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北京市第十六届课外校外教育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1987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这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教师普遍认同校外实践基地是一种值得利用的课程资源,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尝试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课程资源来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教师非常少,而且教师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普遍处在传统参观浏览的状态.另一方面,学校与校外实践基地之间也缺乏沟通,造成合作的表面化.影响教师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课程资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经费、学生安全、学校支持程度以及教师对校外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水平.对如何开发校外实践基地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校内外资源并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其表现为:结合校内外资源优势,开发由小学到高中的版画校本课程,应用于学校课外小组和校外社团活动;以生活为素材,将写生与创作结合起来,形成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段衔接的地方特色版画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版画教师团队;以“版印生活”为主题,力求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的过程,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核心价值
本文根据北京市怀柔区校外教育机构(即北京市怀柔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总结出活动完整性策略、相互观摩策略、理论系统化培养策略、梯级推进策略、目标一致性策略和分层结拜策略等六种对策,制定出了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对于促进怀柔区校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怀柔区校外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区级课题《怀柔区校外教育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于2014年12月申报并获得区级立项,在研究过程中紧紧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心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前期,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出了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根据需求制订了《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培养青年教师
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区域教师培训现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从构建“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及价值、密云区“杨敏舞蹈工作室”研训实践和思考三个方面,介绍“杨敏舞蹈工作室”在培养教师、质量提升、课程构建、特色打造、活动宣传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密云区为北京市的远郊区,学校艺术教育相对薄弱.本文以密云区小学学校近三年艺术活动参与情况为依托,对密云区小学生艺术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调研.分别从活动开展情况、学校项目情况、师资培训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教育成效五个方面开展介绍,给教育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学校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普及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贡献力
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的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和载体,本研究就是针对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开展的课题研究.经过近两学年的研究,几位一线教师在授课中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渗透点,并通过问卷检验了课堂教学效果,显示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学生体育舞蹈技能提高的因素和原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反馈教学效果,分析和探讨了课外体育舞蹈课的教学实际效果,以期不断提高体育舞蹈课的教学质量,大力推动体育舞蹈课在课外的开展,为课外体育舞蹈课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需要校内进行知识铺垫,再通过校外实践继续深化,教师应有效利用校外资源优势,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校内外教育的合力,开展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实践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使学生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掌握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转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调整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参与了“遨游计划”,DI课程也是其中的一项.作为DI教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没有教材、没有课程体系的情况下,独自摸索出了一些对于“DI课程”的理解和体会.本文从对课程的认识、教师的作用、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效果的评估、学生的选择等方面对DI课程进行了浅层的解读.
面对我校科技教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资源不足、收效甚微的困境,努力尝试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各种科普教育,同时努力探究利用校外资源开展科普教育的策略,包括:利用校外专家资源实施“四步设计式”策略、利用大学实验室资源实施“需求分析式”策略、利用校外研究课题资源实施“特长优选式”策略.校外资源的广泛应用可以使传统的校园边界被穿越,使学校的科普形式更为多样、教育资源更为丰富、教育收效更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