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一个未来发展的可靠基础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论坛记者:如何把这种“逼”的力量化解为当前发展的契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
  周其仁:危机推进改革,有难度的时候,反而能够推出一种做重大决策的力量。现在的经济形势有了一股“逼”的力量,趁势而为,可以奠定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更扎实的基础。
  首先,国内的流通需要奠定一个更扎实的基础设施的基础。我们现在沿海往外走的物流建设是达到了一个世界级的水平。但是,与国际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中央已经出台了对铁路的投资政策,这是非常重要的。水陆的投资也非常重要,这里面需要巨大的投资。这个方向应该是对的。如果这个基础设施不能起来,将来在国内的发展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瓶颈。
  其次,是城镇具有巨大的投资要求。城市建设跟我们现存的土地制度是有关系的。我们这个城市往平面上扩展得非常快,但是已经在城市里面的生活、投资是严重不足的。这方面,可能取决于我们对于空间资源的重新布局,否则无论我们GDP增长多快、国民收入增长多快,人们的生活、商业活动、交往都非常不畅。
  另外,要注意谈经济不仅仅是制造业。如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领域现在就有大量的需求。目前,中国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文化事业领域等准入方面,有不少问题。流行的“看病贵、看病难”呼声,掩盖的是另外一个现象:在尚存的“公费医疗”范围内,一些人“看病太便宜”,过多占用了本来就不足够的医疗资源。这不单是医疗体制造成的,也不可能单靠医改就能得到解决。深究下去,这将是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
  最后,以前的城市建设的经验可能会卡住未来的城市建设。这几年中国的城市化高速推进,城市在扩大。农村土地退出来没有报酬,不能够流转,也没有一个货币补偿。如果启动08年的政策,对土地制度进行变革,会带来巨大的需求,不单单是城市建设,也不单单把中国的城市建得像欧洲,而是带来一个长久、旺盛的城乡建设。
  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高,让居民对于未来有信心,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同时,要很好地開动、开发国内市场,来改善中国人民、内地人民、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这样的话,才能很好地应对当前的危机,同时争取一个未来发展的可靠基础。(人民论坛记者 曾金胜)
其他文献
锦江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们锦江区同全国一样,无论是改革发展,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是,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尽管郊区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但是,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增长幅度,都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尽管郊区农村的社会事业也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其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城区。那么,如何才
期刊
调查结果>>  ■58.16%的受调查者认为干部“怨气”“重”或“较重”  ■67%的受调查者认可“社会风气不良受干扰”是最主要的客观原因;72.5%的受调查者   认为“心态摆不正”是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76.5%以上的干部最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科学不合理;68.2%以上干部认为自己收入   待遇低;58.35%以上的干部最怨上下级工作不协调  ■50.23%的受调查者认为“怨气”在“天花板”
期刊
做好护路工作,一是要形成系统,有效整合铁路治安体系,有效整合铁路治安与其它社会治安领域;二是要形成传统,不仅要让“平安铁路”工程惠及民生,更要让“平安铁路”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十几万公里,铁路安全防控体系究竟如何构建?近年来,湖北省护路办紧密围绕铁路稳定和安全畅通,把保一线平安与保一方平安紧密结合,以平安铁路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铁路护路联防各项工作措施。让我们走进湖北,走
期刊
策划回顾人民论坛杂志2009年12月下期推出的“特别策划”专题《未来十年:你我面临的挑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该专题包含《“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以及《中国有可能成为“绿色革命”领导者》、《科学制度反腐的最佳时期》等10篇深度分析文章,经济学家胡鞍钢等在文中对十大挑战提出了精彩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月10日,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等120余家电视、报刊或网站对该专题文章进行了转载、
期刊
树立理论自信,走中国式民主之路  现在,理论界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国主体意识,一种更为客观、更为理性的理论思维,一种不被西方的观点、思潮所左右的理论主体思维,这背后是一种理论自信。对民主的思考正是建立在思想理论界的这种理论自信之上。只有通过对目前流行的一些观点进行理性辨析和大胆质疑,才能打破民主迷信,打破西方对民主话语的垄断,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民主之路。  中国对民主政治模式的选择,不能听别人的安排
期刊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好转。这样一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对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悲观,被动应付,结果是越应付越被动;另一种是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在苦练内功和战胜挑战中赢得主动。  是主动应战还是被动应付?这取决于思想认识的高度和对客观规律的把握能力。“逼”是一个形象的词汇,也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指原有生存方式面临挑战而亟待改变
期刊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蔓延,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面对形势的逼迫,我们要有紧迫感,同时,要辩证看待这场危机,既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又看到其中所蕴藏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坚定信心,主动应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这样,我们就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智慧,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新台阶。    从哲学的高度辩证看待形势的逼迫    逼迫本质上是人的生存方式发展到十字路口所呈现的一种
期刊
金融危机给地方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对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我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民众谋取更多实在利益提供了有利时机。作为党政干部,在面对当前危机与发展压力的时候,调整好心态,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下面就以开封县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开封县是一个农业县,总人口70多万,农业人口占了将近93%,以往,每年对外输出的劳动力近20万,但讓人沮丧的是,输出的这么多劳动力,其收益并不高,每年只有
期刊
在金融海啸肆虐之时,“危机”和“倒逼”成为新年伊始的流行语。曾经对我们的体制改革产生过正面效应的逼迫机制,在当前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将再度发挥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民族复兴梦想。    逆境“逼”出来的巨大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稳操胜券、取得巨大成功,既有“一刚多柔”、“刚柔相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非对称组合”的改革之道,也有饥饿、低
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  儒学是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则是当今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二者在同一个国度里先后居于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一条解决马克思主義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正确途径,不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从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不少思想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