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的最近区走进历史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历史课堂不是隔岸观火,而应当引领学生从“心”的最近区走进历史,在历史与现实、表象与真相、预料与意外、偶然与必然中层层追问,实现人与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让有血有肉的历史走进学生的心里、叩动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从生活到历史;从表象到真相;从“以为”到“意外”
  【研究背景】
  有一种历史课堂离“心”很远。例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圈划并记住了南京大屠杀的被杀人数及相关史实,整个过程轻松愉悦,但内心的麻木与漠然绝不逊于《藤野先生》中围观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害的中国人!最可怕的是这种隔岸观火的状态绝不是偶然,也不在少数。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内心的喜与悲也许与考试分数有关,但很少与历史本身有关。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在谈到历史的特征时也认为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然而,历史课堂上的空洞说教和死记硬背,何来人的灵动和心的触动?笔者努力营建真正“走心”的课堂,从“心”的最近区,引领学生用心走进历史,让历史走进学生的心里,让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学习成为心与心的交流。
  【研究课例】
  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为例:
  首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9月18日微信朋友圈的聊天截图,包括台历和警钟图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留言跟帖,另一张是县教育局“9月18日防空演练通知”,学生对这次演练已亲身经历……这些信息将学生的思路迅速聚焦在“9月18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为什么成为国耻日?带着疑问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文,初步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结果。
  在了解九一八事变史实的过程中,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结果是沈阳被攻陷,还有人认为是东北三省沦陷。围绕学生的质疑,教师向学生推介张学良——当时东北地区最高长官、东北第一守土责任人。如果你是当时一名记者,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学生迅速质疑:为什么失败这么快?——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学生愤怒了,七嘴八舌地质问:有枪为什么不打?为什么不抵抗?——张学良自己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说,“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张学良的判断正确吗?——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找答案,很快找到史实:①1919年日本组建关东军司令部,就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②1927年日本就提出了侵略计划;③1931年经济大危机发生,日本希望通过战争摆脱困境。得出结论: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这一事件再次将张学良推向舆论的焦点。面对全国各界的关注和质疑,请你作为张学良的发言人,谈谈1931—1936年的这5年间,从当初的“不抵抗”到现在的“以下犯上”,张学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提出信息:①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伸向华北;②国民党:依然不抵抗,中华民族危机;③一二九运动,打击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④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得出结论:到1936年,相对国共矛盾来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张学良希望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后,对于蒋介石是放还是杀,成为争论焦点。如果邀请何应钦(国民党)、宋美龄、周恩来参加座谈会,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何、宋主张放蒋,因为他们是国民党;周恩来主张杀蒋,因为蒋介石曾经屠杀了许多共产党人,是共产党的敌人。然而事实真相如何呢?阅读材料后,学生惊讶:原来历史真相并不是所看到的表象这么简单。
  教育部2017年1月3日文件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作出这一决定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推介两个熟悉的人物:《蒋介石日记》1931年9月19日“夫我内乱不止……而况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杨靖宇,共产党员,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至此,学生明确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沦陷,国共两党态度迵异。虽然国民党政府还在妥协,但为了洗刷耻辱,东北人民和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成为中国人民长达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如今海峡两岸对张学良的评价如同黑、白两极:大陆把他誉为“民族英雄”,台湾定他为“历史罪人”,你怎样看待呢?——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研究反思】
  蘇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以本课案例为例,学生的生活感知、表象认知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从生活到历史,从表象到真相,沿着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层层穿越,学生的心情也随着历史事件的推进而为之悲、为之急、为之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成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而不只是历史的讲述者或旁观者,这才是发自内心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历史课堂如何在“最近区”叩动心灵呢?   (一)从学生已知的最近区走进未知
  历史很远,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作为一种存在,它已经消失。历史也很近,因为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傳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马克思说:“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因此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历史遗存和痕迹。寻找现实中的历史痕迹,例如本课中的微信朋友圈、学生亲历的防空演练、教育部关于十四年抗战的通知,等等,远去的历史瞬间近在眼前,变得真切、可感可知,由此展开追问,真正发乎于心,使学生情不自禁走进历史。
