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民俗博物馆基地设计的持续性研究--尊重历史环境的创新思维训练思考

来源 :201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hblu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本科三年级建筑与人文环境课程设计中的民俗博物馆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尊重历史环境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持续研究不同基地的场景设置与限制条件,培养学生以城市与建筑体验为设计灵感来源,以新老对话为深化线索,实现新旧共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外城市建设及发展史"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在《中外城市建设及发展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外城建史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文化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与"学"经验积累中,因学生对传统建筑语境及技术特征体验的苍白所形成的认知鸿沟以及成为一门孤立于设计课的历史理论课困境的思考,教学改
本文以2016年度大连理工大学与日本首都大学东京联合设计工作坊教学实践为对象,对工作坊组织形式、选题背景、课题及分组成果进行了逐一介绍,并对工作坊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不断加深,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跨文化、跨专业教学交流是现代化建筑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一次创
建筑设计课题的设置,作为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在横向上需要得到结构、设备等各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统筹配合;另一方面,又需要在纵向上兼顾从本科低、高年级
会议
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城市和建筑的繁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在新加坡的教学体会和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会议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课程内容经历了从解释学模式到建筑现象学模式、再到建筑文化循环模式的转变.本文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全面审视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内在逻辑和开放性
工业遗产研究与教学进入建筑教育,其营建与操作需要多重教育方式的共同支持.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例,阐释复合教学、平台共建的工业遗产研究与教学模式.
结合本院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在强调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建筑教育背景下,在古建筑测绘实习课程教学中,遵循认知三角"感受—思考—行动"的基本结构,探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地域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村寨日渐衰落,如何认识和发掘传统村寨和建筑的特征和价值,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古村寨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