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述由头
近期,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铺开,抗震救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地震爆发到现在,社会各界、网民们对地震中发生的事情空前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体现为捐款捐物、献计献策,也表现在对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例如“专家预测地震”、“王石捐款”、“范跑跑”事件等,都成为人们关注争议的焦点。抗震救灾中媒体与公众关注的争议话题有哪些?其中表达了公众怎样的心态?值得关注,有待评说。
话题一:地震预测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公众从震撼中清醒过来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剧烈的地震为什么没被预测?随之而起的是网民揭露出的各类关于地震的传言,如5月10日,四川某报曾以“数十万只蟾蜍跳上岸寻找新的‘家’”为题,进行了报道。事后很多网友说,这是地震的先兆;更有网友揭露某学术论文曾预测出地震发生地将在2008年发生大的地震。随之而起的是各种猜测和不满,地震专家成为众矢之的,地震能否预测成一大争议话题。这一话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地震的先兆没有得到重视。地震之后网上开始炒作所谓的“蟾蜍搬家”事件。很难说这次蟾蜍迁移到底和地震有没有关系,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动物异常。认为动物比人更能准确地预报地震是没有根据的。
动物反应不能用来预测。 “动物异常预报法”无论从机理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都有很大局限性,很难付诸实践。如果我们从这次地震中吸取的经验就是用动物来预测,恐怕以后还会吃地震的亏。
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专家指出,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编者短评:地震预测是未解难题,只有让公众了解了真相,人们才能理性对待。
话题二:王石捐款
汶川大地震三天后,5月15日,中国著名房地产人万科董事长王石捐款200万元,并抛出了“捐款不应成为企业的负担,万科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的言论,立即在社会各界掀起轩然大波。公众质疑王石为富不仁,其捐款数目跟其收入不成正比,不符合他作为行业领跑者的身份,而其关于捐款的言论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后来万科公司面对舆论等各方压力,宣布投入1亿元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网友仍对其不依不挠,一时使王石处于风口浪尖。这一话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王石机关算尽太聪明。但是最精于计算的人却输给了普通民众心中的那杆秤:国难当头,雪亮的还是民众的眼睛。公众人物要承担舆论压力。万科和王石有权捐或者不捐,不会有法律上的问题。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对你不许有意见。这是一种社会压力,企业和人都在社会中生活,你可以选择是无视社会压力而率性而为,还是协调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有性格,又不想承担性格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王石。逼迫王石或万科非要捐出多少并无必要,慈善捐赠本身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层面的自发行为,“任何人都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旁人”。
编者短评:这是否给名人上了一堂免费课:讲话要考虑好后果。
话题三:“史上最牛官腔”
“救救我,我是张书记!”当救援队来到北川县委大楼勘察时,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同凯发出了如上呼救。这一简短的话语被网友评为“史上最牛官腔”,骂声接踵而来,被救前大喊自己的官衔使张同凯成为争议焦点。这一话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官员特权思想的潜意识表达。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任何的财富、权利、名誉都不再重要,因为那一刻,每一个人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说自己是书记无疑是官员特权思想的潜意识表达。
求生本能无须指责。这一求救呼喊是在生死边缘,出于求生本能而发出的。如果把这理解为特权,未免有失偏颇。对这种求生的本能,无需太多指责。另据媒体报道,张书记在获救后,经过简单救治后,随即投入救援之中,连续5天没吃一顿热饭菜。可见,在还未了解事件始末前就对张同凯大肆描画,进行“有罪”敲定,实在有失理智。
舆论对官员的苛责已误入邪门。从“最牛官腔”这一媒体事件中,其实已经折射或暴露出了一个早已浮出水面但却并未被人关注的大话题:当前,某些舆论在履行监督功能时,无论从运作模式还是从操作手法上来看,对涉事官员尤其是下级官员的苛责,其实已经误入了虚无的也是荒谬的邪门。
编者短评:透过这一事件,让人们感受到公众对官腔是何等的深恶痛绝了吧?
