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笛悠悠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音乐家桑德的交集最早是在2006年我为一部藏语电视剧做前期宣传策划的时候,桑德正好承担着这部电视剧的作曲工作,我俩在审片时候有过一些交流。
  此前桑德一直在文艺单位工作,是国家一级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青海广播电视台安多卫视晚会音乐总监、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平时与桑德接触不多,但总体上感觉他为人低调,举手投足间处处传递出来安多人的谦和与善良。
  接受采写任务后我即与桑德联系,他很爽快地给我提供了资料供求目录。等到我线上线下消化了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听完他所有的音乐作品之后,我俩就进入了采访的阶段。我根据录音整理出桑德的音乐人生:
  陶土笛音
  桑德的家乡在贵南县夏多(沙沟乡)石乃亥村,祖籍化隆县,自父辈从化隆迁到夏多。也许是因为从原住地化隆石乃亥迁来的缘故,所以还叫石乃亥。桑德出生在贵南县夏多阿米托尕日神山脚下的石乃亥村,化隆藏语把黑青稞叫“石乃亥”,桑德说据他父母讲原住地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作物只能种植黑青稞。新址夏多因临近夏曲河而得名,它成為桑德生命的新大陆。桑德记得小时候村中央有一眼泉,清澈的泉水一直流到村子外头,桑德与小伙伴们经常在泉水边上玩耍。那时,泉水周围都是黑土,很有黏性,小朋友们拿泥巴捏成一些动物形状的玩具比如牛羊马鸟类什么的,怎么捏它怎么成型。桑德说自己最喜欢捏一种乐器,现在想来是中国古代一种乐器——埙,至今也弄不明白它怎么会在西北边陲的一座高寒牧村中出现呢?起初是大一些的伙伴教他做埙,慢慢桑德自己就会做了,捏成后把音孔开好放到墙边去晒,这暗含一种缘起。直到七八岁时,桑德的父亲到遥远的西宁给他买来一支竹笛(桑德说后来读书看到莫扎特小时候父亲送给他一本乐谱作为礼物就不由得联想起父亲送他的笛子。想到这些他说“既感温暖同时又有些伤感”……)桑德说这一切都预示他与音乐善缘的开始。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回忆的序幕徐徐拉开……
  桑德如获至宝,每天放牧都带着这支笛子吹呀吹的。吹奏的都是当时流行的曲子。桑德兄弟八人,他排行老四。当时大哥他们玩的乐器是“档日”——鹰骨制作的鹰笛。鹰笛制作方法是选用鹫鹰的翅膀骨,挂在灶火上方等熏黄后制作,音域一般在D1—E3之间,音色清脆悠扬,吹奏中多使用上滑音和颤音等技巧,这类调门藏语叫“将卜”,即一种牧歌曲调。后来桑德专业学音乐后得知还有塔吉克族也吹鹰笛。
  桑德记得上小学时,学校有音乐课,除了模仿吹奏“将卜”外,通过广播努力学一些如《牧民新歌》《扬鞭催马送公粮》等新曲子,沉浸在音乐给予他的欢乐当中,笛声一直陪伴着桑德的少年时光。
  桑德说提起吹笛子还得说说那时候村里的一点乡俗:“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当然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吹笛子嘛早晚想吹就吹,这样就招来了村中老人们的批评——照乡俗,笛子只能在立春前或者惊蛰时候吹,据说这时候吹笛子有益于农作物的长势以及丰收,而入冬时吹笛子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唐突。当时因为自己是小孩子不明事理,还觉得这些指责实在很过分呢!等到弄明白大人们的意思时,自己也就努力地在立春后走出家门甚至到田野山冈上去尽情地吹笛子,这是留在笛声里的回忆片断。另外,还依稀记得小伙伴们为增强笛音的效果在别人吹奏时,拿一个大烟筒对准笛子的一端……”一支牧笛架起桑德与音乐人生的桥梁。
  走出雪域
  1976年秋,桑德远离家乡到贵南县读中学。在中学他看到一架脚踏风琴,风琴属管簧乐器,因为有笛子吹奏的基础,桑德尝试着弄琴演奏。学校看到桑德音乐方面的天赋就抽调他到县文艺宣传队随团到处去演出。桑德吹笛子、跳舞、说藏语快板等,经受了一些文艺表演方面的锻炼。
  到了1980年,海南州文工队来招人,让桑德吹笛子,大概两周后通知他去州上报到。为此桑德还纠结了好一阵子:那时候桑德临近初中毕业,毕业后管分配可以去当小学老师,这样可以接济家里。想到一个哥哥也在州上工作,桑德最终决定去州上报到。
