说:“办了皈依证,菩萨会保佑你的。”奶奶家有一个佛龛,里面供奉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虔诚的奶奶打我记事的时候就早晚两次功课,跪在佛龛前,上香,诵经,磕头,而且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奶奶也会跟从佛家吃斋饭。我从小受奶奶的熏陶,也成为佛教的追从者,小学的时候一到期末考试,奶奶会嘱托我:“贝贝,如果遇到不会写的题就心中默念阿弥陀佛,菩萨会保佑你的。”奶奶只是小学文化水平,这些话在很多人听来迂腐愚昧,但亦能从中看出佛教文化对像我奶奶这样的洛阳当地老人的深远影响。她们虽然没有文化,又或者他们会把一些科学现象解释为“佛祖显灵”,被家人和朋友嘲笑,但我总认为这也好过很多心中没有信仰,妄自尊大的“聪明人”。
  我儿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白马寺的钟声不断响起,惊起寺里养的白鸽。我的目光跟随着这群白鸽,望向天空。它们盘旋在白马寺大殿的正上方。寺里的香炉前跪着一位念着佛经的老人,头发斑白,双手合十,香炉氤氲的烟气让我看不清爬在这位老人侧脸的皱纹,只感觉她已融为白马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在想,佛祖會不会早已听厌了这个信徒的祈求?家人的幸福平安一定每次都从这位老人嘴里念出吧?
  这位虔诚的老人是我的奶奶,但我知道她也可以是许多洛阳当地信奉佛教的老年人。白马寺的钟声伴着他们的祈祷声,可能真的会被佛祖听到。
其他文献
过去,就是那样了,再怎么寻找也寻找不到。这无疑是一种很消极的想法。  人类拥有回忆。  如果面前放有一串葡萄,有人会挑又大又甜的先吃,之后再吃那小的、酸的,即使后几个葡萄的滋味不那么可口,他也拥有了对开始时那些又大又甜葡萄的美好记忆。  有的人选择希望。同样一串瑕瑜混杂的葡萄,先挑小的、酸的吃,即使酸掉了牙,他也不会抱怨,因为他知道还有最后几个又大又甜的葡萄芳甜满口,之前葡萄的酸涩并不会影响他对希
期刊
春寒料峭,城里的花开始争先恐后地打苞。白玉兰、紫玉兰、梅花和海棠花一个个吐出了新颜色,连柳树也张开了眉眼。我打电话给老家的奶奶,请她到城里来看花。奶奶说:“乖孩子,我要种棉花呢,现在播下种子,秋天才能长出你喜欢的白云一样的棉花。”  我想象着奶奶在电话那头说话时微笑的模样,也能想象到她在棉花田里忙碌的样子。每年春天,荠菜花刚刚才开,马兰头从土里冒出新叶子的时候,奶奶就要去田里准备棉床了。她把筛细了
期刊
人生于世,俯仰之间,若碌碌终日,不懂思考,便是一具白白存世的躯壳,如行尸,若走肉,有身而无心。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思想、会思考。有时面对窗外喧嚣的世界,我们这样问自己:究竟我是为何存在?有时面对静谧夜空的繁星,我们也会问自己:我们存在为了什么?我的答案是,我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华丽的躯壳,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善总结、能做事的人,成为一个“行成于思”,对社会有
期刊
家乡的路是最熟悉的。闭上眼,田埂村庄,大路小路,每一个分叉口都清晰可见,我曾自信满满:在这里我不会迷路。  顺着这条走了四十多年的大路骑车由东向西行走,我心情舒畅,哼唱着喜欢的小曲儿,任凭风掠过耳旁。两旁又在修路,不知已经是多少次重修了。记得最先是土路,大多数人开“十一号”,鲜有骑自行车的。后来修成可以两车并行的柏油路,我和老师同学曾经踏着新修的路面,步行着去城里第一次看五光十色、美丽灿烂的烟火,
期刊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喀嚓、喀嚓”的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了。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在大厅停下来,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给我们听,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
期刊
2005年冬天,姥姥终于走完了近八十年的人生历程,尘归尘,土归土。  我年少时在父母身边长大。那时候,人们大都囿于一方土地,在一天就能看完一辈子的生活里来回打转。时间的凝滞对成人来说,也许是乏味而痛苦的,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却因为可以整日与父母同享天伦而不必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冷漠与疏远。因此那时候的祖辈看顾孙辈,多是辅助帮忙之责,极少全面接手抚养第三代的义务。家中四位祖辈,奶奶1983年因食道癌撒手
期刊
有一座座城市叫圣彼得堡,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我想,这个世界上找不出其他地方像它一样,让我深深地厌着,又深深地爱着。  ——写在答辩结束当夜  喜欢。讨厌。两种矛盾却又共存的情绪,充斥着四年我在圣彼得堡生活的日子。  我喜欢你,彼得堡最惬意的夏天。永远不吝惜阳光的夏天。永远天空湛蓝的夏天。永远青草芬芳的夏天。永远鲜花盛开的夏天。最惬意不过的是在简陋的宿舍阳台上,放置两张休闲椅。仲夏,近子夜,两杯咖啡
期刊
读初二那年,我不小心从一棵榆树上摔下来,左脚骨折,父亲就买辆二手自行车接送我上学。两年过去了,我的脚也早已恢复正常,但父亲仍坚持骑着那辆破车送我上学。自行车浑身上下的斑斑锈迹,就像父亲那布满岁月沦桑的面庞。  那是一个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安排周末事宜。父亲又照例穿越夹在道路两侧的众多的“别克”“朗逸”,颇为得意地将自行车停在教室窗户附近那处能透过玻璃望见我的位置。同桌娇娇推推我,递过一个
期刊
《罗马史》中记载,罗马暴君苏佩布的儿子在控制政局后,向父亲询问下一步目标,暴君一言不发地走向花园,用一根棍子用力一扫,把最高的罂粟花顶部切去,儿子立即明白,父亲希望他将地方上最具势力的集团铲除。后人给从中提炼出的故事含义取了一个颇具医学色彩的名字:高大罂粟花综合症。  在社会群体联系日益广泛的今天,这种症候更多地在意识形态中显现。通常,当某个人的知名度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时,总会引来社会群体不约而同
期刊
放学回家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路,每天坐着公交车,行驶过宽阔的公路,日复一日。放学总是日暮时分,车窗外落日的样子也总是那么相似,悬在一栋栋的高楼空隙里,懒懒的。有时很幸运,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半开了窗,看着窗外匆匆回家的人们,总会觉得日子过得平静又踏实。  车并不总是在主干道上行驶,有时候会拐进幽深而狭窄的小巷,那风景就更是有趣。一进入小巷子,感觉时间都变慢了。巷子里弯弯曲曲的老街道纵横交错,各种营生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