话题四:“范跑跑”事件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开始时,首先冲出教室,他的这番地震后的“表白”掀起轩然大波。这一话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职责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和谐。学校怎么监护未成年的学生?靠教职员工。既然选择了当教师,不言而喻就承担了一份监护之责。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职责”意识(即由工作产生的契约意识)。有了职责意识,医生护士不仅不会在疫情袭来时临阵脱逃,平时也会善待病患者;有了职责意识,工农兵学商都会各尽职守,做好分内事。
范美忠式的自由和公正。范美忠抬出了自由与公平这样有分量的词语,还是引起了大多数网友的反感,只能说明西方文化的侵略还没有完全侵吞中国百姓内心的传统良知,这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范美忠式的自由和公正其实既不是西方的自由和公正,也不是中国的自由和公正,而是被侵略了的、萎缩得只剩下自己的躯壳的自由和公正。
编者短评:如此的“表白”是否显得太另类了些。
话题五:捐款排行榜
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的过程中,许多网民制定了捐款排行榜,部分网友认为捐款至少应该和拥有的财富成正比,一时间捐款排行榜上成为大众最受关注的话题。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爱心本无价,爱心更无须排名。奉献爱心本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纯属个人意愿,排出高低上下,会使爱心善款变味,打击献爱心者的积极性,让爱心失去了本意。
捐款排行榜直观地反映社会责任感。虽说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但如果捐款数额与自身收入差距太大的话,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形象进行重新认识,在它的映照之下,谁真正关心民间疾苦,谁真正行动大于宣传,我们心中自有判断。
编者短评:弘扬那些多捐款的精神,难道就一定要设立捐款排行榜?衡量爱心大小的是心底的良知。
话题六:善款能否善用:悬在政府头上的“堰塞湖”
在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时候,也有一些疑问开始让人们产生争议。各地慈善机构会把一部分捐款留作本地慈善基金,是真的吗?作为什么用途?我们捐的钱有多少可以最终到达灾民手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不用担心捐款会被部分挪作他用。管理费的提取确实符合国际惯例,几乎所有的慈善组织都会提取比例不等的管理费用,用于基本的运营。不用担心捐款会被部分挪作他用。
质疑是一种监督,是提高透明度的监督。比较好的方式是制定明确的使用和分配方案后,将所有款项的使用明细全部公布在一个网站上,并且将单独每笔款项的使用进行详细说明,相关经手人签字确认,并将签字确认的文件扫描到网络里,作为当条善款使用记录的附件保存,网友可以自由翻阅和提出意见。
编者短评:只有当民众的监督得到有力的保障,善款善用才能得到最大的落实。
话题七:擅离职守救灾该不该
在医院没有批准的情况下,重庆女医生娄继英前往四川灾区做医护志愿者。然而,当她回到重庆后,却被医院告知,由于她连续旷工3日,医院为严肃劳动纪律,决定对其按自动离职处理。于是,关于该不该擅离职守救灾的争论在网民中展开,成一争议焦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给爱心以尊严。娄继英在主动请缨无果的情况下执著地奔赴灾区,根本上并没有放弃医护人员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丢弃救人如救火的职业良知,并没有放弃广义上医生之于病人和苦难的职业道义担当。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基本符合“人之常情”。
当志愿者牺牲或侵害了他人的利益,那就不再高尚。娄医生主动请缨到灾区服务,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既然没有得到批准,那就不应该擅自行动。
娄继英有错但错不当辞。娄继英为帮助灾区受伤群众旷工三天,恐怕算不上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达到非要被“扫地出门”。
编者短评:坚守岗位与离岗救灾,孰重孰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
话题八:感人短信真假之辩
有一则地震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很广: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撑出一个空间,保住了自己三四个月大的儿子的生命,并且留下一个感人至深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但有人质疑这故事漏洞太多了,根本经不起推敲,从而引发大讨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让这份爱流传下去。也许那个短信是假的,但爱却是真的,只不过很多父母没有机会在那一刻说出口,所以就算这个故事的某部分是假的,我们也还是让它流传下去吧,让人性的美流传下去,让这份爱流传下去。
我们需要真实的报道,不需要编造的感动。如果我们一而再地去相信加油添醋的甚至是虚假的消息,还美其名曰“不管是不是真实的,只要能感到动人就好,只要能对抗灾起到正面作用就行。”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就不得不接受真相被习惯性扭曲的事实,更可能看到,来料加工消息被派上“别的用场”。
编者短评:谎话说一百遍就成了真实,还要让这段故事再这么暧昧不清下去吗?
