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曾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诸如狩猎、军事、政治、文化和体育等功能。而现代意义上的武术因其域和功能的不同,而被化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与学校武术等。毋庸置疑,其在各自领域中,都取得了一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价值。但是,因之其社会历史条件、武术自身发展变迁和人们认知水平等,对"武术"概念的理解与表达总是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特别是由于现代传媒与影视武侠涌现了大量神秘的"假武术""江湖骗术"以及"徐雷约战""徐丁约战"事件连连映现,从而引发了对武术"技击"的质疑。于此,学界就武术之惟"技击属性"与"体育属性"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但就则武术概念本体来说,不外乎"什么是武术""武术能不能打"和"武术怎么打"的议题论争。武术概念之辩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代话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建构新知识、新理论,这也是"武术"概念现代建构的初衷和价值指涉。而现代性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也必然影响着我们对武术的认知、理解和评论,但由于现代思潮本身意味着各种很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念、思想、见解、方法等的拼凑和混杂。因此,不同学者对现代性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也造就了或仅以军事格杀技术为标准或仅以体育健身功用为标准框定其是否是武术概念范畴,皆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理论的困囊之中,亦或局限于传统的"结构功能理论"的理论视角。因此,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视角和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对"武术"概念的演进进行了探析,并依据武术的技击属性对现代意义上的武术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建构,从而明鉴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之别,以期还原现代"武术"概念的真实。研究认为:1)从甲骨文中记载中来释义"武"字,其意为"持戈而行",从"足戈竖立"到"持戈而行",是一种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恰恰合乎武术攻防旨意下的身体之法。而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来看,其原意并非止戈为武,其完整表述应该是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兽斗。即是要止住他人之兵戈,唯有手持兵戈而制于其人。因此说,技击才是武术中比较深刻的、一贯的、稳定的、根源性、根本性的属性。2)"武术"是一门"打"的艺术,置武术套路、格斗与功法于一体,其"技击性"是武术的本真属性,集武术套路、武术格斗与武术功法于一体,其体育性、健身性、教育性、政治性等属性,即是武术本身属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延伸。因此,现代"止戈为武"并非"本真武术",而是一种时代需求的产物。倘若衡量一个事物的好坏与优劣,就必须回到历史语境中来,根据具体历史"场域"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判定之,还应赋含民众行为、精英选择和功能需求;其多元功能属性的主次或优劣,也应该根据国家、社会与人的需求来选择。3)新时代,我们必须将中国武术置于一个"大武术观"视角下来考量,开辟一条弘扬中国精神、蕴涵中国智慧、突兀中国性格、彰显中国气派的发展之路,即重新认识和建构现代"武术"概念,厘定和评判武术的属性成分。其一,中国武术必须回归到"以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为旨意的技术话语,基于一个整体思维视角来构建武术技术体系,即把"习练方法、修行取道和竞赛模式"看做一个事物来对待,秉持"套路、功法、格斗"于一体的技术集合,形成"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的技术体系,而非固步于各美其美,却要其相互借用、促进与强化,以求美美与共。即秉持"套路、功法、格斗"于一体的技术集合。在习练方法上,要"打、练、演"于一统;在修行取道上,要"身、心、技"于一统;在竞赛模式上,要"演、打、功"于一统。其二,从学科构建的条件和原则上讲,基于现代概念的四个要素,并辅以武术自身的内在和外在规定性来建构一个独立完整的武术学科体系。即以事物的层级结构和构建逻辑理论为原则,针对武术的性质与本质、历史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流派拳种(套路、功法、格斗)等技术的习练、修身、竞赛体系的共同属性和差异特性进行认识和概括形成武术本体理论体系;从武术与其相关的它学科(哲学、体育、教育、艺术、生理、心理等)来构建武术附属学科理论体系;从其它对武术有支撑和解释力的学科(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逻辑学、传播学、生物学)等学科来构建武术外缘学科理论体系。在现代主流体育主导下,中国武术不仅要保持文化自尊自信,更要夯实武术根基、还原武术实践"场域"、强化武术技术和创新武术思维,亦然需要汲取现代科学原理和方法,合理选取符合武术自身发展和武术特点的内容和形式,构建一套中国的、独特的、完整的现代武术的现代概念、理论和技术框架体系,健全的理论框架体系,方能还原中国武术真貌,名扬中国武术国威,扩展中国武术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