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照下的悲凉言说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fs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故都的秋》宜细品,不宜朗读;宜二三文友在月夜或静室煮水烹茗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话,不宜在课堂或会场声嘶力竭唾沫飞溅地宣讲。
   《故都的秋》是诗,是画,极平凡普通的小景物中透着文士的高雅,高雅的背后又透着浓浓的悲凉。
  二
   郁达夫先生有一种浓重的生命悲凉意识。他三岁时,父亲去世,死亡的阴影过早地印在他幼小的心底。他十七岁随兄游学日本,一去十年,思国念家,饱受孤独。在异国他乡,由于祖国积弱积贫又备受歧视屈辱,使他的心灵变得敏感和孤傲,十余年的留日学习,又使他领悟了日本美学的内核——“玄幽”(意指深邃飘渺的典雅,不可言喻,深隐于万物表象之下,难以捉摸)和“清寂”(意指在纯粹的深度寂寞之中,品尝美与孤凉的味道)。这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对秋天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对秋天有一种独特的敏感和认知。同时,郁达夫先生丰厚的文化素养,极高的审美趣味,使他能采取一种较为客观的立场态度去审視他所描绘的对象,情绪冷静内敛,直指内心。在审视的过程中,他融入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便赋予了文章一种高贵的文化内涵,既有着名士的潇洒和优雅,又有着文人的诗意与深情。读者随着作者的静观、品鉴、玩索,心也会“清”“静”,渐渐地也会“悲凉”起来;但这种“悲凉”又不是鲁迅先生评《红楼梦》时所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式的“悲凉”,它不会让读者沉浸于哀愁之中不能自拔,挣扎于泥淖之中越陷越深。他是审视、把玩“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从而咂摸出秋的“清、静、悲凉”的味道来,从审美体验中获得内心的喜悦;对生命的无常和痛苦,他不只是哀叹,而是直面生命的本真,扪摸生命的律动,从审美中获得超越悲苦的释然,从而使内心坦然、超然。
  三
   在景物的选取上,他选择的是他人不常取却和自己的心境相合又最能表现其审美趣味的景物。
   他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景象清幽、淡雅、疏朗、苍凉,它们琐碎、细小,色彩灰白暗淡,它们不是金碧辉煌的“贵”,也不是大红大紫的“俗”,但它们蕴蓄着强大的文化信息,饱含着深挚的情感,是一种蕴含丰富的“文化密码”。在此,作者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描绘,而是以一种“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的回忆姿态轻轻一点,让人一读,便诱发出浓浓的诗意,读者进入其情其景,沉浸玩味,低徊流连,生发出无限的想象。
   在直接描绘的景物中,像“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声音”,从树间“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破壁腰中”的“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作为陪衬”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北国的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烈索落的秋雨,都市闲人的“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的感慨,还有到处都有的枣树和它的果儿……这些景色也为大多数作家所不取,但达夫先生不但选取,还对之情有独钟。他笔下的这些景物的情韵义和象征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景物本身的意义,它们仅是一条条线索,或是微微逗出的暗示读者的那一点“几”,读者可以循此线索发现新的天地或通过暗示挖掘其内蕴的深意。他还是“点”,还是“染”,一点一染之间,便点出眉目,染出氛围,创出意境,烘托出情绪。
  四
   敏锐的感觉诉之于细腻的描写,文字就会刻入读者的心灵。我们读下面这段文字: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遐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感觉真敏锐,描写真细腻!在秋天,有谁会去注意槐树的细小的落蕊和灰土上扫帚留下的一条条的丝纹?更有谁能用这么漂亮的文字把它写出来?这么微细琐碎的事物,需要多么灵动微妙的心灵去感受呀!叶嘉莹先生讲诗歌的创作,作者要既能感之,又要能写之,才能写出漂亮的诗歌。郁达夫先生之六感与物之色、味、意境和姿态巧妙搭桥,形成共振,又以生花妙笔干净利落地写出来,读者读这样的文字,不仅能感受物之色、味、意境和姿态,也能感受他的生活样式和生命形态,你会走进他的内心,和他一起低徊、欣喜;你也会在他文字的召唤下,走进自己的内心,嗅一嗅那在万丈红尘中一直深藏却又很难意识到的又欢喜又落寞的悲凉……
  五
   他的选字用词,也透出丰富的信息。如下面这段文字: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租”“泡”“看”“听”“数”“对”等,仍没有明确说谁在发出这些动作,仍是在“遮蔽”,但我认为这还不是达夫先生选字用词的匠心所在。一般说来,动词是来交代事件,展示事情发展过程的,但作者在此绝不是告诉你他租了一椽破屋,泡了一碗浓茶等等这些事实,他用这些单音节词是在强调他在做这些事,正在做这些事,用这些动词细节来显示他所向往的悠然闲适生活样式和高雅不俗的生命形态,其象征的姿态远大于实有的意义。他用这样的动词、这样的姿态来勾勒作者自我的理想形象——既高雅又不酸腐,既世俗却不庸俗的名士形象。这从他在皇城人海的滚滚红尘中选一处僻静之地来居住可以看出,更可以从他所用的修饰词看出:屋是“破”屋,不说“一间”而说“一椽”,何其旧而隘也;茶是“浓”茶,不说“一壶”而说“一碗”,何其苦而陋也;“细”数“一丝一丝”的日光,何其悠然而闲适也;“静”对着像喇叭花丝的牵牛花的蓝朵,又何其安然而沉静也。他描绘这些细节,绝不仅是为了景物的生动形象,更主要的目的是显现他对景物的静观、审视、把玩、品鉴的姿态,是披露他从平凡琐碎不为常人所喜的景物中咂摸出来的特殊味道,更是反映他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命体验。
  六
   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先生是有独特风格的作家。这种独特的风格源自他独有的生命体验、审美趣味,也表现在他独特的言说艺术。《故都的秋》是他散文的代表作,也是走进他心灵世界、领悟他文学艺术的必读作品。
