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许光达缘何自请“降衔”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在10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是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时,还不满47岁。今年11月19日是他的百年诞辰。
  
  功不可没 战场显神威
  
  许光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5期,攻习炮兵专业。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后,他与数名黄埔同学追赶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他率领数十名战士,冲入国民党军队,杀开一条血路,掩护朱德亲自率领的第25师转移。朱老总高兴地说:“这个娃娃连长打得好!”
  1929年到1932年,许光达跟随贺龙开辟洪湖革命根据地,他任工农红军第6军参谋长,第17师师长、政委。许光达曾指挥17师官兵与国民党军数次激战,掩护了第二军团指挥部安全转移。事后,军团主要领导人激动地说:“这次,是许光达救了我们!”
  1932年,许光达负重伤,赴苏联治疗。在苏联5年间,他曾先后入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者大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政治理论和军事学术功底。他是10位开国大将中两位留学生之一。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从苏联回国,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干部。当时,他被誉为“抗大四杰”之一。
  在解放战争中,许光达先后任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一野)第三军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在彭德怀、贺龙直接指挥下,他率部队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转战大西北,一路斩关夺隘,立下汗马功劳,周恩来曾用“功不可没”四个大字概括他的卓越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他就由毛主席、周总理亲自点将,受命组建军委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他白手起家,备尝艰辛,励精图治,从严治军,提出并践行“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著名口号,很快组建起一支年轻而强大的装甲兵部队,并入朝参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因此,许光达被称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
  
  几番让衔 英名天下扬
  
  许光达的老首长贺龙这样评价他:“光达同志有大革命的经验,有内战的经验,有抗日战争的经验,有解放战争的经验,还有苏联红军的经验,我觉得应授予大将。”
  1955年9月,许光达得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时,对家人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他曾经几次找长期领导过他的贺龙等老首长“走后门”,提出降衔申请,但均未获得同意。无奈之下,他几经思考,提笔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各位副主席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降衔申请书”:
  
  军委毛主席、各位副主席:
  授我以大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这些天,此事小槌似地不停地敲击心鼓,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功绩授衔。回顾自身历史,1925年参加革命,战绩平平。1932年—1937年,在苏联疗伤学习,对中国革命毫无建树。而这一时期是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蒋匪军数次血腥的大“围剿”,三个方面军被迫作战略性转移。战友们在敌人层层包围下,艰苦奋战,吃树皮草根,献出鲜血生命。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吃牛奶、面包。自苏联返回后,有几年是在后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为人民做了些什么?
  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与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许光达
  1955年9月10日
  
  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高扬起许光达的这份“降衔申请书”,声音洪亮地对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等军委领导说:“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毛主席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到窗下,双手用力一推,两扇窗户洞开,继续说道:“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徐达是何许人也?他是真正的明朝第一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用兵如神,为人公正。在辅佐朱元璋战群雄、打天下、夺江山的斗争中,他立下了头功。毛主席拿许光达与徐达相比,古有徐达,今有许光达,这当然不是说他在10位开国大将中战功数一数二,但至少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肯定了他的赫赫战功,二是表彰了他的高风亮节。
  党中央、中央军委没有同意许光达的降衔申请,仍然授予他大将军衔。他鉴于党的决定,接受了这个衔级。后来,他又经过再三申请,总算是给自己降低了一级薪金待遇。10位开国大将,有9位定为4级薪金待遇,只有许光达定为5级。这样,他才勉强感觉心理平衡了一些。
  唐朝明君李世民曾经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以这三面镜子约束自己,以免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这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赞美。魏征忠言直谏,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被誉为“帝王的镜子”。毛泽东称赞许光达是我们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与封建时代的魏征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坚信,许光达让衔的故事和毛泽东对他的高度评价,也必将为当代和后世的人们所永远铭记。
  
