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科技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在当下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一系列便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过度发展造成的人主体地位的丧失,正如愛因斯坦所说:“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不断涌现,你能想象有一天上网只需要眨一下眼睛吗?帕尔维兹教授目前正在研制的一款隐形眼镜或许就能帮你实现,据介绍这种眼镜还能识别人的面部特征。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假如不幸遭遇车祸或疾病,人们还可以从“人体器官商店”订购用自身细胞培育的备用器官。未来,人类还将与机器人融合……
  每一次科技的变革几乎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也会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人们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隔着屏幕的“对话”越来越多。一方面,人们之间的沟通方便了许多,但另一方面,人们也逐渐变得冷漠甚至自私。新的科技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额财富,福布斯排行榜中靠科技致富的人不在少数,然而不知何时,财富衍生的贪婪竟也成为人类道德底线的新挑战。近年来,人们利用科技骗取利益、危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造假售假、倒卖人体器官等恶性事件也层出不穷。种种现象表明,人性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反而暴露出很多“本性”。人性中那些伟大的东西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面前竟如此脆弱,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科技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本应服务于人,现在却产生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后果:科技既促进了人的身心发展,又肢解了人的整体性。究其原因,有科技自身的属性和发展规律的原因,也有人自身的原因。
  契诃夫说:“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爱因斯坦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可见,科学是美好的,但科技也是把双刃剑。下面这个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科技的关系,关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性的发展问题。要平衡好人与科技的发展问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规避科技产生的危害,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而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让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更加充盈。
  题目
  爱因斯坦说:“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标杆作文
  人与科技
  江樂怡[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
  爱因斯坦曾说:“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虽是来自20世纪的只言片语,却无一字不在警醒、嘲讽着我们,昨日的我们,今日的我们,抑或明日的我们。
  这不禁使我想起《黑镜》中一个又一个的镜头:耳后植入的记忆粒扯掉了谎言的遮羞布;白熊纪念公园中的看客冷漠而麻木;具有屏蔽功能的双眼揭露了人性中的残忍……一幕接着一幕,科技越是迅速地发展,人性中的丑恶越容易暴露出来。不,并非人性中的真善美变质了,而是人性发展的脚步远远地落在了科技后头。
  孟子说过:“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人类有了思想,方才有了人性,有了善与恶的本性,使我们区别于其他物种,处在生物链的顶端。于是,我们开始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然后便有了科技。科技是人们以思想指导实践的产物,它的初衷便是造福人类。
  我们以人性做手杖,一步步攀上科技的高峰,去采撷那明艳的果实。而当我们摘到鲜花与硕果后,却紧紧握住智能手机,塞上耳机,扔掉了一路相伴的人性,任由它露出狰狞的面目。终于,我们离那些伟大的东西越来越远。
  而许久之后,我们才开始清醒,开始悼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我们开始想起在那个科技不甚发达的年代有一位叫木心的文学大师,在纽约讲了五年课,以当今电子传媒时代的众生难以理解的赤子之情,将他对文学的热忱与虔敬娓娓道来。我们开始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沃说过的话:“你看,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这野蛮的屠宰场里,这就是人性的光辉,这就是我们这些谦虚、卑微、渺小的人所能提供的。”
  人们重又惶恐不安,终于,我们开始反省,在科技发达、生活安逸的时代担忧人类的前途,一如几千年前原始社会的人类为当日的生活而奔波,为明日未知的灾难而惶恐。
  回望这一路,我们创造了科技为人类服务,却也因这巨大的物质获得与便利所带来的快感湮没了人性中柔软的部分。人性的发展已远远地落后于科技的发展,爱因斯坦早已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迟了许久之后,今天的我们终于开始思考:未来,人性与科技的道路将何去何从?
