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以往核电人才“订单+联合”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工程实践,有机整合校内理论课程及校外实践环节,制定了卓越计划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计划的顺利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更快、更好地培养核电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开辟出一条更为有效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李向宾(1975-),男,河南洛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讲师;陆道纲(1965-),男,
  江苏扬州人,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0671)、国家级核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项目(X1007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28-02
  为适应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世界新格局,高等学校需以崭新的方式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支撑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技术变革。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世界各国都对其高等工程的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1]
  2005年,美国工程院发表了《培养2020的工程师:为新世纪变革工程教育》,其中描述了对未来工程师的期望与其关键特征,为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项战略设计,提供了顺应未来需求的变革途径和具体措施。[2]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向工程实践的回归,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发动了“回归工程运动”,特别强调实践训练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开发“以问题为中心”,融合“理论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尤其强调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其另一大发展趋势是更加强调通识化。通过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学生普及工程教育以及保持工程实践的活力,通过宽泛工程教育扩大学生职业选择范围并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工程教育更加通识化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3]欧盟和欧洲各国同样也在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其高等工程教育已基本采用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体系,同时它也成为今后若干年内欧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如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划分为理工科大学(TU/TH)和应用技术大学(FH)两类。TU/TH属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对象为偏重理论的大学文凭工程师,学制一般5年左右,培养过程偏重于科学与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占较大比重,毕业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开发能力,大学文凭工程师毕业后可攻读工学博士学位;FH属于应用技术类高校培养的重点放在实际生产与运用上,以培养中层及以下的技术应用人员为目标,学习期满合格者(含6个月实习)颁发应用技术大学文凭工程师学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这种理论与应用分明的做法,不仅适应了人的个别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能够根据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重心,使工程教育能灵活地适应社会的变化。[4]此外,欧洲也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强调课程教学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产学研密切结合,使得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已达1000多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全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总保有量也超过1400多万,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5]但还远不是教育强国。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多次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此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我国要成为教育强国和创新大国所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教育部在其后于2009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1所高校成为“卓越计划”的首批成员,此后又有133所高校加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大致可分为“985”大学、行业背景的大学、“211”大学和地方一般院校四类。预计到2020年,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数为本科高校总数的20%左右,参与的全日制工科本科学生约10万人/年,参与全日制工科研究生约7万人/年。[6]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扎根于学校强大的行业优势,一直致力于打造具备鲜明特色的核学科品牌。其所属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成立伊始,即带有深深的工程烙印,此次作为我校首批进入“工程实践型”卓越计划的三个实施专业之一,必将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揭开新的篇章。
  一、华北电力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施“工程实践型”卓越计划,具有如下特色及优势。
  1.学科特色明显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基于我校“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置而成,融合核工程、动力、电气三位于一体,定位于核电工程方向,走研究型、国际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核学科品牌;并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同时被列入2012年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批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   2.校企联合成效显著
  学院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推进与企业的双向合作。是最早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订“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协议的院校之一,并先后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签署“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协议,极大地扩大了专业影响力及认知度。
  3.校内实践与创新平台日趋完善
  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拥有核电厂主控室仿真机实验室、核电厂核辐射虚拟现实实验室、核反应堆高性能计算实验室、标准放射源测量实验室、压水堆核电厂模型与演示实验室、核电厂结构力学与材料实验室、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FREESCALE联合核电子学实验室以及环境放射性物质取样与监测实验室等多个本科基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此同时,学院独立实施并支持了本科生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4.校外实践基地不断扩大
  学院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唐山陡河电厂实习基地、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合申报的国家级“核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亦获得教育部批准,该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并改善校外实践能力。
  上述特色及优势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将极大地推进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卓越计划实施原则
  本专业卓越计划以我国核电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核电、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实际核电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核电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及核电安全文化素养。主要实施原则为如下。
  1.机制建设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成立校企联合培养领导小组,根据核电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多方征求意见,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企业学习培养方案。
  2.校企高度互动
  依托各相关核电企业和学院建设的实验中心及实践基地,开展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企业结合培养方案要求进行现场研究实践,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的双导师制。
  3.分阶段、多层次培养
  根据认知程度的不同,将企业培养阶段分成多个阶段,分散于各学期依次进行,使校内课程培养阶段最大程度地贴合企业实践环节,尽可能做到顺利衔接。
  三、卓越计划实施方法
  依据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及行业标准,结合自身特色,本专业卓越计划方案如下。
  1.选拔及培养方式