  (二)从学生“以为”的最近区走进“意外”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但又充满了偶然性。忽视必然性,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忽略偶然性,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真正叩动心灵的历史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历史,随着历史事件的推进而预测着、分析着、发展着,然而学生看到的很多只是表象,对其中的复杂并不十分清楚,容易判断简单化、肤浅化,但这种“以为”正是学生学习的最近点,使跌宕的历史更加扣人心弦。本课中“九一八事变”的结果,从学生以为的沈阳失陷到整个东北三省沦陷的事实,学生对大大超出“以为”的后果,感到意外、震惊;西安事变发生后,几乎每个学生都以为何应钦一定会救蒋介石、共产党最可能主张杀蒋介石,事实却大大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从而使他们更加清楚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博大胸怀,更加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三)从学生质疑的最近区走进真相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问题就是学习的最近点。本课教学中,当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群情激愤:东北军为什么有枪不打、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五年后,张学良为什么从不抵抗转变为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一个个的问号仿佛重重迷雾,一层层的追问直到解开心结。
  【结束语】
  任何一门学科,当只有记忆而没有智慧火花的闪烁与碰撞时,这门学科就陷入死境了。历史是人的历史,更需要人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悟,而不是死记硬背。苏东坡《琴诗》中有这样的表述:“若言琴声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指头,两者巧妙统一,才能优美动听。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但只有在离学生“心”最近的点追问,才能够真正走进历史,叩动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
  [参 考 文 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2]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在曾经实践的“快乐课堂”中,尝试把“课文范读”让给学生,通过实践,自觉甚好。学生通过研究学习,把文本读“通”,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知此,还会知彼,在完成文字朗读的同时,促进阅读理解,为读“懂”、读“美”提供保障,这种学生的探究学习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聪明之举。“学生范读”较“教师范读”更有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程理念相符
[摘 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近几年来大量涌现“课程化”一词,进而出现了“课程泛化”现象。为消解课程泛化的危害,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建立科学的学校课程体系,有必要在厘清课程概念的基础上,确立“课程化”的合理规范和合法地位。课程化既为一个过程,依据课程理论和课程要素,规划课程方案的研制过程、以及不断优化的持续改进过程,也是一种课程形态,一种适度符合课程规范和要求、属于活动课程范畴的准课
[摘 要]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运用问题来引领学生展开学习和思考。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线段》为例,设计了以统领教学的大问题为主线,帮助学生有层次、有结构、有深度地认识线段的特征。另外,通过让学生三次画线段,正确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关系,使学生学会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深度教学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
[摘 要]  直观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善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更要让数学直观成为孩子学习数学的有效驱动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鉴于此,从直观兴趣入手,强化意识、灵动方式、熏陶情感、培养习惯、渗透思想,使得数学直观成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强大驱动力,成就数学学习的一路精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直观;思想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看到很多孩子对数学
[摘 要]  实验作为初中化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检验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关键问题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化学实验;关键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
摘 要 课堂是发展学科关键能力,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培育,以鲁科版化学2(必修)“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围绕乙醇的广泛用途展示、分子结构探析、性质实验探究三个环节展开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证据识别与推理能力”“模型建构与认知能力”等学科关键能力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学科关键能力 课堂教学 证据识别  2016年9月,《中国学
[摘 要]    自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后,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被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小说教学中契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围绕小说三要素进行小说主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对于提升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主问题;小说;教学  自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摘 要]  经过十多年的课改洗礼,以生为本、“素养立意”的理念已经扎根于初中地理课堂,但与理念相对应的操作层面还比较泛化,初中地理课堂普遍存在着知识的碎片化和内容的窄化、活动的形式化和目标的模糊化、问题的泛化和思维的僵化等问题。构建初中地理新课堂应该在深入解读课标和教材、深入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着力在知识结构化、活动层次化、问题情境化、资源可视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  初中地理;新课
[摘 要]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新增四大核心概念之一,通过课题立项加强教学实践,经过一年多的课程标准以及对应教材的实施,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差异?以本校二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整体的情况良好,并从四个维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学生现有的运用“几何直观”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小学教
摘 要 通过梳理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中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相关素材分布,发现该素养在新教材中分布广泛,渗透全书。根据“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四个教学建议,分别为注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化学的正面形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素材分布 教学建议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