  桑德说因为到州文工队时他已17岁了,全身肌腱都硬了,每天练基本功,下腰、压腿等实在是苦不堪言,好几次想打退堂鼓……一年后分专业,年轻点舞功好些的去做舞蹈演员,桑德被分到了乐队吹双簧管,当初的练功就当是形体塑造了。1981年至1982年,桑德进入青海省艺校接受双簧管吹奏培训,半年多后回到单位参加排练大型歌舞剧《霍岭大战》。藏族作曲家玛切角巴塔是该剧作曲、指挥,这时候海南文工队已更名为海南文工团了。两年后团里派桑德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乐器演奏。当时的老师是沙汉昆教授。沙汉昆老师的代表作品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牧歌》:“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曲式优美,上下两个乐句,上句在高音区围绕着属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如蓝天上的朵朵白云;下句转主音,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如羊群款款……
  在上海音乐学院,当时是一对一教学模式,桑德去沙汉昆老师家上课。一年后桑德回到海南州文工团任乐队队长,从此开始作曲创作。1987年桑德在中央民族大学进修作曲,拜吕绍恩老师学习曲式学和复调学。当时吕教授共讲授曲式学、作曲法、配器法、音乐名作、20世纪音乐概论这五门课。通过吕教授的介绍,桑德又拜中国歌剧舞剧院卞祖山教授学习音乐指挥,之后分别师从蒙古族斯仁老师学习作曲和朝鲜族教授方夏灿老师学习配器学。桑德从北京回来后就在团里挑大梁从事专业作曲,直到2002年调到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在创研室专业作曲兼任创研室主任,2010年调入青海广播电视台安多卫视迄今。
  桑德在海南文工团工作了20年,可以说他的青春年华都留在那里了。群山环绕的雪域海南也奠定了桑德现在婚姻家庭的基础。桑德与妻子索南卓玛相会相恋在海南文工团,27岁结婚,现在有一双儿女。卓玛是舞蹈演员出身,退休前为舞蹈二级编导。“卓玛是我的生活伴侣也是我的创作搭档,等到我调西宁时正逢文艺体制改革,按政策卓玛工作25年刚好可以退休,于是就退下来了。”桑德说。桑德夫妇舞蹈和编曲相得益彰,产生了好多得奖作品:2007年由桑德作曲、卓玛创作的歌舞剧《圣歌妙舞》在全省业余文艺汇演中获得银奖;2012年,桑德和卓玛联袂创作的群舞《田间红头巾》在安多卫视藏历新年晚会播出,反响热烈……这些都成为岁月给予他俩爱情的最好见证!
  圣歌妙舞中华园
  文艺演出单位员工一般参加工作早,因此学历普遍低。为充实自我,桑德于1995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读藏语言文学研究生。当时的老师是多识教授、赤·三旦教授、华热·桑杰教授等。那一年桑德率海南文工团到北京参加了一次演出活动,之后又到北京中华民族园演出。当时中华民族园的领导希望桑德他们签约之后能来演出,但终因文工团演出业务繁忙没能应邀前往。恰巧在此时,卓玛在贵南家乡组建了一支民族民间演艺团体——青海省贵南县石乃亥民间艺术团,这一项文化交流的重任就理所应当地由青海省贵南县石乃亥民间艺术团来承担了。艺术团成员都是农牧民,在业余文艺汇报演出方面拿过不少奖。桑德当时正在准备研究生论文,便找出些空闲时间,和卓玛一起率领这支民族民间文艺团队到了北京中华民族园,让世代足不出户的家乡人走出雪山草原来到外面的世界。
  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市亚运村西南,这是国家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展示基地。中华民族园分南北两园,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还有民族博物馆、民族展览馆等。北园内建有民族村寨16个,包括藏族、苗族、彝族、侗族等景区,有十多个民族表演队活跃在各个村寨中。中华园内有不少民族民间展馆。其中,展示青海藏区姑娘辫饰套展就是卓玛介绍中华民族园到贵南家乡采集的成果。此后这支民族民间艺术团队在中华民族园培养了如德格叶、仁青卓玛等不少藏族艺坛新秀。
  截至目前,這支来自青海藏区的民族民间演出团队依然在远离雪域的北京继续着自己的文化交流的半公益演出。在北京演出的社会效益很好,贵南县政府也很重视这支民间文艺演出团体,邀请卓玛在县上发展,于是卓玛在贵南县注册了青海省贵南县藏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之后,国家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阳光工程”,这样使得往中华民族园输送演艺人才的计划在机制上有了长足的保障。青海省贵南县藏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将有演艺才能的农牧民送北京参加中华园的演出也等于轮换培训良性循环。