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荷载作用下整浇R.C.框架-大板结构弹塑性性能研究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taide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重力荷载作用下整浇R.C.框架-大板结构弹塑性性能,针对典型结构,采取了四种计算模型:ANSYS的SOLID块元弹性;杆壳弹性;纯杆弹性;调整优化,及其相应不同的设计配筋,同时进行重力荷载试验.对比裂缝、荷载-挠度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的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合理的误差分析基础上,验证了ANSYS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可靠度.二者均表明,现行纯杆弹性模型配筋设计延性较差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出针对现行设计方法改进的建议.
其他文献
利用VHF-PECVD(75MHz)技术,采用高氢稀释SiH4、及B2H6掺杂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获得了厚度为50nm,电导率达到9.1S/cm,暗电导激活能小于0.035eV,拉曼晶化率超过40%的p层材料。单室工艺制备微晶硅单结电池中,用同样工艺条件沉积20nm厚的p层,获得了效率达到4.97%的电池。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随硼烷浓度的增加,材料的生长速度增加。薄膜的透过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有效硼掺
随着分布式供电系统的逐步发展,反孤岛控制已成为并网供电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结合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过程介绍了几种传统的反孤岛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中的检测盲区。详细介绍了正反馈频率法的控制原理和控制过程,并给出程序控制流程图,运用MATLAB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的检测出孤岛的发生并断开逆变器与电网的连接,无检测盲区,对孤岛效应能够做到有效的防范。
光伏发电最重要的发电装置是光伏组件,所以光伏组件的质量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光伏组件续流元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为了解决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OS晶体管、单片机的改进型光伏组件。其原理是单片机通过定时测试两路太阳电池片的输出电压来判断各路电池片的实际工作情况,根据其工作状态来控制起续流作用的MOS晶体管的工作状态。该设计改进了原有组件的部分结构,大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先进的相关数学模型,确立了光伏方阵倾斜面上太阳辐照量的计算、光伏方阵发电量计算、不同地点、不同高度风速计算、风力发电量计算以及蓄电池容量计算等数学模型。通过选用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讨论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使系统既能长期满足用户的负载需要,又能使系统配置的容量最小,有最佳的经济性,节约投资费用。
目前有机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还偏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材料的激子扩散长度较小。在有机电池内,光束将产生干涉效应,为了能够在有限厚度的薄膜内产生大量的激子,对有机电池内的光强分布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传输矩阵的方法,求得在电池内部光波电矢量复振幅的相对大小及相对光强,然后绘制出了CuPc(40nm)/C60(40nm)内部波长为632.8nm和450nm光强分布图。光强分布的确定,对有机太阳电
利用超声雾化热分解技术(USP),在eagle2000衬底上采用用N-Al共掺法获得了p型Zn1-xMgxO薄膜,在Al掺入比例为0.05时获得了最优的p型Zn1-xMgxO薄膜,其电学特性为电阻率为18.43Ω.cm、迁移率是0.362 cm2/(V.s)、载流子浓度为1.24×1018cm-3.并尝试与FTO薄膜结合生成FTO/p-Zn1-xMgxO复合薄膜,应用于微晶硅薄膜电池前电极。
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安全中的蠕虫扩散事件及补丁防御方案,并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解释了补丁防御方案的现状,预测了这种方案中双方状态的变化趋势是在平衡点(p*,q*)附近波动.证明了只有当惩罚是损失的增函数时,才能保证攻击者效用低于惩罚.对模型的分析表明只依靠技术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案,要解决蠕虫问题,必须通过用户、软件厂商、安全公司、保险公司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改变用户和攻击者
本文通过模糊决策理论,对入侵检测系统性能、入侵形式化描述,建立入侵检测系统可行性评估模型,实现对整个系统安全性、系统关键资源和重要数据文件完整性的评估,得到系统的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在长期重力荷载作用下,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构件压应力水平不均衡分布时,由于混凝土的徐变效应,可能导致较大的侧移倾斜变形,影响建筑的长期使用功能,甚至导致结构安全隐患.本文从简化的超静定结构计算模型入手,采用简单合理的徐变分析模式,将力学分析和能量原理相结合,计算揭示了混凝土徐变效应引起此类结构侧移倾斜的根本原因;进一步通过调整配筋率、构件截面面积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措施分析,提出了能有效减小和控
出双弹簧加质点模型来模拟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和平动的耦联效应,结构的非线性反应可通过弹簧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米表现.根据牛顿定律建立该模型在地震作用下(加速度时程)的动力方程,采用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Runge-kutta方法得出其数值解.算例表明,扭转作用和平动作用的耦联作用是很明显的,如只进行弹性计算,应控制其扭转周期和平动周期的比值(小于0.85-0.9).否则应进行大震的弹塑性作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