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儒学具有宗教性,却不是宗教,然而儒学持续发展了2500余年,积聚了难以穷尽其价值的学术资源与思想资源,足以媲美像佛教这类几乎与其同时产生的世界性宗教,而远胜于任何一家世俗性的思想学说.这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奇观.儒学之所以能够创造发展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儒学开拓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交互并用、合力推进的发展道路.传承是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常态发展,创新是突破屯邅、飞跃提升的超常发展.传承演进
【机 构】
:
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出 处】
:
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清华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具有宗教性,却不是宗教,然而儒学持续发展了2500余年,积聚了难以穷尽其价值的学术资源与思想资源,足以媲美像佛教这类几乎与其同时产生的世界性宗教,而远胜于任何一家世俗性的思想学说.这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奇观.儒学之所以能够创造发展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儒学开拓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交互并用、合力推进的发展道路.传承是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常态发展,创新是突破屯邅、飞跃提升的超常发展.传承演进到一定的时间节点,日积月累的思想资源足够丰厚,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发展愿景,一旦碰上时代与社会发展提供的某种机遇,便会触发省思,酝酿突破,于是别开生面的思想创新不期而至.所以,传承盘桓日久,必有创新.创新是传承演进的必然结果.创新一旦实现,无论是探寻真知灼见的新发现,还是呈现潜德幽光的新发明,都会把儒学提升至新境界,引领到新天地,儒学自然又会在新开辟的道路上延续其新一轮的传承.传承与创新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推进,共同推动儒学发展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
其他文献
荀子对与精神修炼有关的话题高度关注,他主张人心建构起"价值的秩序"的最终支持来自于"道",从工夫上来说,则是由于心灵因有"征知"而能"知道"。普通人应首先了解"道"的真相,然后再通过有效的修身技术来引导自己按照这种正确的方式生活,使自己成为所谓的"君子"。改变自己的努力,则在于如何去"伏术为学",通过"积善而不息"的过程,达到"化性起伪"的效果。专注于精神修炼方面,荀子的"心术"依旧从孔孟之间儒者已经开辟出的分别与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相关的思与气两个维度上展开,在实践上呈现为"解蔽"的问题与"治气养心"之术
荀子反对人性善,既有基于人性恶的质疑,也有基于"性伪之分"的质疑,意义并不相同:前者只是以一种人性论(性恶论)批评另一种(性善论),后者才是关键,是要彻底拒绝人性论,即反对为善的实现提供人性论的解释.为什么呢?因为性善论不论主张为何,首先是将性与善结合起来的理论.但荀子主张"性伪之分",则是要将善归于伪,促使性、善相分(或切断性与善的联系).是故,性善论之不可接受,不在于对人性善的判断不对,而是根
本文旨在解构两千年来的一个传统观念——荀、孟之争是人性善恶之争,并基此对荀、孟之人性观作出重新把握和诠释.认为,传统所遵循的逻辑犯下了一个前提性错误,把原本不确定的、本属结论的概念当成了确定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前提:荀、孟人性论之争,绝非如文字、表象所直观显示的那样是"性恶"、"性善"之争,而是一场基于当时语境的名实、概念之争,也即是"性"概念如何使用、"人之所以为人者"如何命名之争.
如何处理仁和智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重大问题,而且还是今天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一种道德学说,与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不同.这本是中西文化所各自形成的特点,但却在特定条件下被置于非此即彼的对立之中.如今,要实现儒学的现代转化,就必须解决文化融合中的仁智问题.主张二者互补是学界的共识,不过,如何互补,却是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回到儒学的源头,去寻求和借鉴孔子的解决之道
本文将分析道家身国同治论,并与儒家的家国同治及近代的作坊、城邦、工厂等国家比附进行比较,指出在现代社会,国家不是身体、家庭、或其他组织形式的扩展,而是人们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共同体,它们有各自的边界,其原则的混用会带来严重的相互遮蔽.
本文从《大学》出发,阐述了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圣外王思想.具体探讨的内容有:一、今天为什么要讲内圣外王之道?二、《大学》及其主旨:内圣外王之道;三、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四、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与万物一体;五、内圣外王之道在今天的意义.
《史记》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史记中记载的广川为当今衡水的枣强县和景县交界处.另外,此处与河北沧州界亦相聚咫尺之遥.本文对董子故里不做考证,以景县和枣强县交界处及附近地区为董子家乡.衡水的书院在元明清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元代的衡水只有景县的董子书院一所.明代衡水的书院主要有:武邑县的观津书院、饶阳县的近圣书院、深县的恒麓书院、枣强县的大原书院、冀州市的□□书院、衡水市的育贤书院
董仲舒的气论思想是相当系统的,其由元气、天气、人气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元气是董仲舒气论的基础,其是由本体"元"最先生出的气,是宇宙间一切气的本原.元气经过分化之后,最先生出天气,如阴阳、五行等气.而人气则指与人相关的血气、性情之气等.这种人气是源于天的.天施加给人的气并非皆是中和之气.但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养气"工夫,最终达到与天道一致的"中和"状态.
在"四书五经"当中,君主是上天为民众而设立的;君主应当具有与天地参的德行,以此影响民众;君臣之间有着天然的尊卑之别,君臣皆应当按照自身等级相对应的礼来行事.在《圣经》当中,君主是在民众的要求下设立的,民众之所以要求设立君主是企图用君主取代耶和华,这在耶和华眼中是悖逆的行为;君主的本质是剥削民众的,因此应当对君主的权力加以限制,神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王权形成制约;通常情况下,臣对君应当持敬畏和顺服
传统儒家政教在现代政治映衬下有时显得封闭而专断,辨析《大学》"教—学"论与《中庸》"教—化"论有助于剖析相关症结."教—学"首先表现为"知识传承",被传承的"知识—理解"显得像是现成之物,故不被视为有待解决的实质性问题."教—学"论者因而更注重"知而不行—意志软弱"问题,在强调"诚其意"的同时,将"声色威势—逼民就范"视为必要的政教手段.但是,执政者(施教者)所持有并力推的"知识—理解"未必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