  我想起了法国导演让·考可多的话:“生活的地图被折叠得看不清一条完整的路,但随着地图的慢慢展开,总能找到一条新的路。”生活的道路如此,人类发展的进程亦是如此。事物的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过程有曲折,但它终会抵达最初要去的地方。科技以人性为基础,更应为人性服务。终有一日,科技与人性会达到一种平衡,相辅相成,携手前行。
  《道德经》如是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前程未知,有似万丈迷津,其中并无舟可以渡人,唯有我们每个人都清醒过来,从那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才能迈向远方。
  到那日再谈及人性与科技,我想,我们将不再毛骨悚然,细思极恐了。
  名师点评
其他文献
有什么样的种子,长什么样的花草。有什么样的土地,长什么樣的庄稼。有什么样的河流,长什么样的水草。  有什么样的散文环境,长什么样的作家。
入冬后,气温骤降。父亲又翻出那件军绿色的棉大衣,在前胸后背贴上涂成橙黄色的锡纸。  大衣穿了很多年了,摸起来硬邦邦的、坑坑洼洼的,里面的棉花都打结了。锡纸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的,颜色也不匀。父亲费力地套上大衣,腿上再绑几块厚布——用旧棉花胎做的,脚上蹬着一双自家做的棉鞋,瘦弱的他便显得臃肿起来。父亲身边立着一只大麻袋,鼓鼓的,衬得原本不高大的他越发矮小。  父亲是一个农民工、一个冬季拾荒人。  我有
长者亦师亦友。他们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之乎者也”或者“加减乘除”,他们更用半生经验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我的学校里就有这么一位长者。至于他的身份,绝大多数同学都说不清楚。有人说他是退休的老教师,可看他的穿戴又不像“文化人”。虽然他的鼻梁上总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但凌乱的白发和洗得发白的外套给他的外表减分不少。  同学们都喜欢叫他“大爷”,大爷就喜欢和同学们聊天,聊的无非就是些陈年旧
“走着!”晨曦洒在碧色琉璃上,嵌有九九八十一颗铜钉的朱门次第打开,一声惯常的吆喝,白鸟惊飞,“御猫”退避,红墙之间,老师傅们跨过层层石级,笃定悠然。  他们是故宫文物修复者,在帝王将相消逝于时光洪流之后,以新时代的匠心,重现昔日种种繁华与记忆。  在柔和的日光里,青铜组王有亮师傅的桌上静卧着两只锈迹斑驳的夔纹壶。一只来白周朝,穿越两千年;一只手工仿制,以假乱真。手艺已穿越千年,面对国之瑰宝,提起画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维似乎被禁锢在了这样一个圆中——乏味淡然,四平八稳。  我们习惯了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生活。他们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避免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我们不敢去做一些所谓“逾规”的事,因为怕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非议,然后弄得自己不知所措。我们没有勇气跳出禁锢我们的圆,我们就这样在各自的圆里“快乐”着,循规蹈矩地生活着。  也正因为这个圆的存在,我们像极了一直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雏鸟
多伦路上一尊尊文化名人栩栩如生的雕像,鲁迅纪念馆里一部部充满时代印记的作品,甜爱路边一幅幅夺人眼球的涂鸦……一切场景都使这次城市漫步活动在满是怀旧气息的同时趣味横生。  2017年5月,2019届人文班学子走上了探索虹口的道路,在这片昔日文人荟萃的土地上,以“出走”的方式感受文化的魅力。(“出走文化”是学校一项特色活动,旨在引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本走向社会,去领略上海各类文化场所举办的各种活动。
汪曾祺曾写王世襄焖葱的故事:“有一次有几个朋友会餐,规定每人备料表演一道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道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  可以想象,写出用筷子一戳红油就吱得冒出来的端午的鸭蛋的汪曾祺先生,他的朋友们在美食上一定也颇有心得,餐桌上一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此看来,靠焖葱胜出的王世襄真是出乎意料。  为什么出乎意料?  因为这道菜实在太平淡了。在这么一场“选秀”中,有“冠
父亲的战马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著名翻译家那顺德利格尔(1929.3.12-2019.11.8).  我父亲那顺德力格尔第一次来到沈阳是在1948年11月2日。他们从塔湾进入,这里是沈阳的西北角。  地上铺一尺多厚的雪,马奋力抬蹄,再踏进去,跑不起来。国军的黑飞机从树梢那么低掠过,倾洒机枪子弹,像泼水似的。马跑不动,骑兵们活下来全靠运气。  我爸现在说国民党的黑飞机,还咬着牙不松开:“它们横着
青萝古木,桂香竹风。阁榭树影,洗墨池中。幽静庭院,未闻禅钟。荷锄菊圃,南山之终。  石階青瓦,兰杏柏松。归来亭记,五柳遗踪。此心久远,来会陶公。面阳山下,樟木森森。  拜谒公墓,此心肃恭。托命山水,来去庐峰。寄情诗赋,桃花源中。高山仰止,靖节先生。
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刺猬。我承认,我讨厌它。  曾多次看到图片中的刺猬长得那么“英俊潇洒”、惹人怜爱:棕色的“铠甲”、肉色的躯体、粉嫩玲珑的小鼻子,和眼前这只刺猬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再一次捏着鼻子凑过去,它背上耸立着的黑白交织的“剑”又一次令我毛骨悚然,再加上它黝黑的皮肤、褐色的鼻子、乌黑的小眼睛,总让我想起一个词:老奸巨猾。对,确实老!图片中的刺猬只有拳头大小,可是,这只刺猬的身长绝对超过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