话题九:该不该宽容
莎朗·斯通
5月24日,美国影星莎朗·斯通在法国戛纳出席公开活动时,竟称中国四川发生的地震是一种“报应”。此语一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普遍抨击。自称“当然知道”四川大地震的莎朗·斯通对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这一幕幕感人情景置若罔闻,令人愕然。该不该宽容原谅莎朗·斯通成为争议焦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不能原谅。这种丑陋的背后依然是无知、虚伪、偏见与狂妄。
莎朗·斯通已对其失言事件作道歉,事情已告一段落。莎朗·斯通的说话伤害了中国,亦伤害了中国人的心。但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应该原谅。
编者短评:某些西方人是否总是把无耻当个性?
问题十:地震会不会影响房价
汶川大地震后,房地产业和房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似乎认为房价将下降的略多一些。作为想购房的老百姓,当然是希望房价能降下来。那么地震对房价会产生什么影响,未来的房价从总的趋势上看会上涨还是下降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不会对中国的房价造成什么影响。无论是上涨还是下降,动辄就拿地震和房市甚至股市联系起来实为不妥,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这次汶川大地震不会对中国的房价造成什么影响,要说有影响,那就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这次大地震中汲取深刻的教训,为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后建造的建筑物必须全部是高质量的产品。
地震对房价产生的影响将会是震撼性的。地震对房价不仅会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地震使得公众对住房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现在市场中庞大的无法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的存量住房,将被释放出来,导致市场中住房供应量的突然放大。同时,地震也将对人们的购房理念、保值理念产生颠覆性影响。
编者点评:房价、股市,还有多少“堰塞湖”悬在公众心头?(人民论坛编辑部 整理点评)
近期,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铺开,抗震救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地震爆发到现在,社会各界、网民们对地震中发生的事情空前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体现为捐款捐物、献计献策,也表现在对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例如“专家预测地震”、“王石捐款”、“范跑跑”事件等,都成为人们关注争议的焦点。抗震救灾中媒体与公众关注的争议话题有哪些?其中表达了公众怎样的心态?值得关注,有待评说。
话题一:地震预测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公众从震撼中清醒过来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剧烈的地震为什么没被预测?随之而起的是网民揭露出的各类关于地震的传言,如5月10日,四川某报曾以“数十万只蟾蜍跳上岸寻找新的‘家’”为题,进行了报道。事后很多网友说,这是地震的先兆;更有网友揭露某学术论文曾预测出地震发生地将在2008年发生大的地震。随之而起的是各种猜测和不满,地震专家成为众矢之的,地震能否预测成一大争议话题。这一话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地震的先兆没有得到重视。地震之后网上开始炒作所谓的“蟾蜍搬家”事件。很难说这次蟾蜍迁移到底和地震有没有关系,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动物异常。认为动物比人更能准确地预报地震是没有根据的。
动物反应不能用来预测。 “动物异常预报法”无论从机理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都有很大局限性,很难付诸实践。如果我们从这次地震中吸取的经验就是用动物来预测,恐怕以后还会吃地震的亏。
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专家指出,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编者短评:地震预测是未解难题,只有让公众了解了真相,人们才能理性对待。
话题二:王石捐款
