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校园篮球项目推广的策略与探索

来源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写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这句话道出了体育对学生成长的基本价值。而体育对青少年成长来说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教育形式,不但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一种人格教育。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然成为目前初中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从基本内涵上来说,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当具体到不同的学科,教育者则需要根据学科的特色对学科提出更加细化的内容。综合来看,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精神品质的重要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在文化课考试大旗的指挥下,学生不能充分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需要把核心素养作为核心,为初中生设计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践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验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因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日益显著。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基础知识状况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智力水平的差异、生活经验的差异、潜在能力的差异等几方面。既然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必须要做到承认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倡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统一性,确
纵观世界各个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较强的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国民,对于中国而言,教育出大批高素质的国民对于中国未来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让本国处于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很多国家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突出之处在于体现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基本素养没有捷径可走,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全面而深刻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结合游戏来进行课堂教学,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释放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却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学生缺少体育兴趣等原因,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此,本文将综合分析当下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现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体育游戏教学,全力推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精神。
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将得到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因此,开展物理模型教学是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物理学是一门研究普遍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面对自然物质运动形式的抽象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8月修改稿)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写话目标”中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积累课文
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版)的内容要求,《思想品德》教材被教育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综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各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健康发展,培养出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继承人。同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法治教育要结合青少年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自然地理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四季变换、气候分布、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等现象。人文地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交通出行、城市分布、工农业发展等等都是与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知识。这都说明了地理学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非常有用。但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根据调查和教学的实际经验得知地理在中学教学中并不被重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从小学到中学,长达12年,乃至大部分高校也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科目,足见其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文学科又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中学生普遍重理轻文。记得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少慢差费。那这样的语文课怎能吸引学生?反思语文的本质,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到语文:“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口头语和书
科学发展观呼唤效率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普遍缺乏质量意识、环保意识、持续发展意识、人本意识,特别地缺乏效率意识的情况,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而在教育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作为教师更要向有限的教学时间要效率,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新教材体现着全新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
18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发展极不平衡,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在英法等国的推动下,德国工业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萌发了与中世纪宗教控制一切相抗争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赫尔巴特以实践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构建了囊括人文和自然的较为严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适应当时工业发展的需要.时至今日,当代世界各国在历经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