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行草《上兰村五龙祠场圃记》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上兰镇,有五龙祠一座。山
  门前有铁狮子一对,山门左右有钟楼、鼓楼,祠内有正
  殿三间,正殿前有献厅一座,东西厢房各三间。五龙祠
  正南建有金碧辉煌的二层五龙祠乐楼。乐楼一层高悬
  《水镜台》三字牌匾,与晋祠庙内戏台《水镜台》三字一
  模—样。惜乐楼已在上世纪的60年代被毁。笔者曾专
  程前往两地核实,据碑文记载,上兰村五龙祠乐楼创
  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1608年),,系何人书写,有
  待考证。而晋祠水镜台系清乾隆二十二年(1608年)晋
  祠人杨二酉,仿照上兰五龙祠乐楼的水镜台三字题
  书,这样,兰村五龙祠乐楼要比晋祠戏台早149年。清
  光绪二十年三月重修五龙祠乐楼的碑文记载五龙祠
  东为广济庙,正殿有观音像,因100年前村民吴钟铭
  在东配殿塑吕祖像,所以又称吕祖庙。为尖草坪区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祯己卯(1639年),傅山在上兰村烈石庙的虹巢
  书斋读书写作,曾赠二亩地给上兰五龙祠,祠僧普烈
  嵌石其上,请傅山记之。傅山挥毫手书《上兰五龙祠场
  圃记》.字体行草,为傅山青年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
  碑文内容为:
  岳丘
   往余读书虹巢,数数过上兰五龙祠,祠东南有余
  家地二亩,祠僧普烈请为场圃,余许之。越二年,复过
  上兰,普烈将筑墙于此,嵌石其上,复请余记之,时普
  烈适新住城之报恩寺。(报恩寺在今太原市前所街元通观
  后,旧名鸿佑寺。宋元丰年建,已毁)寺,龙池先生像在焉。
  先生,当日文士死焉。亭树非其有,赠答吟什非其有,
  子孙也非其有。余约普烈供佛之余,以香火供先生焉,
  烈能听余,是余以二亩地为龙池先生易香火也。奇奇
  傅山
   岳丘既平,琮玉斯韫。考祥忘羊,题桢木折。有位
  无人,甫田围隐,巨室工逸,七贤一遁。
   碑文结尾不用清帝年号,而是用隐语,此隐语谜
  底为:崇桢辛巳,即崇祯十四年(1641)。碑文释文见
  《霜红龛集》卷十五《上兰五龙祠场圃记》。释文与拓片
  略有出入,今依拓片为据。
   傅山草书《虹巢不盈丈》和《上兰五龙祠场圃记》
  是现存的两幅傅山青年时代在上兰村虹巢书斋读书
  时写成的行草作品,从作品中我们看到每一字、每一
  笔都“润秀圆转,尚属正脉”,非常流利、潇洒。傅山青
  少年时代曾学过米、赵、黄、董,带有典型的宋明书法
  风格。《上兰五龙祠场圃记》这件作品之所以重要,就
  是因为它代表了傅山书法里程的起点。
   傅山在清朝统治下生活了40年,不仅成为杰出
  的思想家,而且成为杰出的书法家,用血泪铸成了自
  己独特的动人心魄的草书艺术风格。《五峰山草书碑》
  和《晋公千古一快》等作品,竟然在张旭、怀素之后,创
  造了后人不可企之的高度,创造了草书艺术的又一高
  峰。
   原碑于民国7年(1918年)在太原东缉虎营修建
  成傅公祠后,从上兰五龙祠内移到太原傅公祠的东壁
  墙上(即省政协院内),抗战爆发后,石碑不知去向,是
  为憾也。
其他文献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在凶恶的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以“怕死不当共产党”的英雄气概,痛斥了敌人的利诱和威逼,在刀刃绷卷的铡刀面前,以“我咋个死法”的大无畏精神宣告敌人阴谋的破产。党的好女儿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她从容就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八个大字,从此镌刻在刘胡兰
期刊
在山西省阳泉市西郊菜山的半山腰上,镶嵌着一座气势宏伟、建构独特而别致的古代山庄,属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群。山庄规模宏阔,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10层建筑,由11套院落组成,建在30米高、75度斜坡的石崖上,上下落差50米。从底到顶分上下巷两级通道,上巷为三级式四合院,下巷为六级式四合院,有窑洞125眼,房屋185间,地下建筑8000平方米。山庄依山势而建,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左依逶迤绵延的馒头山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培养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人员。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空军部队于1951年初即着手从华东军政大学和航空预备总队选调55名女学员,送到第七航空学校学习。4月初,她们途经北京,刘亚楼司令员专门接见了她们,勉励她们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刻苦学习,不怕困难,把自己锻炼成为优秀的人民空军战士。  这批学员到校后,编在第2期丁班。学校根据她们个人身体素质、文化水平以及机组配套的需要,确定
