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熟语通论》(修订本)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该书是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武占坤教授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与理论研究,厚积薄发而写成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一部力作。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思路新、阐发广、论述深。
先说思路新。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版的一些谈汉语熟语方面的文章,多是作为《现代汉语》、《汉语词汇学》中一个章来讲述熟语的,还有的把它分别写于专著,专著研究自然有专著水平,或写成《资料汇编》等。似乎都缺乏全方位综合、系统地论述熟语的来龙去脉。该书作者有鉴于此,开拓新路,深入探索,构建了《汉语熟语通论》。全书共分七部分:汉语熟语总论;汉语熟语鉴别;汉语熟语研究历史掠影;汉语熟语的类型;汉语熟语的文化底蕴;汉语熟语的发展变化;汉语熟语的作用。这种构建体系形成了理论、知识、科学文化与语言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读者既能从宏观上把握汉语熟语的特点规律,又能从微观上掌握其运用的具体要领。
次说阐发广。该书作者不是泛泛地阐述汉语熟语的概念、特点、功能、作用等,而是把它放在民族语言的属性上来审视思考。以此为基础阐述汉语熟语浓缩着民族语言多方面的精华。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熟语实例,从比较中阐述它的民族性和个性。进而指出汉语熟语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体系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它在数量上是世界之最,在语种上独树一帜,并深刻地反映了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
再次说论述深。熟语的底蕴是社会文化,文化既有社会性又有民族性。作者由于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洞察,指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又有与时代俱进的发展变化。为了把它阐述清楚、明白,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例证,指出儒家、佛教、道教、名人、科举、军事、武术、世俗文化、消闲文化等对熟语的影响。作者在论述民族文化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历史和文化问题的新认识。例如作者在阐述世俗文化对熟语的影响时,指出“世俗是个大千世界,它包罗内容像个万花筒那样复杂,……因而就有精华糟粕与中性之分,而往往是中性多于精华。”因此,在运用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性现象听其自然。另一方面,熟语还有与时代俱进的特点,那就是时代、文化的变化,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熟语也必然随着发展变化。这就叫新陈代谢,变是规律。该书的最后两章还简要地论述了熟语的功能、作用,指出它具有认识功能、思辨功能和修辞功能。这些都是作者在深刻洞察的基础上,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另外,作者语言运用的流畅,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令人过目难忘。
总之,该书从构建体系、论述特点上看,作者都是从宏观和微观融合上,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有所开拓,有所建树,值得语言学界同行和广大读者重视。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学论、文化功底的深厚和辛勤的劳动,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
(通讯地址:130022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作者为教授)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思路新、阐发广、论述深。
先说思路新。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版的一些谈汉语熟语方面的文章,多是作为《现代汉语》、《汉语词汇学》中一个章来讲述熟语的,还有的把它分别写于专著,专著研究自然有专著水平,或写成《资料汇编》等。似乎都缺乏全方位综合、系统地论述熟语的来龙去脉。该书作者有鉴于此,开拓新路,深入探索,构建了《汉语熟语通论》。全书共分七部分:汉语熟语总论;汉语熟语鉴别;汉语熟语研究历史掠影;汉语熟语的类型;汉语熟语的文化底蕴;汉语熟语的发展变化;汉语熟语的作用。这种构建体系形成了理论、知识、科学文化与语言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读者既能从宏观上把握汉语熟语的特点规律,又能从微观上掌握其运用的具体要领。
次说阐发广。该书作者不是泛泛地阐述汉语熟语的概念、特点、功能、作用等,而是把它放在民族语言的属性上来审视思考。以此为基础阐述汉语熟语浓缩着民族语言多方面的精华。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熟语实例,从比较中阐述它的民族性和个性。进而指出汉语熟语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体系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它在数量上是世界之最,在语种上独树一帜,并深刻地反映了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
再次说论述深。熟语的底蕴是社会文化,文化既有社会性又有民族性。作者由于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洞察,指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又有与时代俱进的发展变化。为了把它阐述清楚、明白,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例证,指出儒家、佛教、道教、名人、科举、军事、武术、世俗文化、消闲文化等对熟语的影响。作者在论述民族文化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历史和文化问题的新认识。例如作者在阐述世俗文化对熟语的影响时,指出“世俗是个大千世界,它包罗内容像个万花筒那样复杂,……因而就有精华糟粕与中性之分,而往往是中性多于精华。”因此,在运用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性现象听其自然。另一方面,熟语还有与时代俱进的特点,那就是时代、文化的变化,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熟语也必然随着发展变化。这就叫新陈代谢,变是规律。该书的最后两章还简要地论述了熟语的功能、作用,指出它具有认识功能、思辨功能和修辞功能。这些都是作者在深刻洞察的基础上,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另外,作者语言运用的流畅,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令人过目难忘。
总之,该书从构建体系、论述特点上看,作者都是从宏观和微观融合上,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有所开拓,有所建树,值得语言学界同行和广大读者重视。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学论、文化功底的深厚和辛勤的劳动,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
(通讯地址:130022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作者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