汶川大地震三天后,5月15日,中国著名房地产人万科董事长王石捐款200万元,并抛出了“捐款不应成为企业的负担,万科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的言论,立即在社会各界掀起轩然大波。公众质疑王石为富不仁,其捐款数目跟其收入不成正比,不符合他作为行业领跑者的身份,而其关于捐款的言论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后来万科公司面对舆论等各方压力,宣布投入1亿元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网友仍对其不依不挠,一时使王石处于风口浪尖。这一话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王石机关算尽太聪明。但是最精于计算的人却输给了普通民众心中的那杆秤:国难当头,雪亮的还是民众的眼睛。公众人物要承担舆论压力。万科和王石有权捐或者不捐,不会有法律上的问题。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对你不许有意见。这是一种社会压力,企业和人都在社会中生活,你可以选择是无视社会压力而率性而为,还是协调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有性格,又不想承担性格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王石。逼迫王石或万科非要捐出多少并无必要,慈善捐赠本身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层面的自发行为,“任何人都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旁人”。
编者短评:这是否给名人上了一堂免费课:讲话要考虑好后果。
话题三:“史上最牛官腔”
“救救我,我是张书记!”当救援队来到北川县委大楼勘察时,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同凯发出了如上呼救。这一简短的话语被网友评为“史上最牛官腔”,骂声接踵而来,被救前大喊自己的官衔使张同凯成为争议焦点。这一话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官员特权思想的潜意识表达。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任何的财富、权利、名誉都不再重要,因为那一刻,每一个人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说自己是书记无疑是官员特权思想的潜意识表达。
求生本能无须指责。这一求救呼喊是在生死边缘,出于求生本能而发出的。如果把这理解为特权,未免有失偏颇。对这种求生的本能,无需太多指责。另据媒体报道,张书记在获救后,经过简单救治后,随即投入救援之中,连续5天没吃一顿热饭菜。可见,在还未了解事件始末前就对张同凯大肆描画,进行“有罪”敲定,实在有失理智。
舆论对官员的苛责已误入邪门。从“最牛官腔”这一媒体事件中,其实已经折射或暴露出了一个早已浮出水面但却并未被人关注的大话题:当前,某些舆论在履行监督功能时,无论从运作模式还是从操作手法上来看,对涉事官员尤其是下级官员的苛责,其实已经误入了虚无的也是荒谬的邪门。
编者短评:透过这一事件,让人们感受到公众对官腔是何等的深恶痛绝了吧?
话题四:“范跑跑”事件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开始时,首先冲出教室,他的这番地震后的“表白”掀起轩然大波。这一话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职责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和谐。学校怎么监护未成年的学生?靠教职员工。既然选择了当教师,不言而喻就承担了一份监护之责。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职责”意识(即由工作产生的契约意识)。有了职责意识,医生护士不仅不会在疫情袭来时临阵脱逃,平时也会善待病患者;有了职责意识,工农兵学商都会各尽职守,做好分内事。
范美忠式的自由和公正。范美忠抬出了自由与公平这样有分量的词语,还是引起了大多数网友的反感,只能说明西方文化的侵略还没有完全侵吞中国百姓内心的传统良知,这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范美忠式的自由和公正其实既不是西方的自由和公正,也不是中国的自由和公正,而是被侵略了的、萎缩得只剩下自己的躯壳的自由和公正。
编者短评:如此的“表白”是否显得太另类了些。
话题五:捐款排行榜
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的过程中,许多网民制定了捐款排行榜,部分网友认为捐款至少应该和拥有的财富成正比,一时间捐款排行榜上成为大众最受关注的话题。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爱心本无价,爱心更无须排名。奉献爱心本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纯属个人意愿,排出高低上下,会使爱心善款变味,打击献爱心者的积极性,让爱心失去了本意。
捐款排行榜直观地反映社会责任感。虽说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但如果捐款数额与自身收入差距太大的话,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形象进行重新认识,在它的映照之下,谁真正关心民间疾苦,谁真正行动大于宣传,我们心中自有判断。
编者短评:弘扬那些多捐款的精神,难道就一定要设立捐款排行榜?衡量爱心大小的是心底的良知。
话题六:善款能否善用:悬在政府头上的“堰塞湖”
在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时候,也有一些疑问开始让人们产生争议。各地慈善机构会把一部分捐款留作本地慈善基金,是真的吗?作为什么用途?我们捐的钱有多少可以最终到达灾民手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不用担心捐款会被部分挪作他用。管理费的提取确实符合国际惯例,几乎所有的慈善组织都会提取比例不等的管理费用,用于基本的运营。不用担心捐款会被部分挪作他用。
