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地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七颗钻石》环节,谈谈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七颗钻石》的第一课时,我就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课题入手,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不仅诱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还了解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问:“在预习时,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想的问题可真多。
生1:谁有七颗钻石?
生2:怎么才能得到七颗钻石?
生3:为什么是七颗钻石,不是八颗、九颗呢?
生4:七颗钻石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师:现在我已经感觉到你们越来越会思考了,瞧,你们提的问题多有价值呀!你们真会思考。不过,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光会提出问题,还要能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哪些你自己已经解决了?或者你能帮助同学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自己能解决。
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引的:“你为什么想得到七颗钻石?”
生:“因为钻石很值钱。”
师:“看来你对钻石挺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钻石是一种矿石,能发光,因为很少见,所以很值钱。”
师:“一颗钻石很值钱,七颗钻石简直就是一笔财富了。要怎样才能得到财富呢?”
生:“要靠劳动和智慧创造财富。”
师:“还有呢?”
“小姑娘美好善良的心灵也能得到财富。”说得多好,我不禁为他鼓掌。
第三个问题我这样问:“为什么是七颗钻石,不是八颗、九颗呢?”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可是联系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并不是随意选了“七”这个数字。我通过课件展示了大熊星座及北斗七星的示意图,帮助学生体会七颗钻石与北斗七星的照应关系,从而理解第四个问题,体会作者写“七颗”钻石的用意所在。
二、再现童话情景,为爱心铺垫
这篇与我们孩子的生活仍相距甚远,我利用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拉近时空距离,再现童话情景。然后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任何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人和万物只有死亡,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
三、品词析句,体会课文情感
语文课一定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多元感悟,合理想象,仔细品味。我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这几个关键词语重锤敲打,先理解“干涸、干枯”的意思,比较能否调换位置,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查字典明确“焦”的意思,培养据词定义能力,这时关于三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有了理性认识。由于“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花草树木都干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场景学生没有生活体验,缺少感性认识,理解可能不会很到位。因此我准备了很多的图片资料,不仅生动有说服力,而且因为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干涸、干枯、焦渴而死”这些词语有很大的帮助,也为由感情朗读和理解下文起良好的铺垫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默读,画出最感动的词语和句子,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学生在多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有感情有爱心,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掌握读书的方法。整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学生学习很投入,想象也丰富。
综上所述,《七颗钻石》这篇童话以离奇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小姑娘如鉆石般美好、闪亮的心灵,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关爱别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课文以水罐的变化为线索,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孝心,分水给小狗喝的善心,母亲让水给女儿喝的伟大的母爱,小姑娘最后把水让给陌生的过路人喝的爱心。水罐一次又一次变化,变得越来越珍贵,小姑娘的那种孝心、善心最后升华为博大无私的爱心,境界越来越高。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琢磨,我最后决定抓住水罐神奇变化这条明线:孝心——善心——母爱——爱心这条暗线,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感悟、理解、体验。小姑娘对万物博大无私的爱才是至善,并且作者认为这种至善才能让所有的生命都得救,人间才能生机盎然,故事结尾处那股巨大的水流似乎是对“广博的爱心”这一哲理的最好诠释。我在教学中把小姑娘“广博的爱心”思想很好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七颗钻石》环节,谈谈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七颗钻石》的第一课时,我就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课题入手,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不仅诱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还了解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问:“在预习时,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想的问题可真多。
生1:谁有七颗钻石?
生2:怎么才能得到七颗钻石?
生3:为什么是七颗钻石,不是八颗、九颗呢?
生4:七颗钻石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师:现在我已经感觉到你们越来越会思考了,瞧,你们提的问题多有价值呀!你们真会思考。不过,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光会提出问题,还要能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哪些你自己已经解决了?或者你能帮助同学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自己能解决。
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引的:“你为什么想得到七颗钻石?”
生:“因为钻石很值钱。”
师:“看来你对钻石挺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钻石是一种矿石,能发光,因为很少见,所以很值钱。”
师:“一颗钻石很值钱,七颗钻石简直就是一笔财富了。要怎样才能得到财富呢?”
生:“要靠劳动和智慧创造财富。”
师:“还有呢?”
“小姑娘美好善良的心灵也能得到财富。”说得多好,我不禁为他鼓掌。
第三个问题我这样问:“为什么是七颗钻石,不是八颗、九颗呢?”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可是联系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并不是随意选了“七”这个数字。我通过课件展示了大熊星座及北斗七星的示意图,帮助学生体会七颗钻石与北斗七星的照应关系,从而理解第四个问题,体会作者写“七颗”钻石的用意所在。
二、再现童话情景,为爱心铺垫
这篇与我们孩子的生活仍相距甚远,我利用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拉近时空距离,再现童话情景。然后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任何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人和万物只有死亡,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
三、品词析句,体会课文情感
语文课一定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多元感悟,合理想象,仔细品味。我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这几个关键词语重锤敲打,先理解“干涸、干枯”的意思,比较能否调换位置,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查字典明确“焦”的意思,培养据词定义能力,这时关于三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有了理性认识。由于“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花草树木都干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场景学生没有生活体验,缺少感性认识,理解可能不会很到位。因此我准备了很多的图片资料,不仅生动有说服力,而且因为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干涸、干枯、焦渴而死”这些词语有很大的帮助,也为由感情朗读和理解下文起良好的铺垫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默读,画出最感动的词语和句子,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学生在多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有感情有爱心,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掌握读书的方法。整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学生学习很投入,想象也丰富。
综上所述,《七颗钻石》这篇童话以离奇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小姑娘如鉆石般美好、闪亮的心灵,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关爱别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课文以水罐的变化为线索,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孝心,分水给小狗喝的善心,母亲让水给女儿喝的伟大的母爱,小姑娘最后把水让给陌生的过路人喝的爱心。水罐一次又一次变化,变得越来越珍贵,小姑娘的那种孝心、善心最后升华为博大无私的爱心,境界越来越高。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琢磨,我最后决定抓住水罐神奇变化这条明线:孝心——善心——母爱——爱心这条暗线,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感悟、理解、体验。小姑娘对万物博大无私的爱才是至善,并且作者认为这种至善才能让所有的生命都得救,人间才能生机盎然,故事结尾处那股巨大的水流似乎是对“广博的爱心”这一哲理的最好诠释。我在教学中把小姑娘“广博的爱心”思想很好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