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镇文化建设的探讨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koxi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镇文化建设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各省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加强乡镇文化建设管理,落实好文化站责任和义务,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生活水平,并制定文化远景发展规划,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和技能。
  关键词:新时期 乡镇文化 探讨
  近年来,乡镇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被提上日程,乡镇文化建设既是发展小康社会,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法之一。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旨: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满足农民的合理要求,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而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自身做起,团结力量,共同繁荣乡镇文化。
  有利于农民交流。农村文化建设对维护农村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民丰富了娱乐生活后也会向优秀农民学习,这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这样也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后也会有利于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只有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后,才能顺利地在农村开展文化建设。
  一、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陈旧,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一沟一壑之间的经济水平都有着明显差异。受经济条件影响,城市开放度高,生产力水平也相对比较发达,而与之相比,农村文化程度则较低。农村文化建设普及不到位,缺乏建设理念,农民缺乏参与意识等原因造成文化基础设施陈旧,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由于财政支持不到位,甚至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一纸空谈。我国虽然存在一些民间艺术团体,但是由于种种资源的缺乏,表演节目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日益减少,群众所能接受到的范围也有限,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
  (二)专业人才缺失,没有鲜明特点
  由于相关的文化建设机制不完善,很多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做的也不是本部门的工作。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等机构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随着那些农村民间艺术家的逐渐老去,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农村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村文化在组织和建设上没有以村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造成规划滞后,城乡差距加大。文化活动大都只是在节庆时期开展,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而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相似率极高,得不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另外要加强书报刊市场经济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从正规渠道订书,遏制非法出版物流入文化市场;再者就是明令取缔电脑游戏经营,对电脑经营户进行实名登记,做到有迹可循,做好宣传工作,普及法律知识。
  (三)明确文化服务的主体,不断探索新的文化活动形式
  参加乡镇文化活动的群体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寻找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让老人和儿童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这对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都有积极意义。乡镇还应开展多种有创新性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加,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功能与作用。在乡镇文化中,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队伍、人员的数量也足以惊人。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需要不断地加强专业培训,加大管理力度。我们必须增强文化工作者的公仆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农民才是农村文化的主体,挖掘群众的创造精神,积极鼓励农民创作、创新。以农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编排弘扬主旋律、建设创新型城市、催人奋进的文艺节目。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对民族传统要可持续地继承、开发。
  二、乡镇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不少地方文化站还是采取“一站一人一章”的管理模式,加上农村文化工作者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在文化工作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所有的文化建设工作都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引导等工作也都离不开文化站,一些文化活动、文艺表演等,统统离不开文化站。所有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加强文化站的管理。
  (二)加大执法力度,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只要有相关的硬性法律作为规范,就有依据落实执行。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从上到下地管理农村文化市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决打击一切黄赌毒现象,净化文化市场。重点管理消防安全,对所有娱乐场所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三、结语
  加强乡镇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发展小康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把握人民群众文化思想的主体意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素,同时还是满足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挖掘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坚守党的执政理念,紧跟党的步伐,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缩短城乡文化差距,实现物质、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柴洪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
  [2]新农村新文化新动力[N].中国产经新闻报,2008-05.
  (作者简介:王志刚,男,专科,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文化站,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宋倩)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舞蹈更是一种动态艺术,它以人体为表演中介,具有语言文字的功能,却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它还可以传承民族文化,积淀古代文化,把社会生活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同时把时代精神与信念融合起来,表现出一种审美情趣。民族舞蹈是其他所有舞蹈的发展源泉,民族舞蹈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民族舞蹈 文化传承 发展 分析  民族
  创新型人才水平和数量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改革的共同趋势。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方面,实践教学是一项不
目的 分析对于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各类血管危象的护理价值.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结果 术后血管
本文所指的“离”是指离开咏物诗所用对象的概念、名称、表象,所谓“合”是指使用一系列的修辞手法间接揭示所用物体的特征。本文重点论述了咏物诗中诗题为所咏之物而诗中该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文化战线大作为,文化体制大改革,文化服务大完善,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交流大繁荣,文化人才大提高,城乡文化大协调,文化遗产大保护。 The rise of a
摘要:暖耳是冬季御寒之物,保护耳朵,最初由动物毛皮制成,造价昂贵,只有贵族或是皇帝特赐官员才能佩戴,明清时期逐渐流行于民间。本文结合古籍和文学著作,借鉴同时期的画像,考证明清时期“暖耳”的形制及使用功能的转变。  关键词:明清时期 传统配饰 暖耳  一、引言  暖耳,又称耳衣、耳套、煖耳、护耳等,是冬季套于耳部用来防寒保暖的。耳同眼一样作为人感知世界的器官,除“主听也”[1],还关系到命脉和心智。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在2019年收治的94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为47例参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护理方案,为
摘要:ESP课程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其重点是培养既具备较强英语语言能力又具有专业英语能力的学生。本文简单介绍了ESP课程的内容,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和ESP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ESP 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教育部于2007年制定并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由此,轰轰烈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正式拉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脑瘫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n=44)予以综合护理模式,参照组
犯避之法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一直非常重视的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本文分别从抓捕的衙门、被捕和获救的方式、被捕后的经历和收获三个方面分析了电视剧《血色迷雾》中对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