质疑是一种监督,是提高透明度的监督。比较好的方式是制定明确的使用和分配方案后,将所有款项的使用明细全部公布在一个网站上,并且将单独每笔款项的使用进行详细说明,相关经手人签字确认,并将签字确认的文件扫描到网络里,作为当条善款使用记录的附件保存,网友可以自由翻阅和提出意见。
编者短评:只有当民众的监督得到有力的保障,善款善用才能得到最大的落实。
话题七:擅离职守救灾该不该
在医院没有批准的情况下,重庆女医生娄继英前往四川灾区做医护志愿者。然而,当她回到重庆后,却被医院告知,由于她连续旷工3日,医院为严肃劳动纪律,决定对其按自动离职处理。于是,关于该不该擅离职守救灾的争论在网民中展开,成一争议焦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给爱心以尊严。娄继英在主动请缨无果的情况下执著地奔赴灾区,根本上并没有放弃医护人员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丢弃救人如救火的职业良知,并没有放弃广义上医生之于病人和苦难的职业道义担当。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基本符合“人之常情”。
当志愿者牺牲或侵害了他人的利益,那就不再高尚。娄医生主动请缨到灾区服务,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既然没有得到批准,那就不应该擅自行动。
娄继英有错但错不当辞。娄继英为帮助灾区受伤群众旷工三天,恐怕算不上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达到非要被“扫地出门”。
编者短评:坚守岗位与离岗救灾,孰重孰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
话题八:感人短信真假之辩
有一则地震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很广: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撑出一个空间,保住了自己三四个月大的儿子的生命,并且留下一个感人至深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但有人质疑这故事漏洞太多了,根本经不起推敲,从而引发大讨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让这份爱流传下去。也许那个短信是假的,但爱却是真的,只不过很多父母没有机会在那一刻说出口,所以就算这个故事的某部分是假的,我们也还是让它流传下去吧,让人性的美流传下去,让这份爱流传下去。
我们需要真实的报道,不需要编造的感动。如果我们一而再地去相信加油添醋的甚至是虚假的消息,还美其名曰“不管是不是真实的,只要能感到动人就好,只要能对抗灾起到正面作用就行。”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就不得不接受真相被习惯性扭曲的事实,更可能看到,来料加工消息被派上“别的用场”。
编者短评:谎话说一百遍就成了真实,还要让这段故事再这么暧昧不清下去吗?
话题九:该不该宽容
莎朗·斯通
5月24日,美国影星莎朗·斯通在法国戛纳出席公开活动时,竟称中国四川发生的地震是一种“报应”。此语一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普遍抨击。自称“当然知道”四川大地震的莎朗·斯通对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这一幕幕感人情景置若罔闻,令人愕然。该不该宽容原谅莎朗·斯通成为争议焦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不能原谅。这种丑陋的背后依然是无知、虚伪、偏见与狂妄。
莎朗·斯通已对其失言事件作道歉,事情已告一段落。莎朗·斯通的说话伤害了中国,亦伤害了中国人的心。但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应该原谅。
编者短评:某些西方人是否总是把无耻当个性?
问题十:地震会不会影响房价
汶川大地震后,房地产业和房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似乎认为房价将下降的略多一些。作为想购房的老百姓,当然是希望房价能降下来。那么地震对房价会产生什么影响,未来的房价从总的趋势上看会上涨还是下降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不会对中国的房价造成什么影响。无论是上涨还是下降,动辄就拿地震和房市甚至股市联系起来实为不妥,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这次汶川大地震不会对中国的房价造成什么影响,要说有影响,那就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这次大地震中汲取深刻的教训,为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后建造的建筑物必须全部是高质量的产品。
地震对房价产生的影响将会是震撼性的。地震对房价不仅会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地震使得公众对住房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现在市场中庞大的无法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的存量住房,将被释放出来,导致市场中住房供应量的突然放大。同时,地震也将对人们的购房理念、保值理念产生颠覆性影响。
编者点评:房价、股市,还有多少“堰塞湖”悬在公众心头?(人民论坛编辑部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