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头区地层的岩性组合序列、岩浆活动和变质程度显示塔里木盆地基底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基底形成演化与太古代初始陆壳增生,以及Columbia 和Rodinia 两期全球性超大陆事件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具有统一的结晶基底,年代学、地球化学证据说明这一克拉通化过程发生于2.1-1.8Ga 期间,对上覆地层沉积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新元古-早古生代,在周缘大陆裂解到洋盆闭合的构造旋回中,相继出现离散-俯冲到碰撞的构造环境,与之对应发生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弧后裂陷,再到前陆盆地的演化序列.南华纪,双峰式火山岩、基性岩墙记录表明塔里木陆块周缘开始裂解,在中央地堑内接受冰碛岩、火山岩和深水碎屑岩沉积.陆块内部大部分处于剥蚀古陆,巴楚北缘-吐木休克一带可能发育陆内裂谷.震旦纪至早奥陶世,周缘裂谷系进一步差异演化,阿克苏-柯坪地区及塔南叶城-于田地区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塔东北库鲁克特格地区,逐渐由裂谷向拗陷阶段过渡,沉降范围扩至满加尔地区,沉降中心逐渐向陆内迁移.中-晚奥陶世受俯冲带弧后地幔热扰动影响,满加尔地区发生热沉降,形成陆内拗陷.南北向挤压导致软化的地壳挠曲下陷,沉积可容空间进一步增大,南北边缘隆起提供了充足物源,接受巨厚复理石沉积,塘古孜巴斯拗陷的成盆机制可能与之相似.Terskey 洋壳向南俯冲,柯坪地区发育弧后边缘坳陷.晚奥陶世末,Terskey 洋关闭过程中,南北双重挤压使满西-阿瓦提一带沉降,开始类前陆盆地演化.早-中志留世,南天山为残留海盆地,塔里木南缘库地-其曼于特-阿尔金有限洋盆关闭,发生软碰撞造山,持续到早泥盆世.沿塔西南山前有狭窄条带状碰撞前渊发育,南北挤压加强,导致塔南、塔北大面积隆起,整体呈现“两隆夹一坳”的构造沉积格局,类前陆盆地形态更为明显.进入晚志留世后,南天山弧后洋盆打开,晚泥盆世开始以软碰撞方式闭合.研究表明,震旦纪末期的柯坪运动推测在全区有抬升剥蚀响应,使寒武系沉积前呈现中央凸起南北及东部斜坡的古地貌格局,寒武纪初快速海侵,下寒武统底部地层围绕古凸起广泛分布,发育与寒武纪初期海侵相关的烃源岩层.满加尔东部地区寒武纪克拉通边缘盆地和早中奥陶纪陆缘弧后裂陷盆地发育纵向叠置交错分布的多套烃源岩.玉北-塘古孜巴斯以南的塔南地区寒武纪-早中奥陶纪具有烃源发育的构造环境,但加里东及后期造山运动使烃源岩区部分遭到破坏.阿瓦提-吐木休克一带从陆内裂谷-陆内拗陷发育过程中推测具有烃源发育条件.基于“原型控源,迭加控藏”的评价思路,满加尔拗陷西缘带烃源条件充分,长期处于隆起斜坡带是最具勘探潜力区,中央隆起带南部具有烃源发育条件,构造改造强烈,构造调整中的相对稳定区有利于油气藏保存.另外,震旦系顶部溶蚀白云岩段与下寒武统烃源岩可形成生储的侧向叠置,中央隆起周缘具备有利保存的地区应具有较好勘探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