当时省内外媒体对这种行之有效的劳务输出+文化交流的模式有大量报道。中宣部刘云山部长来青海调研文化产业发展时充分肯定了青海省贵南县藏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赞扬卓玛是“专业文艺团体学习的榜样、农村文化建设的功臣、农牧民文化致富的带头人”。这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吸引省内外许多想从事演艺产业的人纷纷前来加盟。青海省贵南县藏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2006年被青海省文化主管部门评为省级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卓玛进入参政议政的序列成为海南州政协常委,她时常去外地参加一些文化产业方面的培训。她的努力也可以说在提高了贵南县社会就业率的同时,为省内外培养输送了至少2000人以上的以农牧民文艺骨干为主的各类人才,其中如藏魂组合、藏V组合、藏A组合、红珊瑚两姐妹组合以及包括在四川卫视中国藏歌会获得总冠军的德格叶。桑德认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民族民间文化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何况有现成的编导、作曲、演员,在产能上自身的条件也非常好,若好好打造一台节目,甚至可以到国内外巡演。但需要文化体制机制的支撑、团队观念以及转变市场策划……“卓玛在外地的培训也是沟通信息、学习新观念新方法,探索、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新思维的好机遇,所以我也很支持。”桑德认为聚合资源的好方法是搞一个剧目上一台节目,把散落在各个地方的资源像串珍珠一样串联起来才能形成品牌做强做大。
  关于《乐理知识入门解疑》
  音乐专著《乐理知识入门解疑》,编著这本小册子缘于桑德考入西北民大读书时的一些想法。当时藏区流行mandolino(一种用于民歌伴唱或创作弹唱弹拨乐器),“当校园的人们得知我来自文艺单位,是从事作曲工作的,就诉说他们的心愿,听他们说起学习乐理知识的普遍愿望,遂发心写作这册《乐理知识入门解疑》,时间大约在1997年。此书是有感于当时音乐爱好者们因普遍缺乏乐理常识和弹奏乐理指导解疑”。桑德认为在传承历史文化与现实衔接和修复方面,知识分子特别是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藏族传统音乐理论以实践性较强的萨迦·班智达更嘎坚赞的《音乐论》为代表。其理论体系来源于印度的赞扎果米大师等的乐论,在音乐的属性及产生的物理基础、意识形态的作用及社会实践价值等方面都有较为详细的阐述。藏族传统音乐理论中音乐是属于大五明之一工巧明的范畴。萨班在《音乐论》中对音乐的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展开详细的诠释,很有实践指导价值。尤其是他对每样乐器及表演者、演唱者的形体要求、力度要求、音质要求、动机要求均有详细描述。萨班在音乐旋律的发展方法、乐器的演奏技法等方面也有论述。这册书内容涉及音乐节拍、节奏、音程、调式、曲式结构等内容,在引入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简述的同时主要以介绍西乐知识和音乐指导、解疑为主线,并附有藏族记谱法符号以及藏汉音乐术语对照,本意是想架构音乐文化与现实之间的某种传承和延续。这册书应该是藏族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现代乐理知识普及的藏语读物,出版后社会上不断有对此书价值认可的呼声,也有一些教学单位的索求信息,这说明了当时藏族文化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的空白与缺失。在采访中桑德补充说明:“在这册书之外,我也期待在藏族传统音乐理论视野中涉及现代和声学、调式学方面做一些比较研究。”虽说临近退休的年龄,但桑德的这种音乐文化情怀可以说一直于心未泯。   令人高兴的是《乐理知识入门解疑》已收入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图书库存目录,这更是标志着桑德的音乐文化传播工作已经进入国际视野。
  藏族音乐分类
  按照约定的时间,每天下午在桑德的家里我俩边喝咖啡边聊天。桑德的家在西宁市新宁路一条曲径的深巷里面,仿佛是音乐家排拒人世纷扰的象征。在桑德的家里我照藏族的礼节献给桑德一条哈达。
