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注重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分析了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和方法,并探讨了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课程;审美能力
美术审美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何搞好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评判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适应当今美术科高考的方向,是呈现精彩课堂的要求,也是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一直研究的问题。
一、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操。美术欣赏课以它外在形式的艺术语言展示内在灵魂,教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鉴别美与丑的能力。高中美术教材为了突出它的审美价值,在内容的精选、容量等方面做了较科学的编排。
二、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结合自然万象,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
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我首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体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变化万端、神奇迷离的色彩,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海洋、沙漠与原野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及一天中日出日落的景象,还有各种走兽和毛皮,禽鸟的翎毛的色彩,各种昆虫甲壳和翅膀的色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都会从中得到宝贵的启示并感受色彩给人们的心理联想。在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中,我把几何形体同自然物体联系比较,使学生理解具体。学生同时会感受到很多美的东西,各种植物的花、果、叶及其纤维木质的肌理,各种玉石以及古典建筑,各种手工艺品。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可以丰富对事物的感受能力,逐步养成爱观察的习惯,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2.运用代表作品,使学生欣赏美的韵律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独有的艺术语汇和规律,视觉艺术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影响美感的产生,在《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一课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一幅幅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的画面,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建筑民族文化的精髓,从《天上人间——壁面》那幽冥世界的奢华——墓室壁面,到《天地之间——宗教壁面》那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同学们无不从中感受到美术的美。《传统与革新》一课中我先放柔美浪漫的音乐,从优美的抒情乐曲可以联想柔和美妙的浅色调、节奏欢快的舞蹈,可以联想到低沉,灰暗的色调,它们产生的感情是一致的。具体到色彩,更让人浮想联翩,由紫色仿佛看到了高贵的紫丁花在向我们招手,由白色像闻到了白玉兰的清香,由绿的草、蓝的天联想到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公,从大自然的色彩到戏剧脸谱,如果用五彩缤纷的图画来表达,将是十分绚丽的色调。我们还可以通过古代优秀绝句的联想而产生色彩的美感,如,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中国语言文字产生的无穷的色彩意境和情调,大大启发了色彩的构思。只要你善于发现美,那么美就会无处不在,至于用哪种形式欣赏美,这就是教师采用哪种方法,让学生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把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创造美的空间
通过有趣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一节《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课中,我引用宋代画史著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一则故事开展教学。鼓励了解其中画面故事的同学讲一讲,让其谈谈感受,以达到激发全班同学的目的。再请同学表演对话情景。学生热情参与,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就有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在这节课的活泼紧张气氛中,学生为自己创造力得到表现而感到兴奋。我还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如开展日记比赛,使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得到形象的再现。再如,让学生画漫画,学生把社会不良风气寓画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净化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4.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其特长
我们并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主要是为了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品德。我们不仅要通过审美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成为一个情操高尚的人。还要因材施教,针对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多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发展特长,使之掌握专业技能。因材施教是教师常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不管面对天才或平常学生,教师都应运用各种方式,发挥学生的艺术个性,打开他们的创造心智。总而言之,通过多种美育途径都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形象思维和整体表现能力。所以,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善教是关键。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趣味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法在课堂上展示教材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有价值的美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美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美术教科书就承担起了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具有表现力的美术作品的任务。例如,好的艺术作品,本身具有艺术美、意境美和创意美等特点,它能贴近学生生活,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看了还想看,达到了百看不厌的效果。学生有了体验,有了感觉,有了反应。这样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起到自然渗透的审美功效。
2.注重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反应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能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注重鉴赏,感受美术,是美术审美的一个前提。学生在鉴赏美术时,是因为美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才被感受到的,这种美术的表现力会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主观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情感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激动、平静、快乐、悲伤、雄壮、悠扬、喜欢、愤怒等等形形色色的。那么,获得这些情感体验,就必须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美术要素的敏感度。那么一个好的美术教师会帮助学生越来越靠近那些美术之地,帮助学生理解构成美术的诸多要素及在美术中富有表现力的品性,从而达到审美反应,达到审美体验。
3.创设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
美术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包括两方面,学习环境和写生环境的优美,二者之间的和谐,是创造良好美术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美术课堂教学必须以使学生获得作品审美体验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学习只是起辅助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进行审美观察,并产生审美反应。因此,演绎美术课堂精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慧萍.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2]吴红梅.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08).
