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AnkleInstability,CAI),是指踝关节初次扭伤后仍多次重复发生的临床现象。当踝关节扭伤发生时,不仅会损伤韧带等结构组织,还可能会损伤踝关节周围神经和肌肉腱组织。研究已证实,韧带损伤可能导致踝关节松弛,而神经和肌肉腱组织的损伤则可能引发神经肌肉功能缺陷。步行是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功能活动之一,在整个步行周期中,都需要踝关节处产生准确、有效神经肌肉控制来完成动作。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障碍可能会影响整个步行过程。DINGENENB等人认为步态运动学的改变可能是导致CAI的危险因素。因此,通过一些干预方法纠正CAI患者的异常步态运动学可能对改善CAI患者有临床益处。肌内效贴技术已被认为可通过增加皮肤和关节的机械感受器刺激而提高个体的本体感觉。研究发现,在踝关节处进行肌内效贴处理,可以改善踝关节的功能不稳,对降低外踝扭伤发生率有显著性效果,但是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关注肌内效贴带来的本体感觉效应在步行动作中的作用。肌内效贴是否能通过改善CAI患者步态运动学来帮助减少功能不稳和损伤复发率有待探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CAI患者在肌内效贴处理前后的步态运动学指标,包括步速、步幅、步宽和步态变异性等,观察CAI患者是否可通过肌内效贴增加本体感觉并改善步态、减少损伤的复发。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于上海体育学院内招募受试者。入选标准是符合国际踝关节协会提出的慢性踝关节不稳者筛选标准,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Cumberland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单侧CAIT评分大于27分,排除标准:三个月内有下肢急性损伤的受试者。共招募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共14名(1.69±0.09m,63.46±9.72kg,CAIT左侧19.07±7.29,CAIT右侧17.07±6.66),实验程序:安排受试者在两种条件下(肌内效贴前和肌内效贴后)进行自然步行10米,步速为受试者自选速度(1.22±0.12m/s)。肌内效贴贴扎采用自然拉力,仅提供本体感觉;每种条件采集3次有效数据。利用10台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两台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使用Visul3D软件后续处理,得到一般步态参数指标如步速、步幅及步频,并计算步幅变异性(SLV,Stride Length Variability)[100×(步幅长的标准差/平均步幅长)]和步频变异性(STV,Stride Time Variability)[100×(步幅时间的标准差/平均步幅时间)]。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在SPSS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指标在贴扎前后的差异性,显著性水平α为0.05。研究结果:1.结果显示,受试者贴扎前步速,步幅,步频及步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肌内效贴贴扎前SLV和STV分别为2.29±1.47和2.11±1.70,贴扎后SLV和STV分别为1.83±0.62和1.69±0.83,统计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该肌内效贴的贴法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的步幅及步频变异性有影响(P=0.775,P=0.573)。研究讨论:本研究采用增加本体感觉的贴扎法对CAI受试者进行肌内效贴扎,尽管该方法被认为可增加本体感觉,但研究结果显示,贴扎前后受试者的自然步行运动学特征并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Hertel等人认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伴随着本体感觉的缺失,并对踝关节周围的神经肌肉控制产生影响,中枢神经感觉运动整合的缺陷可能导致CAI患者运动控制受损,使其运动模式发生改变。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对CAI受试者应用了增加本体感觉输入的肌内效贴贴法,但结果显示贴扎后并未显著改变受试者的步态指标。本研究认为,在自然步行条件下,对CAI受试者应用肌内效贴似乎不足以改变受试者的步态特征,可能是自然步行的条件降低了受试者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要求,在复杂环境如限制视觉输入、增加步行速度、改变步道环境、增加认知任务等需要更好的本体感觉功能时,才可能显现出肌内效贴的作用。另外本研究通过两个量表筛选受试者,并没有对受试者按病程、踝关节稳定程度、关节松弛情况、本体感觉障碍程度等进行细分,可能限制了结果的准确性。未来需要在更复杂的步行环境继续检验肌内效贴对CAI的作用效果,并通过进一步细分受试者以观察肌内效贴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采用促进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肌内效贴扎技术,没有显著改变功能性踝关节自然步行的运动学特征。需进一步检验肌内效贴是否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复杂步行任务的步态运动学具有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