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荡荡”的“本质”呈现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靳卫红是一个艺术家,又是一个对艺术理论有研究的学者,修读完博士课程,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靳卫红的职业则是编辑,长期编辑《画刊》,绘画与写作似乎只是业余爱好。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她的复杂性。
  很早的时候我就对靳卫红的水墨感兴趣。兴趣不在于她作品中的笔墨、构图、色调等方面,这些属于艺术的内部问题,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她在这方面修养甚好。我是对靳卫红那些持之以恒、反复出现在其作品中的单个或多个女人体感兴趣,这些女人体是她绘画的母题,甚至是唯一母题,她们在画中或者站着,或者坐着,或者靠着,总之,没有特别的动作,没有特别的表情,没有特别的倾向,一句话,没有人物画常见的叙事性。靳卫红日复一日地画着这些个女人体,从不感到厌倦,这应该可以证明,在靳卫红的创作后面,存在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冲动,否则不能理解她之所为。
  对这一典型的创作倾向,靳卫红是有解释的。以下两段是我从她的文字中摘录出来的话:
  “我对空空荡荡的身体有兴趣。性征不是我强调的,只有当身体腾空了出来,有些里面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否则挡在人前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我更在意于一种本质状态。”
  “我对人际的理解比较悲观。每个人都很孤单,活在世上,很多事别人无法为你承担,只有自己。我们期待与他人交流,期待信任别人,但又无法彼此进入,也因此,我们产生不安全感、恐惧感、不信任感。这些都会成为我创作的一种情绪。”
  第一段话说明靳卫红意识到她笔下的女人体的意义在于“空空荡荡”,而且,这“空空荡荡”不是强调出来的,而是身体自我腾空的一个结果,因而也是“本质状态”的一种呈现。
  在现象学大行其道的今天,“本质”是一个无法解释、因而也是无法合理使用的词。这说明靳卫红在解释时,仍然维持了一个艺术家的感性,同时说明,她所说的“本质”另有所指。问题是,靳卫红为什么要“腾空”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只有这样,“身体”才能成为“本质化”了的一种存在?在这里,“空空荡荡”的“身体”意味着什么?
  第二段话更多是在解释一种无奈的人性。靳卫红从自我体验的角度,对“信任”提出了质疑:人与人之间,包括男女之间,既然无法彼此进入,那么,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就成了常态,成了一种无法排解的恐惧,并因此而落实到作品上,成为“空空荡荡”的女人体的存在依据。
  如此一来,“空空荡荡”实指因人与人之间彼此无法进入而产生的现实,一种与“不安全感”、“恐惧感”和“不信任感”相关联的现实。
  从解释上来说,“空空荡荡”和身体的“本质”是一个悖论:现象学告诉我们,身体就是一种现象,这一现象必须包括因身体而产生的欲望,以及组成身体的各种器官,尤其是引发想象的那些外在器官。也就是说,就身体来说,身体的欲望与引发想象的器官,就是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现象,至少是描述身体的唯一内容,否则身体没有意义。
  靳卫红的意思是去除这一层现象,要把身体弄空荡了,余下的才是她所需要的。在她看来,这需要的身体,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是一种“本质化”了的状态。她需要的就是这一状态。
  其实,所谓“空空荡荡”的身体,是一具去除性征的身体,是一具缺少性别意欲的身体,因而也是一具偏于中性的身体。
  联系靳卫红对人际交往的悲观看法,我猜想她的可能想法是,人与人的交往,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一种近乎表象的交往,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交往。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他们的器官彼此认识并交往的,而男性与女性更是通过他们的性征来认识与交往的。现在的问题是,一旦交往是器官交往,则男女之间的关系,就几乎是,甚至完全是一种性关系了。恰恰这一点,是作为女性艺术家的靳卫红所要顽强抗拒的,而且,这一抗拒是本能的,是从身体内部散发出来的难以克制的强烈情绪。这时,一种发生在身份上的分裂就无情地把她给撕裂开了:第一种身份是艺术家,以文化承传为其存在依据,以高雅品位为其表意方式,通过对艺术价值的认同而建构自身的地位,来解释自我存在的理由;第二种身份则是女性,活生生的现实女性。关键是,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在一个自觉不自觉以性别为主体的自我塑造过程中,女性几乎只能以其器官之魅力来建立与世界的关系。更直接说吧,女性所赖以建构自身的前提就是其性征,舍此,则女性无以成为女性。这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一直处于被看的地位是相适应的,因而也和女性在视觉艺术中被消费的形象呈现也是切合的,同时,女性的这一地位,这一形象呈现,恰恰是女权主义艺术所要极力反抗的。