(作者单位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萃文中学)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课程;审美能力
美术审美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何搞好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评判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适应当今美术科高考的方向,是呈现精彩课堂的要求,也是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一直研究的问题。
一、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操。美术欣赏课以它外在形式的艺术语言展示内在灵魂,教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鉴别美与丑的能力。高中美术教材为了突出它的审美价值,在内容的精选、容量等方面做了较科学的编排。
二、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结合自然万象,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
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我首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体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变化万端、神奇迷离的色彩,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海洋、沙漠与原野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及一天中日出日落的景象,还有各种走兽和毛皮,禽鸟的翎毛的色彩,各种昆虫甲壳和翅膀的色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都会从中得到宝贵的启示并感受色彩给人们的心理联想。在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中,我把几何形体同自然物体联系比较,使学生理解具体。学生同时会感受到很多美的东西,各种植物的花、果、叶及其纤维木质的肌理,各种玉石以及古典建筑,各种手工艺品。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可以丰富对事物的感受能力,逐步养成爱观察的习惯,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2.运用代表作品,使学生欣赏美的韵律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独有的艺术语汇和规律,视觉艺术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影响美感的产生,在《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一课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一幅幅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的画面,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建筑民族文化的精髓,从《天上人间——壁面》那幽冥世界的奢华——墓室壁面,到《天地之间——宗教壁面》那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同学们无不从中感受到美术的美。《传统与革新》一课中我先放柔美浪漫的音乐,从优美的抒情乐曲可以联想柔和美妙的浅色调、节奏欢快的舞蹈,可以联想到低沉,灰暗的色调,它们产生的感情是一致的。具体到色彩,更让人浮想联翩,由紫色仿佛看到了高贵的紫丁花在向我们招手,由白色像闻到了白玉兰的清香,由绿的草、蓝的天联想到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公,从大自然的色彩到戏剧脸谱,如果用五彩缤纷的图画来表达,将是十分绚丽的色调。我们还可以通过古代优秀绝句的联想而产生色彩的美感,如,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中国语言文字产生的无穷的色彩意境和情调,大大启发了色彩的构思。只要你善于发现美,那么美就会无处不在,至于用哪种形式欣赏美,这就是教师采用哪种方法,让学生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把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创造美的空间
通过有趣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一节《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课中,我引用宋代画史著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一则故事开展教学。鼓励了解其中画面故事的同学讲一讲,让其谈谈感受,以达到激发全班同学的目的。再请同学表演对话情景。学生热情参与,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就有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在这节课的活泼紧张气氛中,学生为自己创造力得到表现而感到兴奋。我还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如开展日记比赛,使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得到形象的再现。再如,让学生画漫画,学生把社会不良风气寓画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净化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4.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其特长
我们并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主要是为了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品德。我们不仅要通过审美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成为一个情操高尚的人。还要因材施教,针对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多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发展特长,使之掌握专业技能。因材施教是教师常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不管面对天才或平常学生,教师都应运用各种方式,发挥学生的艺术个性,打开他们的创造心智。总而言之,通过多种美育途径都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形象思维和整体表现能力。所以,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善教是关键。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趣味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法在课堂上展示教材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有价值的美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美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美术教科书就承担起了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具有表现力的美术作品的任务。例如,好的艺术作品,本身具有艺术美、意境美和创意美等特点,它能贴近学生生活,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看了还想看,达到了百看不厌的效果。学生有了体验,有了感觉,有了反应。这样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起到自然渗透的审美功效。
2.注重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反应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能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注重鉴赏,感受美术,是美术审美的一个前提。学生在鉴赏美术时,是因为美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才被感受到的,这种美术的表现力会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主观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情感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激动、平静、快乐、悲伤、雄壮、悠扬、喜欢、愤怒等等形形色色的。那么,获得这些情感体验,就必须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美术要素的敏感度。那么一个好的美术教师会帮助学生越来越靠近那些美术之地,帮助学生理解构成美术的诸多要素及在美术中富有表现力的品性,从而达到审美反应,达到审美体验。
3.创设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
美术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包括两方面,学习环境和写生环境的优美,二者之间的和谐,是创造良好美术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美术课堂教学必须以使学生获得作品审美体验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学习只是起辅助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进行审美观察,并产生审美反应。因此,演绎美术课堂精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慧萍.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2]吴红梅.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08).
(作者单位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萃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