期刊
樊清江1892年生于芮城樊家庄,民国初年从山西大学毕业后,人日本东京医学专门学校,1922年学业期满回国,先在冯玉祥部任军医十多年,后在山西省立医院任院长和川至医专任校长。1950年被选为山西省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5年任山西省卫生厅厅长,1970年“文革”中被夺权后下放芮城一年,1977年被选为山西省政协副主席,1980年10月29日逝世,终年88岁。临终前,樊老留下遗言,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
期刊
面食是山西人最爱吃的家常饭,普普通通的面粉,通过家庭主妇和白案 (饭店里把主食案叫白案,副食案叫红案)师傅们灵巧的双手,可以制作出成百种味美可口的大众化食品来,如饼类(烙饼、煎饼、烤饼及各种馅饼等等)、馍类(如花卷、馒头及各种馅儿的包子等等)、面条类(如拉面、扯面、揪面、削面、拨面等等),此外还有油炸类(如油条、馓子、麻花等等)、水煮类 (如饺子、馄饨等等)以及凉粉、面筋等许多面粉的衍生品。按照制
期刊
这是朝鲜战争中一个女兵真实的经历。她现在四川省荣军疗养院退休。  战争离不开女人,中国妇女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女兵对战争胜利所起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对人有特殊的要求。女人在战场的适应性和特殊困难,比男人要多许多。尤其是古今战争史上罕见的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使用飞机投掷的炸弹以及炮火密集的程度,大大超过了第二
期刊
在太行山上,抗日战争中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千家万户传颂。至今人们仍赞颂她、怀念她!特别是太行的许多老同志、老战友,都称她是“女中豪杰”、“我们的好大姐”。她就是曾在太行山工作和战斗过的县委书记程式兰同志。她的一生是短暂的,只度过了30个春秋。英年早逝,魂飞太行,党的女儿,光辉永照!    国难当头的人生抉择  程式兰,又名朱慧,女。1918年出生在辽宁省兴城县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早逝,家庭渐渐破落下来
期刊
常年在外,抽空回家的时日不多,对父亲的惦念和牵挂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父亲是70多岁的人了,身板还算硬朗。每当我背大包提小包回家的时候,他总是告诉我,能回来看看就好,花那么多钱买东西干啥,孩子上学需要钱,外边应酬需要钱,过光景可要仔细些!他哪里知道,儿子的所谓的零星小吃,只不过是侍奉老人不周的一种掩饰和良心反省的一种自责而已。  父亲年轻时候身体一直不好,20多岁时动过三次大手术,据说肠子取
期刊
1967年3月初,一列军用闷罐车载着第一工区千余名人员去晋西北建设新的基地。我被任命为工区(师级单位)政委、党委书记。我们从第20试验训练基地即酒泉基地出发,经兰新线、包兰线东行。车到呼和浩特站,被“红卫兵”卡住了,他们认为是私自调兵,不放行,经再三说明原委就是不行,只好双方共同与总参军运部联系,经总参证明是军务,这才放行,车行4天,到了山西省宁武县阳方口站,在这里转乘汽车进入目的地——岢岚县。 
期刊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  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这是高君宇逝世后,石评梅在其墓碑上留下的一句  话,言语间充满了真情,充满了无奈。   1928年10月,北京,陶然亭畔。一段凄美的爱情  故事在这里划上了句号。   石评梅,名汝璧,字评梅,1902年9月出生于山西  省平定县的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就受到父亲开明思想  的影响和严格的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