  有意思的是,我猜想,靳卫红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至少她还不能算是坚定的、甚至是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否则她不会坚持水墨画实践,更不会津津乐道于这一民族传统艺术所显现的韵味,那种因纸、墨、水、笔互相交融而产生的东方感觉,以及这一感觉背后长久的文化传承。
  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是靳卫红所热衷的对象,她的学术研究也与此有关,缠绕其心中的问题是,如何在当下的文化情境中推进传统水墨的现代转型,既让这一画种保持传统品位,同时又能成为现代主义观念的视觉载体。不过,近八百年来的文人画传统,其中一个标准便是去脂粉气,这一点在倪云林以及元四家、明四家乃至清初四僧与四王的画风中可谓一目了然。就传统绘画来说,充盈着山林气息的书卷气,与女流之辈的脂粉气在审美上是对立的,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元初管道升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令人称道的女性艺术家这一现象了。从某种意义来说,传统艺术标准并不利于女性意识的表达,甚至剥夺了女性的这一权利,这也造成了女性进入艺术的先天困境。我观察同为南京的徐乐乐,当她描绘类似“谢安东山之志”这一类题材时,隐含传说当中的性内容,居然对画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以至于我不得不认为,作为画家的徐乐乐与作为女性的徐乐乐是分离的,在生活中徐乐乐也许是一个女性,但当她从事绘画创作时,其女性身份就多少隐形了。
  靳卫红的敏感在于,她充分意识到了这一先天困境。一方面,她需要表达作为女性的自我,重复出现在其画面中的女人体,相当程度上就是她的自画像,是她对世界的个人述说,更是她建立与世界的全新关系的中介;另一方面,她多少厌倦这一中介所附带的性征,因为她明白,这一性征是供人消费的,是被定义出来的。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她不能容忍,至少不能认同女性的这一定义,她需要一种“真实”的自我。而在一个男权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女性要获得“真实”的自我,重要的就是去除男权所给予女性的定义,也就是所谓的性征。女权主义者对此有明确甚至激烈的方案,但靳卫红的温和与矜持,其内在的文化修养,尤其对传统艺术及其韵味的迷恋,使她不可能轻易选择这些个方案。她既不愿意让性征成为自我性别的定义,但也不愿意由此而做一个女权斗士,把男性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尽管她对人与人的交往,对不同性别的彼此认同有疑惑,但这不等于她就需要战斗。她从来就不是战士,她从骨子里就是一个艺术家,其对艺术的理解离不开金陵这个六朝古都的背景,离不开由这里所生发出来的文人气息的持续熏陶。对传统的过度熟悉使靳卫红无法抛弃水墨这一媒材及其经验,而对自身的过度敏感,又让她对女性身份的定义仅仅停留在外部性征这一点产生了抵触,结果她产生了这样的幻想,试图建构一个“零经验”的形象平台,阻断任何可能的对传统的遐想,阻断任何可能的对个人经验的回忆,阻断任何可能的对女性性征的刻意描绘。她笔下那些坦然而又缺乏性征的女人体,证明其内心对自我的预期,坦然,但丝毫没有因性别而造成的对外人,进而对世界的诱惑,一种肉身的诱惑。她不需要这些诱惑,而不管这诱惑是廉价的还是昂贵的,她需要一种文化述说,一种安静,一种经历“空空荡荡”之后的“本质”境界。
  然而,性征不是定义那么简单,性征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尽管我论证了靳卫红去除女性性征的“哲学”意图,但这不等于她就真的能够剥夺自然赋予女性的外部形象。女性与世界的关系固然不能仅仅停留在所谓的性征这一表象上,但由此而把女性“概念化”,事实证明也不明智。相当一部分女权主义者的策略是大胆地张扬女性性征,同时,在这一张扬过程中,力图把男性性征置于被看的境地中,让其成为消费的一种,从而达到两性间的“平等”。前面我已经说过,靳卫红不是这样的女权主义者,所以她肯定不是那种张扬“性征”的狂野之辈,相反,她的高雅促使她要隐去性征。
  不过,事实上靳卫红并不能真正地隐去性征,她尤其不想否定其女性身份,所以她一定要画女人体。她内心有一种情绪的纠结,一种“本质化”的缠绕,结果,其笔下的女人体,就多多少少处于准发育期中,似乎要进入青春期,又拒绝完全进入青春期。这说明靳卫红的内心有一种拒绝成长的潜在欲望,她希望把发育固置在某个年龄段,并让其永无成长的机会,但她又不是画无知少女,画天真烂漫的豆蔻年华,她不喜欢那种状态,那种假惺惺的纯情,假惺惺的可爱,她笔下的女人或者单个站着,或者互相依偎着,毫无表情地、直白地盯着世界,没有迷茫,失去幻想,只有静止,一种突然中断成长之后的“本质化”的静止。靳卫红为这种状态而激动,以至于一发而不收地、毫无厌倦地画了那么多年,画了那么多相同的女人,画了那么大量几乎一样的作品。
  观者也只有像她那样,持续地盯着其作品,作品中的女人,让自己的思想中断,让自己的成长结束,然后才能明白,靳卫红这么多年来,究竟干了些什么!
