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新课标新理念的逐步深入,“满堂灌”“填鸭式”的封闭式教学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面对向课堂要效率的迫切性,如何引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文的理解,不像数理化题目的答案那样精确唯一;再说,教师脑子里的答案许多是从参考资料上拷贝而来,这些答案是否唯一正确?是否还有别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旁逸斜出”。这条教学思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所以我们要送给学生一根“金手指”,点开语文的新天地。
关键词:问题引导比较阅读鼓励意外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82-01
所谓“金手指”,不仅仅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应包括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日复一日的的简单重复,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具备学术意识形成自己教学领域的学术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课标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下面我从4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改革方向。
1 问题引导,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好坏,问题要合乎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即:“课堂提问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所提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鸿门宴》的教学,我从透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两万的兵力击溃秦军20万大军,何等威风,四年后,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意气何其衰也,原因是什么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面对问题,学生不敢贸然回答,于是令人欣喜的场面出现了: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的地讨论。最后归结出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再如教读《祝福》时,我借用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抛给学生互动讨论,随着众多学生的发言,不仅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教读完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在旧社会是那样无奈,假如她现在来到我们当中,我们打算怎样帮助她?”一石击出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劝她再嫁,有的要帮她上法院,夺回被她大伯收去的房子,有的说帮她寻找工作……点子层出不穷,教学出现了高潮。
2 比较阅读,打开思维空间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
例如,我在教授《伶官传序》时,让学生复习《过秦论》《六国论》,比较阅读,提出以下问题:
本文从题目上看是序文,但从内容上看却与《过秦论》《六国论》题材一样,都是史论,如果从史论角度来命题,体现“文题即文眼”,也用一个“论”字,如何命名?学生思考后回答出“庄宗论”“后唐论”“盛衰论”“兴亡论”等。统一题目后比较内容,看有什么内在联系?分析后发现,三篇文章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都论及国家兴亡的原因。从而得出兴亡的规律,秦国仁政则兴,暴政则亡;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于自己,事在人为。
从文章的内容上、从语言的运用上、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从写作的技法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来选取对比点。总之,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方法很多,不能一一赘述,但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3 鼓励“意外”发现,让课堂气氛高潮迭出
所谓的“意外”,是针对教师的备课设计而言的。面对意外的发生,我们首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做合作的伙伴,忠诚的倾听者。
例如我在教授《五人墓碑记》将近结束,在做出总结时提到,颜佩伟等五人是“蹈死不顾,舍生取义”的楷模 。有学生举手向我们讲述了两个草根英雄的故事:如南籍民工黄道笑,在浙江义乌市打工时,面对歹徒显凛然正气.;河南民工李学生在温州打工,经过隧道口时,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飞身救出一个穿越铁路的男童,而再救另一个女童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献出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是的,时代的跨越,当今的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呢?面对学生的激情,我顺势开了一节演讲会,结果学生举出了很多身边的例子,让我很感动。最后我做出总结:草根英雄的频频出现,并不是为了感动谁,才会这样做,而是做了自己以为应该做的事,这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再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有位同学提出這样一个问题:诗中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为什么诗人选狗与鸡,而不选牛与马。他的问题引发了同学的争论热情,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我统一这些见解,诗人写狗与鸡,更能体现农村生活的闲适、安逸,如果换成马与牛,就显得太热闹,好像写的是集市或劳动场面。这样,让学生对诗词的遣词用意有了更深的理解。
4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智慧的源泉滚滚来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而丰富的活动,即:或答题,或争辩,或演示,或质疑,或诵读等等,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击出耀眼的智慧火花,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活动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不是随意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宏观调控,在活动前,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
例如,为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然而然的融人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非凡的气势和画面,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把学生带人雄浑豪放地意境中。《项链》,针对学生对玛蒂尔德的评价,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正方:玛蒂尔德可悲可叹;反方:玛蒂尔德可敬又可爱,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最后教师总结,首先要鼓励表现好的,然后对内容加以评价,突出玛蒂尔德在性格上的双重性。《装在套子里的人》抓住别里科夫恋爱的情节编成话剧,在笑声中体会这种套中人的可憎又可怜。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而每位教师都在起着点金的作用,可是面对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注重“人文性”,将两个世界的人沟通融合?因人是有差异的,课程本身也是有自身特点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与汲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让自己的“金手指”含金量高一点,努力营造创新课堂、活力课堂、人文课堂。