  在安静的气氛中,我俩开始了一些音乐文化方面的轻松对话。桑德介绍说藏族传统音乐是藏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从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艺术成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可以说是世界民族音乐史和人类文化史的一颗明珠。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分为远古时期音乐——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象雄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藏族传统音乐;吐蕃时期音乐——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以佛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藏族传统音乐;近代音乐——政教合一时期以格鲁派为主要文化特征的藏族传统音乐;现代音乐——新中国成立之后具有时代特征的藏族音乐。因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及地方方言等差异,藏族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明显的区域性、地域化特征,从宏观上可以分为卫藏地区民间传统音乐、康巴地区民间传统音乐、安多地区民间传统音乐。藏族音乐总类分宫廷音乐:囊玛、堆谢、礼赞等;宗教音乐:多德尔、羌姆、葛尔、唱经调;藏戏音乐:八大藏戏唱腔及音乐;弹唱音乐、民间小调、说唱音乐、格萨尔、叙事歌、劳动歌曲、打墙歌、挤奶歌、割麦歌、剪毛歌等;婚礼歌曲、童谣、民歌:勒(饮宴歌)、拉伊(情歌)、西合(挑逗)、巴谢、康谐、呛谐(酒歌)、达谐(箭歌)等。藏族传统音乐形式多样,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包罗万象,是传统文化的富矿。
  桑德说当下藏族乐坛总体很热闹,但也有一些担忧,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当下边缘文化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冲击,许多年轻人盲目追求外来文化,不讲究与本民族文化的协调融合,演奏、表演与其文化背景脱节;二是眼前的经济小利益与感官新奇追求挤压传统文化空间,使民族文化传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必须强化知识产权意识,从法规和机制方面加强对经典歌曲传唱的保护,遏制盗用歌曲填词、篡改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
  锅庄话题
  锅庄舞在引领社会文化正能量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交流和聚合功能。有长期在青海藏区工作经历的桑德同时也是感知生活的深入者和艺术人生的经验体:锅庄舞是自藏族先民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中,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文化品种。桑德说他非常喜欢跳锅庄,也写过不少锅庄音乐,其中有安多锅庄、木雅锅庄、贵南锅庄、海北锅庄等。锅庄是圆圈舞的意思,但其文化意义远远超出圆圈的名称和形式,只要有锅庄的地方就能折射出团圆、和谐、幸福、欢乐、健康、喜悦等文化蕴含,作为健身锻炼的运动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桑德说2002年之前,海南州群艺馆请他和另外一位藏族作曲家创作锅庄舞曲,他俩将已写好的词作分配开写。“词作者是海南州的,如多杰才让、角巴东主那样的藏族作家。词写得特别好,唤起我们共同的生活印记与感受,因此谱曲感觉特别好特别顺。我们考虑韵律应该基于安多风格,舒缓快慢紧弛讲究多样性,突出安多文化比如‘东格啦啦’‘拉毛啦啦’等衬词”。桑德只用了两个晚上就完成了海南新编锅庄谱曲,创作过程非常愉快。往往是看一遍歌词旋律就像泉水流淌到笔端,自幼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让他如鱼得水。这支安多锅庄由增太等舞蹈艺术工作者集体编舞创作,由藏族作曲家加贝做MDI配器,是第一张安多锅庄舞曲光盘。光盘正式出版前市面突然出现了“安多锅庄”盗版光盘,就改名“海南新编安多锅庄”。“当下锅庄舞蹈因为和健康生活互动因此其产业前景十分看好。我看到过一个视频,都是汉族兄弟姐妹穿着藏装在锅庄舞赛场上比赛。全国各地都能看到锅庄舞的风采,锅庄舞还到了国外。
  藏族乐谱—藏族传统音乐载体
