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情境·合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g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阅读课文新知,明白哪些知识是自己可以独立学习而习得的,哪些知识是自己所无法获取的,从而让学生学有目标。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会重点关注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甚至不理解的语文知识点,以增强语文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是预习教学的良好载体,也是预习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十分注重预习教学,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停于表象。这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对语文课程产生消极的学习情感,得不偿失。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预习教学的效率,我主要从任务设置、情境创设以及合作探究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晰任务,驱动探究热情
  探究是基于一定的主题或任务而开展的创造性活动。没有明确的主题,没有明晰的任务,再好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也无济于事。因此,探究性预习必须帮助学生确立明晰的任务,以驱动学生探究热情,为学生指引探究预习的道路,提升学生的预习效能。其具体的任务应当包括会读课文,会认、会写生字词,明白预习内容的大体含义,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预习等。例如,苏教版第九册《伊索寓言》一课,主要是通过三则故事来说明三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预习这一课,要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而是以简单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伊索寓言》,下节课老师会检查你们的预习成果”来提示学生进行预习,那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根本不明白要预习什么,但迫于教师的检查,他们便拾起传统的那一招:读一遍这三则寓言、查一下生字词。这样,就算完成了他们认为的艰难的预习任务了。因此,我们应当向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以驱动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这三则寓言的热情。具体的任务可设置为:能流利、清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思考这三则寓言故事分别讲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请你准备几个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流淌探究灵感
  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也没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恰当的预习情境,加上几乎所有的预习工作都是在课后、在家里完成的,学生已经将预习看作是一种机械性的、无生机、无活力的刚性任务。预习时,走马观花,流于语言表层,没有深入文本的内部,没有理解知识的本质内涵。为了激起学生对预习的激情和活力,我们应当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学生喜爱的情境。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留出一点时间,引入一些与预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图片、视频、文本材料、实物模型等。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预习自觉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预习内容。其次,教师要时常安排一些课堂时间,营造一个和谐、宁静的环境,让学生当堂预习,训练他们的预习能力,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最后,语文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时间安排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形成时间的观念,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预习。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郑和远航》时,我们可以在教上一篇课文《二泉映月》时留出一小段时间,呈现与《郑和远航》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内容,如讲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看与本课相关的古沉船照片等图片资料等;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组织学生利用一小段时间进行精细的预习,以检查和训练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究中完成预习任务。
  三、依托合作,增强探究合力
  探究虽然是个体意志主导的结果,但个人的力量、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没有与人合作,那凭借一个人的才智所能完成的预习工作必然会比一个小组合作完成的预习任务来得少,效果也相对较差。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还必须结合合作学习,以增强探究预习的合力。例如,苏教版第十册《秦兵马俑》一文,不仅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和旅游业等跨行业、跨学科的诸多问题,而且蕴含着较多的语文知识。如果凭借学生单个个体来完成这个繁重的预习任务,那结果必将残缺不全。因此,在组织学生预习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分工合作,如有的查阅其历史背景,有的探究其文化价值,有的查找其规模和排列等,涉及的语文知识必须靠学生独立去完成。
  总之,预习作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行为,需要学生具有探究的意识,投入探究行动,从而对语文知识产生认知,对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参与有目的,互动有方向。要解决当前预习停留于表面或存在于虚无的不良窘境,我们教师应当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明晰的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热情,以和谐且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合作的优势增强探究的合力,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并体现这些特性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以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广玉兰》为例,具体谈一谈阅读教
新教材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陌生的,可是第五、第六单元的课文却让我们倍感亲切。第五单元《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都是老课文,如何老课新教,让学生品一杯清新的茶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具体课例分析  尝试一:感悟实践,诱发积极探索。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托于这些例子,但又不可以局限于这些例子,更多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能够超越文本阅读。  课例1:《乌鸦喝水》这篇课文
“犹记得那年,在一个雨天,那七岁的我躲在屋檐,却一直想去荡秋千……爷爷抽着烟,说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这是歌星周杰伦《爷爷泡的茶》中的一段歌词。据说,前几年,上海一位参加作文竞赛的中学生在一篇怀念爷爷的作文中,先是引用了这段歌词,然后展开行文,作品竟获得一等奖,而类似的情况在那次作文竞赛中屡见不鲜,歌词对作文的影响可见一斑。确实,多年来,歌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尤其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必不
设计理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诺贝尔》这篇文章正是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本课时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诺贝尔身上这种可贵精神,启发他们学习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一旦问题提得不当,课堂气氛有可能如“石沉大海无影踪”,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也将处于尴尬局面之中。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呢?笔者在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尝试,对于课堂有效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
【设计理念】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读、写”的基础,汉字作为识字教学的本体,识字教学不仅要从汉字的音形义出发,还应立足汉民族文化,将汉字的文化意蕴及语用价值有机结合,才能发挥识字教学的最大教育价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猜汉字:石、山、川、泉、竹。  2.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识字  (一)出示“鸟”的古文字。  1.猜字
王富仁老师谈到语文教学的问题时说,“语文课本是各科课本中最有趣味的,但语文课堂却是各科课程中最枯燥乏味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理论知识陈旧单薄,课堂上肢解式地分析作品”。反映到诗歌教学上,问题主要表现为思维固化,密度大、强度大,导致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匮乏。  《夜归鹿门歌》是高二赏析课文,该诗语言朴素、意境清幽,塑造了一个渔梁晚归、超然脱俗的隐者形象。每首诗都有自己的个性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备课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深入钻研教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据”。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只有对教材的钻研
《烟台的海》是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的一篇课文,文字优美华丽,节奏舒缓而动人,读来让人感到眼前展开了一幅精彩的画卷,使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写景类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何透过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本中景物的美呢?这是教学中需要把握的重点。为此我采用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优化教学内容,美说课文  有人说,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简略的内容,另外还要有相对集中的目标和主题,这样才
《三打白骨精》节选自经典名著《西游记》,被收录在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中,收录时有所编排和改动,跟原文相比,少了点原汁原味。  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教师要善于将其丰富的文本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在文本中“打一个来回”,走进去体味、品悟,走出去积累、内化、迁移,而后获得丰富的语言实践,将语言外化出来。为此,在《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我从文学作品自身的角度和教学文本的角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品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