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常常由于疾病本身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受到激素、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的影响,胃肠道病变广泛存在,易出现消化道出血。众多的研究表明,在较严重的CKD患者和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中,上消化道粘膜炎症和其他微小的病灶发生率较高,但对于下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粪便隐血阳性的发生率及分析其他临床、生化指标,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及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意义。方法:近年来,一些回顾性临床研究证实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在大系列人群中筛查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本研究使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检测17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了解粪便隐血阳性发生率,同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生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采用的是由日本产台式全自动便潜血分析仪,它通过对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试剂制定标准曲线,测量相对于标准试剂的待测样本中人血红蛋白含量。设定检测时间为7分钟,每次能分析10个待测样本,波长660nm,测量范围50-1000ug/L。入选者在进行检查前无需饮食限制,每位入选者留取两天不同粪便样本,进行两次IFOBT检查,样本采集后4摄氏度保存,24小时内完成检查。检测阈值设定为100ug/L,两次检查中一次阳性者即被认为存在潜血试验阳性。结果:176例CKD患者IFOBT阳性率17%。IFOBT阳性的CKD患者年龄大(62.03±15.54 vs 48.66±19.02岁,P<0.01)、血沉明显升高(71.80±31.66 vs 57.21±32.71 mm/h,P<0.05)、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6.23(3.00-13.43)vs 3.0(3.0-6.81)mg/L,P<0.05],而血红蛋白(97.97±20.59 vs 107.17±27.99 g/dl,P<0.05)及肾小球滤过率(27.66±29.36vs 49.55±45.32ml/min/1.73m2,,P<0.01)显著降低。IFOBT阳性患者血红蛋白随GFR下降而降低,血沉、血磷、iPTH随GFR下降而升高。相关法分析显示CKD患者IFOBT检测值与GFR(r=-0.191,P=0.011<0.05)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75,P=0.02<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GFR是IFOBT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KD患者IFOBT阳性的30例患者行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结肠癌2例(6.7%),结直肠腺瘤性息肉11例(36.7%),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4例(13.3%),出血性肠炎9例(30%),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13.3%)。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发生结直肠出血性疾病,随着患者GFR的下降,发生病变的几率升高。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是可行有效地检测方法,对于CKD患者结直肠病变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一发现支持了在CKD患者中,对于IFOBT阳性的患者加做结肠镜检查来作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工具,能发现较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望减少CKD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