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学习实实在在地“发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前预习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教师设计好合适的数学预习“任务资源包”,让学生有目的地围绕它来进行预习,预习活动才会主动、深入,学生才会深思真学. 好的预习“任务资源包”可以激发学生课前的学习真正发生,从而更有力地引起课堂学习的真正发生.
  【关键词】 预习;任务资源包;数学学习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著名学者张文质则提出了“让学习发生”的观点. 事实上,学生只有真正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才能实实在在地发生;数学学习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觉”成长.
  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数学学习实实在在地“发生”?很多老师都在进行“课前预习”的实践探索,“预习”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但盲目的、没有方向的“预习”常常会使之流于形式,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任务资源包”,让学生有目的地围绕它来进行预习,预习活动才会主动、深入,学生才会深思真学. 这个“任务资源包”应根据小学数学不同领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信息资源、问题解决、实践要求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我尝试着设计了以下几种类型的“任务资源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问题型“任务资源包”
  所谓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教师根据预习要求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解决这个问题选择寻找合适的方法方式,从而达到预习目标. 如: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提供给学生的就是这样一些问题:今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天数都相同吗?如果不相同,有哪几种情况?那2014年、2013年呢?你有什么发现?请选用最简洁的方式说明(提醒:一定要找到这些年份的年历哟!). 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也是能解决的. 这个解决过程有搜集信息、有比较概括,还有可能请教他人. 学生研究的也许不仅仅是这三年的数据,还会寻找更多年份的数据,以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发现. 另一种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极力引导学生“敢想会想”. 如《平年、闰年》,提供给学生的是课本例题,要求学生自学,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大多数同学都提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学生能发现并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已经把最基本的通过自学学会了,才产生了疑问;但为什么是这个结论没想明白,可能已经寻找了一些学习资料,但终究想不明白,于是便带着“不明白”进入课堂,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思”,真正的“学”便发生了.
  二、探索型“任务资源包”
  布鲁纳说:“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科普节目“是真的吗?”吸引着观众迫不急待地想知道实验到底能不能证明这句话是真的. 因为好奇,他就会主动地经历获取结果的过程. 我设计的探索型“任务资源包”中也常常有这句话.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教学之前,不少同学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 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结果,但老师必须引导他们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我给学生呈现这样一个预习“任务资源包“:有同学说,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求出来,这是真的吗?并提供给学生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想办法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这个猜测. 如果学生验证出这个结论是对的,他还愿意继续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数学学习的结果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拿着“提货单”到“知识仓库”里去“提货”,更应生成有自己的方法体系的“智慧工具箱”,对一些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并创造性地去寻找解决途径. 这个预习过程,学生是投入的、专注的.
  三、尝试型“任务资源包”
  特级教师邱学华有这样一句话:请不要告诉他,让他试一试. 让学生先尝试,可能会遇到困难,产生一些疑问,但这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思维,疑问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主动行为. 疑问就像一盏引路的灯,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学习策略,自己去解决问题. 如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及小数意义的学习经历和知识基础,我就大胆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任务资源包”:自学例题,完成“试一试”,觉得有困难,请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如果没有困难,请继续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因为这两题可以检查经过自主学习后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并培养学生自主迁移的能力. 学生整个预习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中的部分练习题. 学生进行这样的预习后,课堂中主要就是交流遇到的问题,解决一些疑问.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信心都会不断增强.
  四、实践型“任务资源包”
  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是学生喜欢的,他们往往在实践中不仅解决了部分问题,而且产生了疑问. 这些疑问让他着迷,令他好奇,他不得不用一些时间自行探究,想尽办法寻找可能的答案. ,筛选信息,推理猜测,作出大致判断,并渴望去和同学交流. 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用担心预习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如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给出的预习“任务资源包”是:你的生日在哪个月?你想知道全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这两天想办法找到答案哟!数据收集与整理,学生往往想起来简单,但在实践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遇到不少问题.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主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注意的状态. 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更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具有针对性. 这个时候“深思真学”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总之,好的预习“任务资源包”可以激发学生课前的学习真正发生,从而更有力地引起课堂学习的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J].人民教育,2014,(15).
  [2]郑毓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法, 2007.(7).
其他文献
数学知识是书本上记录的前人研究的结果,通过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予以传授,目的是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对孩子进行培养技能、掌握方法、形成策略、积累经验、感悟思想等方面的训练. 诸多方面的因素均要为孩子的成长而考虑,因此,老师对数学知识的设计与教学,一定要综合考虑以上众多因素.  一、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生活离不开数学,孩子们也需要数学学习,需要学习有用的知识,而他们的年龄特点又决定知识的呈现方式
【摘要】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是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造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困难的原因出发,从教材处理和学生培养两方面探究解决衔接困难的具体方法,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方法  初中生跨入高中的大门,都愿意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努力.但一部分学生,却在努力的道路上掉队了,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尤其是数学这个高考的重头科目.如何做好初高中数
【摘要】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是学习入门的先导. 激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一个成功的数学老师明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数学转化为主动学习数学. 因此,数学兴趣课堂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幽默;激活;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老师充当引导和辅助的作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素质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钱学森教授指出:“教
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撼动学生的那棵树,那朵云,那一个灵魂……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环——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也不例外. 但在当下,部分农村数学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作业,以批、讲、订为一线的作业评改方式显得机械而低效. 怎样才能遵循新课改理念,对传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模式进行变革
【摘要】本研究使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出有关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一次函数内容的教学进行案例和策略研究,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实践研究;一次函数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从数学基本事实出发,在数学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词,其中再次提到“推理能力”,“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通常用于发现、探索结论的过程中,演绎推理通常用于结论的证明上.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借助推理的思想方法辅助数学教学,为教学的完成、为孩子的思维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中合情推理更适合于启动、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景、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其中之义,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力和兴趣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文化涵养.本文以“直线与圆的位置
【摘要】 数学是一门灵活,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循序渐进,以引导探究为主. 实践表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贴合学生特点,能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探索,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应大力运用. 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利用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呢?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运用途径;探索欲望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探究活
【摘 要】 小组合作模式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如何协同学习,实现共同成长. 反观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出现了低效现象,因此,如何挖掘问题根源,积极研究改进对策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一定原则为基础,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互相进行辅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