  [作者通联: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语文试题的“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出现了两道让广大师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题:一道是从相似性的角度分析比喻修辞,一道是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尤其是后者,让人眼前一亮。从实际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初次接触高考真题,作答情况不理想,答案没有条理,也不知道要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之后,笔者又选择三道同类题型加以训练,然后总结这道题的考查特点、答题角度、答案组织等,学生的作答有明显进步。
一、“室”“轩”意味品读  1.蓄势  师:上节课,我们对第一个“含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我们注重的是准确。这堂课主要是对第二个“含意”的把握。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  生:记。  2.揭秘  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  生:室。(师投影,突出原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把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对每个学习任务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和目标要求。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具体怎样操作,是摆在每个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学习任务群”主要由“主题”“情境”“任务”“活动”“测评”五大板块构成,教师确定主题,设置情境,布置任务,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设定不能太“宏大”,否则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同时又不能
在文言文教学上,许多老师大胆创新,有所突破,这是好事。可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参与的欲望总是不强,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成了少数优秀学生的表演课堂;许多学生学文言文和学外语一样,感觉很吃力,很陌生,他们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一样都听不懂。教学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思考怎样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幅提升教学成绩,逐步使差生消失,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扩展学生思维向度。  一、文言文教学为什么要扩展学生
如果你要问奥林匹克的格言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快、更高、更强”是指运动员要有更高的境界,有勇往直前、不断进取、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它鼓励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  奥运圣火首次在中国的心脏——古老的北京城熊熊燃起。来自希腊雅典奥林匹亚山麓下的圣火,穿越历史时空,折射着和平、友谊、勇气的光芒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以下简称“任务型作文”)是近三年来高考作文的热点题型,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Ⅱ两卷作文题为防套作与宿构,同时启用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关于任务型作文,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解读》一文中作了说明:“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今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汉字的运用能力是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汉字视角(即运用古文字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介绍一些汉字的来龙去脉,探索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利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来解读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字”在中国语文研究传统中曾有高度评价。“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
《祭妹文》是袁枚痛悼他的三妹素文的不幸遭遇,怀念往日兄妹间深笃情意的一篇抒情性祭文。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由于一般的祭文往往是应和礼仪的需要,作者也就虚应故事,作番无悲之痛,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因而常常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感人的力量。袁枚主张诗文要写“性灵”,加之他与三妹情深意淳,三妹又遇人不淑,命运乖蹇,过早地去世,且葬身异乡,所以这篇祭文是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一大显著亮点,居18个任务群之首。它贯串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推荐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品中,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就是其中的一部。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12本名著阅读考查作品中,也有这部不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老课文,虽历经几十年社会文化变迁的风雨,受过多次教材课文调整的冲击,都顽强地“生存”下来,屹立不倒,并且依然勃发着郁郁生机。这些经典的文本,给了数代中学生精神上的滋养、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成为整个民族文化宝库中共同的记忆。这些课文,虽为老井,波光依然粼粼;虽为旧矿,珠玉依然生辉。然而,令人尴尬的一个现状却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界对这些文本的解读似乎还“定格”在它们刚刚被选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