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显示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这一方面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第一,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情感信息的最直接的工具。音色的清晰,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或悲壮,或高亢,或低沉,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在愉悦中接受知识。例如学习《九一八事变》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誓死捍卫国土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爱国的热情,我做了如下设计:利用多媒体背景音乐《松花江上》(表达悲壮性),并用字幕逐字发送歌词,在低缓略显沉重的音乐中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与学生作着心灵上的交流。随后课堂上大概有半分钟的沉默。我没有去打破这种沉默,而是“倾听”这种沉默,我知道学生们随着音乐和我的语言,进入了那个缅怀英雄的时刻。他们用“沉默”在感知历史事件,使学生主动与历史“对话”,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第二,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历史亲近感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围绕主题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即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以及实物展示、投影显示、播放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多种手段,使过去的、陈旧的、死的历史变成鲜活、现实、生动、具体的历史。让学生仿佛回到过去,亲身经历当时的事。例如在讲西汉的丝绸之路时,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到汉代,做个商人,从长安出发西经丝绸之路,至大秦,亲身体验,然后把它带回21世纪的校园里,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情感
还例如学习《大一统的汉朝》时,对于汉武帝如何才能解除“王国问题”的强大威胁,又不引起新的武装叛乱?可以设计“出谋划策”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汉武帝,面对王国问题,你会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学生讨论后,果然想出了不少“鬼点子”,如:派兵进驻;派官员去接管王国实权;派人去做间谍等。虽然没有一个学生答出用“推恩令”的办法,但经过教师的分析后学生们对比自己的解决办法,从中感受到汉武帝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成效,进而体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课堂上教师简单地问“为什么”,由于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往往很难吸引学生。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适当地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神入”历史,置身于历史氛围中,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相应的情感体验就应运而生。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历史与己无关,与现实无关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调动学生主动去体验历史情感。
(二)通过开展辩论,明辨真理,树立正确的历史是非观
辩论是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辩论可让学生辨别是非,掌握真理,轻松学习知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的情感。例如在学完秦朝的历史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通过辩论让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从而使学生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情感。
第三,通过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讲述历史人物的爱国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历史的社会美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由历史人物的言行壮举所显示。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的高风亮节,到潭嗣同变法喋血的壮美情怀……;都为我们展示了生动感人的光辉形象,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正是这些正面的、先进的、英雄的人物形象一旦潜入青少年的心里,就如象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在他们的心灵中闪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四,用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通过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起情感。
例如教师讲述岳飞抗金的有关史实时,当讲到在开封郊外朱仙镇,岳飞大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欲直捣黄龙府时,学生会喜形于色,内心受到鼓舞;当讲到岳飞被迫接受宋高宗班师回朝的命令,感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抗金大好形势由此逆转时,学生会感到惋惜;当讲到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岁时,学生会深感悲痛……,随着教师的讲述,随着情节的变化,学生的面部会相应出现表情的外显变化,或喜、或惜、或悲,这些外显行为的变化,说明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已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岳飞这一历史人物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直接的、真实的情感流露。
第五,注重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为调动与培养学生情感意识提供民主的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与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重建。如果师生间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将有助于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彼此产生亲近与认同。正所谓“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生也愿意同老师交朋友,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为此,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把我的Email、QQ号码都告诉学生,在网上与学生完全平等交流,学生们既同你交流信息,又交流心事。这样学生了解教师,教师也了解学生,从而让学生完全信任教师。在课堂上,学生认同教师,教师很自然地在历史知识与学生间架起一座桥,让他们同历史人物“对话”。
综合以上观点,而这一切的关键又是在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所在,让我们一起在教学中尝试,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吧!
第一,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情感信息的最直接的工具。音色的清晰,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或悲壮,或高亢,或低沉,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在愉悦中接受知识。例如学习《九一八事变》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誓死捍卫国土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爱国的热情,我做了如下设计:利用多媒体背景音乐《松花江上》(表达悲壮性),并用字幕逐字发送歌词,在低缓略显沉重的音乐中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与学生作着心灵上的交流。随后课堂上大概有半分钟的沉默。我没有去打破这种沉默,而是“倾听”这种沉默,我知道学生们随着音乐和我的语言,进入了那个缅怀英雄的时刻。他们用“沉默”在感知历史事件,使学生主动与历史“对话”,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第二,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历史亲近感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围绕主题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即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以及实物展示、投影显示、播放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多种手段,使过去的、陈旧的、死的历史变成鲜活、现实、生动、具体的历史。让学生仿佛回到过去,亲身经历当时的事。例如在讲西汉的丝绸之路时,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到汉代,做个商人,从长安出发西经丝绸之路,至大秦,亲身体验,然后把它带回21世纪的校园里,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情感
还例如学习《大一统的汉朝》时,对于汉武帝如何才能解除“王国问题”的强大威胁,又不引起新的武装叛乱?可以设计“出谋划策”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汉武帝,面对王国问题,你会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学生讨论后,果然想出了不少“鬼点子”,如:派兵进驻;派官员去接管王国实权;派人去做间谍等。虽然没有一个学生答出用“推恩令”的办法,但经过教师的分析后学生们对比自己的解决办法,从中感受到汉武帝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成效,进而体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课堂上教师简单地问“为什么”,由于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往往很难吸引学生。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适当地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神入”历史,置身于历史氛围中,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相应的情感体验就应运而生。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历史与己无关,与现实无关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调动学生主动去体验历史情感。
(二)通过开展辩论,明辨真理,树立正确的历史是非观
辩论是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辩论可让学生辨别是非,掌握真理,轻松学习知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的情感。例如在学完秦朝的历史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通过辩论让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从而使学生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情感。
第三,通过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讲述历史人物的爱国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历史的社会美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由历史人物的言行壮举所显示。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的高风亮节,到潭嗣同变法喋血的壮美情怀……;都为我们展示了生动感人的光辉形象,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正是这些正面的、先进的、英雄的人物形象一旦潜入青少年的心里,就如象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在他们的心灵中闪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四,用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通过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起情感。
例如教师讲述岳飞抗金的有关史实时,当讲到在开封郊外朱仙镇,岳飞大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欲直捣黄龙府时,学生会喜形于色,内心受到鼓舞;当讲到岳飞被迫接受宋高宗班师回朝的命令,感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抗金大好形势由此逆转时,学生会感到惋惜;当讲到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岁时,学生会深感悲痛……,随着教师的讲述,随着情节的变化,学生的面部会相应出现表情的外显变化,或喜、或惜、或悲,这些外显行为的变化,说明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已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岳飞这一历史人物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直接的、真实的情感流露。
第五,注重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为调动与培养学生情感意识提供民主的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与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重建。如果师生间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将有助于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彼此产生亲近与认同。正所谓“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生也愿意同老师交朋友,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为此,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把我的Email、QQ号码都告诉学生,在网上与学生完全平等交流,学生们既同你交流信息,又交流心事。这样学生了解教师,教师也了解学生,从而让学生完全信任教师。在课堂上,学生认同教师,教师很自然地在历史知识与学生间架起一座桥,让他们同历史人物“对话”。
综合以上观点,而这一切的关键又是在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所在,让我们一起在教学中尝试,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