  藏歌之美声音高亢、音域宽广、旋律流畅、韵律幅度大而美、曲式结构合理、可根据歌者条件自由发挥等优势,是世界民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桑德对音乐文化有自己的思考,他说:“藏族音乐也有节拍规律,但它完全就是一种自由即兴的东西,所以藏族民歌里面好多节拍形式比较复杂。比如安多民歌里的4/4节拍,不好归纳,它接下去可能马上就是个3/4的,再下来可能转2/ 4……甚至有时完全成为自由的形式,各种装饰音很多,這样西方记谱法就不够了,藏族记谱法应运而生。青海省内民歌搜集方面,各州县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好多民歌都需要特别的符号来记谱,没有形成标准,又用文字做非常费劲的注解,这就是藏族音乐的特殊性(民族性)。西方最复杂的音乐形式就是交响乐,五线谱足够。但藏族音乐的记谱更复杂,如打击乐、吹管各有不同的记谱符号。藏族记谱法我最初是在我家乡塔秀寺和拉卜楞寺见到的。拉卜楞寺的郎仓活佛是藏戏专家,在他出示的藏戏乐谱上我看到许多诸如鼓点之类的记谱符号,画线不就是五线谱的样子吗?当然除了鼓点记谱还有吹管如藏唢呐(藏语称为‘孜’)的记谱法,关系到音律,它的记谱符号体现一种波形,但特殊音高也各有其符号,还有念经的人声另有记谱法。宗教音乐(诵经增益的曲调)属于‘挂加玛’(宗教禁忌)不得外传宣扬,很难得到完整的素材。记得塔秀寺雍增二世活佛曾提示我在《丹珠尔》中有音乐的相关论述(包括乐谱)。藏乐记谱作为藏族传统音乐载体,我想自己以后好好拜读、研究。”
  在问及他创作的哪一首曲子最能够感动自己时,桑德说:“上世纪90年代我写过一首《班禅啊恩师》的曲子,是含着泪写成的。当时,著名的民族歌手多杰才旦演出时在台上也多次落泪。另外,在为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谱写舞剧《格萨尔》中英雄贾查牺牲的场景音乐时心里酸酸的。”
  对于藏族音乐听上去充满生命的愉悦,与佛教似乎是矛盾的这个问题上,桑德认为:“人文”或称“世俗化”色彩的音乐,在藏族音乐方面的表现正是其乐天知命的实质。接受佛教教诲人生现实的苦谛并正视之,热爱生活,体现了藏人豁达的心胸,藏族音乐忠实于生活在这方面恰恰是积极有为的。
  藏族音乐的理论研讨空间很大。对于藏族传统乐器扎木聂琴的现实表现的问题,桑德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古老的扎木聂琴在藏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扎木聂琴今需要在普及的基础上产生更加专业的、经典的演奏曲目。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不得不承认,藏族乐器演奏及其作品与兄弟民族如蒙古族、维吾尔族器乐表现差距太大。另外,桑德认为根据大五明之一的声律明所阐述的原理,藏族和声学应从妈(母)、吾(子)扎(敌)、朱(友)、德(己)和土水火风空五个自然属性来断定音与音之间的和声规律,其理论深奥,其原理在民族和声学中应用还需要学习实践、研究探索。
  笔者就中国音乐没有和声只有音腔的问题请教桑德。桑德说中国音乐中有些民族音乐是有和声的。比如我国的侗族大歌,自古传承下来就是多声部合唱,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天然的和声;又比如蒙古族的“呼麦”,一个嗓子里发出两个声音(“呼麦”是藏语“领经师音喉”的意思)。每个民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审美习性的作用下发展成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别是单向性思维和多向性思维的驱动下产生的音乐不一样,其审美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藏族“堆谐”中也在伴奏、演唱和脚下节奏的三合一中体现了音乐的多向性思维,属多声部音乐。此外,寺院的唱经调中有很多多声部现象,声效场非常震撼……
  音乐家也与文学作家一样都需要深入生活搜集创作原材料,扩充创作原动力。桑德也谈了些这方面的感受:桑德大概在1988年去了黄南的南宗寺,化隆的夏琼寺、雄先,循化,甘肃的拉卜楞寺、干加、硕哇等地。一路上他用人称“煤砖”的一台日产松下磁带放录机采集民歌、乐曲。这一路在拉卜楞寺的收获比较多。比如说采集“朵德尔”——一种专属于该寺音乐的素材,还有金刚法舞的音乐素材以及郎仓活佛的藏戏音乐;在勺哇采集到藏唢呐乐谱及民歌(与汉族唢呐的材料及其构造不一样因此音色也不同)。一路步行或搭车,艰辛跋涉,耗时72天。桑德说很多时候遇到泥泞路面只好用绳子把鞋从脚面绑起来走。此行大大丰富了歌曲创作。其中在拉卜楞寺采集的尊者宗喀巴大师颂歌的曲调成为桑德创作怀念十世班禅大师的音乐系列创作中参考、借鉴的素材。另外,在海南州创作引用的宗教舞音乐的基础(比如不失原生态风格地将配器架构植入、融入主题的考量)也是拜此次采风所赐。当时,海南歌舞团可以说是第一个将藏传佛教的宗教舞及其音乐搬上舞台诉诸观与听的专业艺术团体。