  面向全体专业学生选拔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按照工程实践型路线(培养高层次研发、设计型工程人才),实行“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实践一年,并注重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侧重综合设计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核电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优越的学习与工程实践条件、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优秀师资以及启发互动式新型教学方法等,从而为我国核电领域培养一流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计划
  以实现本专业卓越计划为基本思想,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设计建造项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等各种教学环节综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课程主要围绕“433”核心课程体系(表1)和“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展开。“433”表示我校培养方案内公共基础课平台中的4门左右核心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中的3门左右核心课程和专业课平台中的3门左右核心课程。“四模块”则是指以基本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为构架的实践教学体系。本卓越计划将充分依托上述校内外实践平台,丰富内涵,拓展层次,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企业实践
  依据学生认知程度,企业实践充分体现工程特色,主要包括五个环节:金工和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工程实习、企业专家授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总学习时间为32周,分别于第二学期至第八学期进行,具体环节见表2。
  四、预期成果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卓越计划自2011年入学新生开始实施,预计将于近期选拔首期约30名“卓越学生”。依据“3+1”培养方案,将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核电企业建设需要,全面了解核电企业文化,系统熟悉所在核电企业工作流程,并能够对专门岗位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积累较为丰富的核电工程实践经验,初步具备一定的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及动手能力,具备基本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核电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核电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五、结束语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既是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核电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是对以往已有的“订单+联合”式核电人才培养方案的拓展和完善,更是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更快、更好地培养核电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开辟出一条更为有效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嘉曾.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趋势综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3):7-11.
  [2]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等.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7-11.
  [3]林凤,李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37-39.
  [4]李正,林凤.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37-43.
  [5]造就一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综述[J].中国建设教育,2011,(Z1):96-97.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背景、思路、创新,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报告[R].2011.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职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者简介:李霞(1980-),女,广东五华人,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63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在分析医学检验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学生就业情况以及校院(企)合作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院(企)合作构建网络平台的设想,旨在利用校院(企)合作网站,实现高职高专检验人才培养与医院(企业)检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医学检验;校企合作;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褚美芬(1965-),女,浙江海宁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吴怡春(1961-),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
期刊
天津推出“职业培训包”建立新型职业培训模式  7月,天津市政府专门下发通知,推行“职业培训包”开发与应用,建立新型职业培训模式。据了解,首批推出的50个职业、200个培训包,均属于技术技能复杂、与公共安全和民生利益紧密的二、三产业职业,涉及机电、航空航天、化工、食品药品、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遴选具备开发条件的单位展开职业培训包开发应用。天津此次推出的“职业培训包”是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
期刊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建、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在京召开  6月28日至29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建、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全面推进集团公司系统党建、人才、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对标杆、攻短板、练内功,坚决打赢“一保一降”攻坚战,戮力提升“三大能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
期刊
华北电力大学等五所高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6月19日,四川省电力公司与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五所高校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课题研究、项目开发、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为加快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推动电网和公司实现发展新跨越,双方同意按照“资源共享、增进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在京成立  6月30日,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这是国内首个进行无主管业务部门试点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将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的规范发展,为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服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出席成立大会并为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揭牌。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受聘担任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名誉会长。全国职业经理人考试测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洪虎
期刊
摘要:自2008年以来,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吉林城郊分公司按照“创新、规范、提升”的要求,不断深化“两个转变”,加强“三个建设”,观念转变,完善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办法,增强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培训工作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加强;培训;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贺云飞(1978-),女,吉林桦甸人,吉林省农电有限公
期刊
摘要: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因此,绩效考核工作得到了企业高层的高度关注,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绩效考核;现状;研究  作者简介:段茂环(1963-),女,重庆人,宁夏电力公司宁东供电局人力资源部,政工师。(宁夏?灵武?750411)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期刊
摘要: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改革实践,论述了“三结合”、“两分解”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总结了基地教师状况和学生状况,提出了创新训练—科技竞赛—科研训练的完善培训体系;分析了基地在省内外高校的较大影响力,特别是在淮海经济区高校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阐述了基地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实践创新基地;创新教育;科技竞赛  作者简介:王军(1981-),男,山东曲阜人,中国矿
期刊
摘要:“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繁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教学中总结了几点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体会,为今后的进一步教学探索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现场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组织教学  作者简介:林培玲(1968-),女,福建惠安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高级讲师;陈群(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