  正义凛然 清白留人间
  
  “四人帮”呼风唤雨的时候,一些“造反派”先后两次把许光达抓走, “审讯”100多次。有一次许光达被连续批斗了53个小时,“造反派”们轮流吃饭、睡觉,却不让年过花甲的许光达休息片刻。为了迫使许光达就范,他们还特意从摩托队找来一个一米八以上的打手,专司拳打脚踢、坐“喷气式”之职。
  许光达在被关押、受折磨期间,一直胸怀坦荡、镇静自如。有一次“造反派”审讯他时,他以愤怒和嘲弄的口吻,义正词严地说:“你们说的所谓‘二月兵变’,根本就没有那回事!谁都知道,搞政变是要掉脑袋的。我现在就是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如搞所谓的‘二月兵变’,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才弄个‘参谋长’当当,这种赔本的买卖,我会干吗?”直说得那些狐假虎威的人无言以对。
  在他第二次被抓走时,他就有了付出生命代价的准备,他对夫人邹靖华说:“他们哪里是要我去做什么检讨,他们是想要我的命!”走后,他委托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公务员,带给家里一张纸条,上面抄录了一首七绝: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明朝景帝时兵部尚书于谦写的一首题为《石灰吟》的言志诗。于谦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后被奸佞害死。他在抄录这首诗的后面,还特意加注了一句话:“我觉得这首诗很好,特抄。”
  1969年6月3日,在贺龙被迫害致死前6天,许光达含冤逝世,先他而去。一位元帅,一位大将,就这样走了!
  家属在清理遗物时,发现在许光达反复阅读的《毛泽东选集》扉页上,他用苍劲的字迹写了一首七绝:
  百战沙场驱虎豹,
  万苦千辛胆未寒。
  只为人民谋解放,
  粉身碎骨若等闲!
  1977年6月3日,在许光达含冤逝世8周年的日子,中央军委发出6号文件,为许光达平冤昭雪。6月21日,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年近百岁的著名学者季羡林,为许光达故居题写了12个大字:
  光被四表,
  誉达三江,
  清白传家。
  (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原兵种部政委、少将)
其他文献
“77、78级”大学生都是于1978年入学的,到今年刚好30周年。由于“77级”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是高招制度改革的成果,所以备受人们关注。30年前“77级”进入大学是这样,30年后“77级”入学纪念也是如此。任何纪念都是一种感恩,一种感怀,又是一种反思和前瞻。我有幸作为“77级”的一员,在感恩、感怀的同时,更想透过30年前的那一场高招制度改革给我们民族的前途命运带来的影响谈点想法。  30年前
期刊
人民论坛:现在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意识和关心员工的职业枯竭问题,也在尝试着将西方引入的“员工援助计划”放入人力资源部门的常规工作中,那何为“员工援助计划”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  刘 昕:一般来说,这种计划是指一个组织通过自行提供服务或外部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在心理、身体健康以及经济和社会方面存在问题的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其目的是帮助员工减轻个人及其家庭所受到的特定压力和困扰,从而帮
期刊
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哪些不足    人民论坛记者:目前,在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对各级官员德性与行为的鉴定权、评价权赋予群众。我国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现状如何?  杨凤春:迄今为止,我国各种各样有关官员管理和激励的政策措施不断推陈出新,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在官员选任和日常监督评价方面,公众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并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官员德行与行为的
期刊
编者的话: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承载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探讨其在新时期下如何发扬光大,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月1日上午,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承办,北京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协办的“
期刊
通过制度创新,将分散经营的农户重新组织起来,实现支部政治优势、协会机制优势和信合资金优势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可持续增收提供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党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使不能再“催粮催款”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失去了按照传统领导方式运行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一方面使基
期刊
■96.11%的受调查者表示“由权力造成的不公平”是当前社会不公平现象最为突出的表现  ■68.45%的受调查者表示目前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例。对目前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公众表示难以接受  ■“对改善社会公平现状,您的建议是什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 “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官员的行为”(4850票,73.7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4505票,68.49%)、“政府加大对特定人群
期刊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彭大鹏:创新发展机制,不断降低社会发展成本,走出一条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低成本现代化道路,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那么,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低成本现代化的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层面的本质,是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产品市场以及包括劳动力、土地及资金在内的要素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与资金市
期刊
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雷厚礼:建设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宏观的层面看,新农村建设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我国三十年农村改革最大的成果,即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制度的关键在于统分结合。所谓“统”,就是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第二
期刊
所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一些官员之所以会栽倒在所谓的“朋友”身上,说到底,还是他们的意志薄弱,难以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个“敛财狂”。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嫌贫爱富”。在那些时有果腹之忧的贫苦百姓家里,在那些下岗职工的人群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对那些有事找上门的普通群众,他们更是避而不见。然而他们却与“大款”们打得火热,称兄道弟、勾肩搭背,说穿了,只不过是权钱交易罢了。近
期刊
人大代表不接手机  首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3月20日通过媒体公布自己的手机号后,陆续有群众反映无法接通。佛山三水区政府有关人士透露,电话太多几乎将她的手机打爆,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基本处于关机状态,一小时仍有上千个未接电话。  点评: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根据代议制民主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的特殊国情积极地发展我国的代议制民主。人大常委应该专职化。但要使所有的人大代表都专职化也不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