  桑德参加过许多大型节目、活动的策划、作曲、演奏及指挥并荣获很多奖项、荣誉,作品近二百件。面对这些荣誉和收获,桑德不无感动:“这点成绩是社会给予我的莫大荣誉,托国家政策的福,是党和政府培养教育的结果,也是我导师辛勤栽培的成果。我将加倍努力工作报效国家、民族。”
  藏族交响乐创作漫谈
  在交谈中桑德介绍了他将要出版的交响乐作品《雪域高原》总谱。大型交响组曲《雪域高原》是他在省民族歌舞剧院时开始构思,花了3年时间创作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基于民族民间的创作,共分四个乐章十二个乐曲:第一白色乐章“珠穆朗玛诞生”;第二红色乐章“雪域高原信徒”;第三金色乐章“太阳部落赞普”;第四蓝色乐章“布达拉宫歌舞。”这部作品是独立完成的一部交响组曲。这部作品的总谱有幸在青海省音乐家协会的鼎力支持下,不久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不胜感激。我在这里谨向支持我音乐人生的所有人表达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谈到藏族现代音乐创作的大部头作品,桑德说不能不提俄珠多吉的交响作品《雪域大法会》。俄珠多吉是现代藏族音乐界的前辈,曾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学习指挥专业,多次成功地指挥了国内许多大型乐团的演出。《雪域大法会》是俄珠多吉等几位藏族作曲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部现代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主要以藏族传统的民族乐器为主,第一次通过交响乐形式搬上舞台,给国内外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桑德认为这部作品运用了现代无调性音乐的理念和手法,在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基础上创造性地组合了各种节奏和音响效果,从而使作品注入现代意义上的光彩,传递出雪域高原神秘的文化特征和远古气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音乐专家的好评,可以说是藏族现代音乐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作品。
  另外,桑德目前正在整理《桑德歌曲创作集》,计划近年出版。
  面对这样一位与自己同龄的勤奋多产的音乐家,我感受到一种仿佛自雪山草原扑面而来的清新的感悟与深沉的凝思!
  与音乐家的晤谈有如多变的高原天气时断时续,但整体是行进的节奏。音乐家对往事的回忆也是一件对另一件的连贯——像一个音符相对于另一个音符的存在,形成美妙的旋律、和声共鸣。从一支牧笛开始的故事给予他的一切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异都是款曲暗通遥相呼应从不间断的。我们祝福桑德啦!
  作者簡介:程强,藏族,1964年生,籍贯青海省贵德县。出版有藏汉诗合集。译作《赤桑华的诗》《哇热散文》(作家出版社出版),曾多次参与青海省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作品的评奖工作。青海省影视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
其他文献
北边  今天,我在北边  北边无关方位,只是  我的感觉,感觉带我走  感觉还告诉我,我  不是唯一在北边的人  还有许多人在北边  在湿地公园那边  耕田,种菜,闲逛  有的干脆坐在墙根晒太阳  还有一些人在更北边  应该已经到了昌平地界  或者怀柔,甚至河北  那些人此刻做什么  我感觉他们什么也没有做  只是背靠着树长时间接吻  我爱的事物  我爱屋前屋后随意长出的野草  品种繁多,有的挺拔
期刊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们兄妹四人在村子里的哥哥家聚了一次。之前,哥哥一直打电话叫我们去坐坐,他说:“县上已经整体规划村子了,我的庄廓在拆迁范围内,你们再不来,恐怕老庄廓里坐的机会永远没有啦!”  于是,我们十几个人选了一个周日,去了。  庭院里梨花泛白,暗香浮动;树下的菜畦里绿意盎然,韭菜、萝卜、小油菜们竞相探头沐浴暖暖春光;几只鸡无所事事地在菜畦边散步游荡,仿佛我们的造访丝毫没有引发它们的兴致…… 
期刊