关键词:问题引导比较阅读鼓励意外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82-01
所谓“金手指”,不仅仅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应包括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日复一日的的简单重复,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具备学术意识形成自己教学领域的学术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课标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下面我从4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改革方向。
1 问题引导,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好坏,问题要合乎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即:“课堂提问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所提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鸿门宴》的教学,我从透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两万的兵力击溃秦军20万大军,何等威风,四年后,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意气何其衰也,原因是什么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面对问题,学生不敢贸然回答,于是令人欣喜的场面出现了: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的地讨论。最后归结出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再如教读《祝福》时,我借用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抛给学生互动讨论,随着众多学生的发言,不仅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教读完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在旧社会是那样无奈,假如她现在来到我们当中,我们打算怎样帮助她?”一石击出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劝她再嫁,有的要帮她上法院,夺回被她大伯收去的房子,有的说帮她寻找工作……点子层出不穷,教学出现了高潮。
2 比较阅读,打开思维空间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
例如,我在教授《伶官传序》时,让学生复习《过秦论》《六国论》,比较阅读,提出以下问题:
本文从题目上看是序文,但从内容上看却与《过秦论》《六国论》题材一样,都是史论,如果从史论角度来命题,体现“文题即文眼”,也用一个“论”字,如何命名?学生思考后回答出“庄宗论”“后唐论”“盛衰论”“兴亡论”等。统一题目后比较内容,看有什么内在联系?分析后发现,三篇文章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都论及国家兴亡的原因。从而得出兴亡的规律,秦国仁政则兴,暴政则亡;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于自己,事在人为。
从文章的内容上、从语言的运用上、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从写作的技法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来选取对比点。总之,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方法很多,不能一一赘述,但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3 鼓励“意外”发现,让课堂气氛高潮迭出
所谓的“意外”,是针对教师的备课设计而言的。面对意外的发生,我们首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做合作的伙伴,忠诚的倾听者。
例如我在教授《五人墓碑记》将近结束,在做出总结时提到,颜佩伟等五人是“蹈死不顾,舍生取义”的楷模 。有学生举手向我们讲述了两个草根英雄的故事:如南籍民工黄道笑,在浙江义乌市打工时,面对歹徒显凛然正气.;河南民工李学生在温州打工,经过隧道口时,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飞身救出一个穿越铁路的男童,而再救另一个女童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献出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是的,时代的跨越,当今的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呢?面对学生的激情,我顺势开了一节演讲会,结果学生举出了很多身边的例子,让我很感动。最后我做出总结:草根英雄的频频出现,并不是为了感动谁,才会这样做,而是做了自己以为应该做的事,这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再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有位同学提出這样一个问题:诗中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为什么诗人选狗与鸡,而不选牛与马。他的问题引发了同学的争论热情,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我统一这些见解,诗人写狗与鸡,更能体现农村生活的闲适、安逸,如果换成马与牛,就显得太热闹,好像写的是集市或劳动场面。这样,让学生对诗词的遣词用意有了更深的理解。
4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智慧的源泉滚滚来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而丰富的活动,即:或答题,或争辩,或演示,或质疑,或诵读等等,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击出耀眼的智慧火花,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活动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不是随意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宏观调控,在活动前,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
例如,为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然而然的融人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非凡的气势和画面,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把学生带人雄浑豪放地意境中。《项链》,针对学生对玛蒂尔德的评价,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正方:玛蒂尔德可悲可叹;反方:玛蒂尔德可敬又可爱,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最后教师总结,首先要鼓励表现好的,然后对内容加以评价,突出玛蒂尔德在性格上的双重性。《装在套子里的人》抓住别里科夫恋爱的情节编成话剧,在笑声中体会这种套中人的可憎又可怜。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而每位教师都在起着点金的作用,可是面对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注重“人文性”,将两个世界的人沟通融合?因人是有差异的,课程本身也是有自身特点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与汲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让自己的“金手指”含金量高一点,努力营造创新课堂、活力课堂、人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