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1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2019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显示了中国哲学的独特属性与普适意义。佛教以“缘起”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实”,这种否定本体的本体论仍是一种不尽可靠的设定,但在没有外在超越、归...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14
脂批不只是涉及一些小说理论,其四类都有重要的小说学意义:①索隐类。最无关小说理论,但“个中人”、合作者以充满情感的本事考释形式,不证自明地赋予小说比于经史的地位,促...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3
《秋风辞》作者问题实可存疑,由此带来两种释读方式,且都深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理结构:1.若确为汉武帝所作,则是最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其"圣君"胸怀,是政治本体的极度乐感;...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历史正剧《苏东坡》首播以来得到观众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将之定性为"悲剧"或许更为恰当。该剧力矫当下影视"回避悲剧"的误区,再现了伟人苏轼最具文化深度的悲剧"宿命":"情本"...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4
悲情意识是北宋前期词的基本精神。感性追求的无限性与客观条件的有限性形成根本性矛盾,对此悲情性质的明确感知和应对即悲情意识。它分为"不足"之悲、"不永"之悲、离愁、闲...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14
孔子思想以人格本体与天地境界为核心,从内容与审美两层面积极影响了后世文艺,这是长期受到曲解和忽视的。“不言,谁知其志”是从“人”存在发展的高度极端强调了“言”的必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3
文化心理决定了审美机制,所谓"一代之文学"必能反映某种"道始于情"的核心价值。明代市民阶层的壮大,提出了新的"发乎情,达乎道"诗歌要求。整体考察明诗文本的情感性质,可归为...
[报纸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 年份:
习近平总书记把经典诗词称作“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在文章、讲话与著作中多次引用诗词佳句来表达深刻丰富的含义,例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4
《红楼梦》创作思想可概括为三个要点:一是以悲证痴。其抒情境界,突出体现在"通部情案"对悲与痴的极端强调。作为文化小说,则是彻底追问人活着这一本体问题,深入到文化悲剧意...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 年份:2016
当前我们的国学教育,有着“国学”的形,却还依然停留在“说教”的质。需要广大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努力去改善,首先自己对国学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辨别,才能让孩子从情感上和传统“通感”起来。  “六一”节前后,笔者看到不少学校、地方举办诵读《弟子规》的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悲剧是对悲剧性的反映,悲剧性就是人的有限性。中国悲剧有四个类型:对道德本体的追询(《窦娥冤》《汉宫秋》等);无法弥合的心灵撕裂(《赵氏孤儿》《琵琶记》等);冲突至妥协的深化(......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9
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基本的人性与实践,会通重要的哲学流派之精义来建构,从而起到长期和普适的指导作用,'进入新时代'为此提供了契机与自信。中华文明以'人能弘道...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4
对诗法既不能消极地弃而不论,更不能停留在技巧层面。诗法是为呈现某种生命精神与文化心理。审美本质就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章法之美在于呈现了价值生成过程的情感自然流......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20
中国诗歌以“情”为本原,实际上体现了基于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在与“物”相感中追寻鲜活的“道”、以心理本体为归宿这种具有普适真理与理性信仰高度的价值建构方式,因...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12
宋人一面致力于整顿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一面以感性生命压倒了“浮名浮利”,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与分裂.表现在北宋前期词中,便是事功与生活关系的双重性.在“宋世风流”的大背...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3
王安石从“鸟鸣山更幽”化出“一鸟不鸣山更幽”,遭到历代评家的一致非议.但此诗绝非无谓,其散选出来的意蕴已指向了文化的深度.只有跳出浅层的句法、诗意之论,置于荆公新学...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正】《牡丹亭》是中国戏曲代表作之一,该剧的悲喜性质仍有争议,实则涉及主题定性问题,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喜剧;二、悲剧;三、悲剧和喜剧糅合在一起的悲喜剧;四、前28...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6
先放一放《弟子规》  我们处在一个特别多元的世界,什么声音都有人发出,随之而起阵阵反对,构成了奇妙而杂乱的听觉效果。拿儿童教育来说,新世纪以来《弟子规》炒得沸沸扬扬,这股风是从台湾刮过来的,新闻中常常看到一群孩子穿上汉服跪坐而读的场景,甚至有人扬言有了它......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中国苏轼研究 年份:2017
杜甫在文化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其人格及诗歌也极其丰富、复杂。而苏轼作为宋代文化的代表,对前代文化的评断也是他建立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其中就包括对杜甫诗歌的较...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宇,, 来源:中国苏轼研究 年份:2016
生存悲剧性对于人是不可克服但必须应对的客观存在,一种成熟文化必然对其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即悲剧意识,这种意识涉及人类生存及价值的根本问题,是建立价值的基本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