1   沙狐、狼、黄羚、野驴、猎隼、大鵟、斑头雁、野牦牛栖息的这片土地,5月的天空还下扑簌簌的雪粒,不一会儿,整个大地披上了银的雪衣,路更加难以辨认,车胎印迹仿佛从无路处开出一条路来,车窗外高山草甸的风尘挟裹着雪粒,打在窗玻璃上弄出斑驳的泥水滴印迹,但车窗外的雪还远远没打算变成雨水。颠踬中继续走,高寒草甸如山上起包的烫伤泡,但你不可能把它用针挑开,挤压出里面的血水,只能一颠一颠经历它,一波波如浪的
期刊
一  文学有时候像个媒婆,把原本不认识或不相干的人(哪怕是千里之外的人)撮合到一起,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行和朋友,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和强大功能。我和立新的相识并成为莫逆之交,就是文学这个媒婆促成了我们之间的“姻缘”。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从遥远的青南草原深处的果洛调到在海南的一所省属高校工作。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离开了原有熟悉的文学环境,得融入新的文学环境,交往结识新的文学朋友,这是文学人的生存之道,
期刊
一、宇 向   宇向打了个比方,说,她掀开了那块石头,下面的小虫子拼命逃跑,是的,它们需要黑,却猝遇了强烈的光线。光线如错爱。当父亲把6岁的宇向从乡下带进城里,她也失掉了小虫子之黑,在某种“暴露”里面展开了“并不健康的成长”。绘画,写诗,既是此种成长的成果和后果,也是从光线开始逃跑的路线。宇向,小虫子,谁的运气更好一点点呢?如果是宇向,她就不会绘画,更不会写诗。以是故,可以这样说——这样说似乎显
期刊
我的文学梦想,开始于那个青涩单纯又充满幻想的青年岁月。  《青海湖》编辑部来电邀约“本期推荐”之后,从来没有写过创作感想的我,对于其中的个人“创作谈”纳闷了几天,终不知从何起笔。在我的创作意识里,任何一个非自由流露的任务性或命令性的写作都是那么的寸步难行。越是想谈出个所以然,思想却越僵化而空无一物。于是我开始回忆自己与文学之间的缘起——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我的作文《我和
期刊
阿顿·华多太:每一个写作者都经历过自己的文学启蒙和写作初衷,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当初处于什么样的生活境遇?  完么措:首先感谢你的采访!不瞒你说,我是一个自小遭受过心理伤害的人,孤苦伶仃的家庭经历过早地成为我挥之不去的阴影,就像我的影子一直如影随形,直至最后萌发成为我的文学种子。在这个种子还没有发芽之前,我曾无数次地独自一人走到村郊的隆务河畔,或者到山脚的丛林边偷偷地啜泣,向河流和树木发泄自己
期刊
仁尼  午饭又是土豆炒肉,伴着夹生的米饭。每天重复的学习内容和大家散漫的学习态度,让我从来这里的第一个月起就对这里的一切完全失去了兴趣。因为除了每天要早起做功课、念诵经文,还要排练《格萨尔》藏戏,重复那些唱词,老师还要对我们的韵调进行指导。  在这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趁着老师不在就做一点坏事儿。有一次我们把河对岸贡保家的几头牛从半路劫了回来,赶进正在修建的格萨尔大殿里。我们当中要
期刊
时值酉鸡辞旧与戌狗迎新,我在书斋的电脑屏幕上开启了一次对朱立新散文作品的阅读之旅。之前是零星散碎的阅读,这次是把散珠贯穿,环顾式阅读。  今日方始敲键筑文。倏然跃入脑海的是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里的名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乡土日常生活的诗意,在文学的书写历史中,早已成为一代代文人墨客轮番耕耘的一片熟土。我欣悦于拿这般诗情画意的诗句,妙契于我即将展开的寻思之境和已然娴熟的朱立新的散文语境
期刊
2015年神农山诗会的朗诵现场,阿顿·华多太用浑厚的藏语朗诵了一首《我的故乡》,在场的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听懂藏语并了解其内容,但全场无不为之触动,这种吸引依赖于声音和叙述节奏的影响,也依赖于一种快速为个体感觉所捕捉的思想。这首诗的汉语版本是这样开始的: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答应一群动物/我去了还会回来/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不知道生母与生父/是什么物种//很久很久以前/我也答应过一座山/如果能做我的故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