  
  2011年2月12日于温哥华
  
  靳 卫 红
  一九八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二○○六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
  一九八五年起参加各项艺术活动。举办过七次个人展览并数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二○○九选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当代水墨收藏基金。
  发行个人画册三种。发表研究性文章《功利至上的艺术——20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略意图》、《中国文人心理架构与当代水墨画创作》、《再论徐悲鸿》、《水墨文化特性及其当代性表述的问题》、《女性主义艺术境遇的两难》等数篇。二○○四年撰写《中国绘画通论》一书(合著)、撰写《20世纪中国绘画范式的转变》一文(2006年)。
  
其他文献
这批黑陶印是我从2010—2015六年间,利用每年的写生季和假期所做的大批作品中选出的一部分。  文人篆刻流派从元代发轫,历明清两代而流派纷呈,至晚清民国推向高峰。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历史的节点之上了。传统文化修养的普遍贫乏与稀薄,是当代篆刻家们对于传统艺术的精神内含难于深化所面临的集体困境。不过,今天越来越开放的视野和越来越发达的信息,使得我们无论在宏观的角度还是在微观的角度,都能够比我们的
期刊
清代中期,在书法成就上能堪称翘楚者,非王文治莫属。  王文治(一七三○— 一八二二),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年)庚辰科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其书法博采众长,独具一格,源出董其昌,兼法张即之,既而得力于二王、李邕,善以侧媚取势,尤得董其昌神髓。因其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萧疏秀逸之韵,时有“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之誉。善画墨梅,韵
期刊
杜尾顽  字居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福建古琴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一九九六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大专班。  二○○五年结业于杭州师范美术学院何水法中国花鸟画高级研修班。  二○○七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推荐具有市场潜质的中青年画家。  丁学军  字乙轩,山东民族画院画家,受教于天津美院李孝萱先生门下。  现居北京。  丁学军官方网站:  http://dingxuejun.ar
期刊
在当今美术思潮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当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以及西方现代艺术对本土艺术的冲撞与融合,促使中国画的笔墨艺术语言趋向于自身形态的现代化演变。作为重要绘画种类的工笔画,在当代情境下更能广泛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探索的空间更加广阔,观念更加现代。工笔画吸收西画的素描和造型观念,并以线造型为基础,将新的语言引入其中,在描绘现实人物的生活和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文化空间中,像
期刊
桑愉先生是当代扬州杰出的篆刻家,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印坛熠熠生辉的明星。  桑先生名宝松,亦作保松,字愉,以字行,别署阿松、无咎、吾久、若木等,名其居曰乐观楼。因家藏黄慎的大瘿瓢,故又名饮瘿瓢馆。晚岁得东汉建宁地券,故又名建宁券室。  先生生于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七日,卒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十日,终身从事教育工作,而将其全副心力倾注于他所热爱的篆刻艺术,他的生命价值存在于篆刻艺术之中。他一生中创作最活
期刊
南溪你好:  诚恳接受你的批评,在你埋头作画的三年里,我确实了解不多,关注甚少。因为这几年我把精力主要放在批评自身的一些问题上,包括年会、网站、基金等事务性工作。  收到你的来信一直没有回信是因为没有看到你的新作,只有亲自看看才会心里踏实,才知道要说些什么。当我去你画室看过之后,我心里踏实了,我被你的作品所感动。可以看出这些年你所下的功夫、你的持续不断的探索精神,以及值得肯定的探索成果。  中国水
期刊
南溪:    今天从医院逃回来看到了你的邮件。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原色点”的尝试很有意思,但目前还难以在理论上大做文章,冀少峰所谓的“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二维走向三维”,立论比较勉强。其实,“原色点”的全部意义是将修拉的点彩引入你的晕点,换一种说法,是将修拉的点彩本源化和极端化,推到最后的三原色,利用三原色含一切色的原理,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视觉溶彩,随着视点在远近正侧之间变换,产生
期刊
刘老师:    很想早些写信给您,只是之前与您通了电话,得知您仍在休养身体,不好轻易打扰。今年北京的整个春天比往年都要冷,可“五一”劳动节那天气温又突然升高恍如盛夏,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真让人措手不及,多亏您住在三亚。身体好些了吗?都已经立夏了,刘老师您何时回京?  刘老师,感谢您对我的作品一直的关注,更感谢您对我的作品深入的研究和立论。关于信中您所阐述 “‘原色点’的全部意义是将修拉的点彩引入你的
期刊
南溪开创性地赋予了静态的画面有种动态感,使二维水墨走向了三维表达,从而不仅颠覆了人们惯常的视觉经验,更让纸介水墨往前跨出了一大步。  ——摘自冀少峰《三维空间的力量——谈南溪的水墨艺术》    南溪:    看了原作,彻底打消了我的怀疑,冀少峰“从二维走向三维”的立论的确可以成立。  从平面绘画中梦游般地凸显出3D图像,而且不借助双色眼镜,实在太神奇了,我以前从未经验过。特别是你拿给我看的那本英文
期刊
在当下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空间从艺术理念和语言的层面去重新认知传统工笔画中的审美趣味。它不应是一个绘画形式和种类的 “继承“,而应该是作者价值观、艺术观的呈现。  我更多地关注当代女性在日趋严重的“他者目光”下生存的焦虑与无奈,从不回避对人物目光的描述,在女性形象充满渴望和激情的向外探寻中,渗透着忧郁、恐惧和迷茫,使得视觉上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