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将学生信息素养分为计算机和信息知识、计算机使用过程、计算机和信息意识三个维度,基于2016年西部某市5个区和2个县的106所中学学科素养监测数据,测量市区和县区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市区和县区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学生信息素养及各分维度与家庭背景、学校信息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建议政府加强县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改善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学校需完成国
【机 构】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重庆,400715
【出 处】
:
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学生信息素养分为计算机和信息知识、计算机使用过程、计算机和信息意识三个维度,基于2016年西部某市5个区和2个县的106所中学学科素养监测数据,测量市区和县区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市区和县区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学生信息素养及各分维度与家庭背景、学校信息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建议政府加强县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改善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学校需完成国家统一部署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自主提高良好完善的环境.此外,家长需与学校教师有效沟通,鼓励孩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教育需求已经从想上学转变到上好学,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名校集团化的办学模式成为破解择校热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学者对名校集团化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现实意义等问题已形成一定研究成果,然而就名校集团化的办学规模问题却少有研究.本文基于规模经济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办学规模进行理性分析,发现规模不等于规模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伴随着组织内部管理模式的变革、管理思想的转变,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学校需从自身实际出发,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加快自身管理模式的变革,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追求幸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农村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贫乏,教师幸福感缺失严重.然而农村教师却在数量上占据着教师的主体,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其工作热情和身心健康,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甚至关系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成败.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学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之上,从了解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和涵义入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提升农村中小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关于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行为观测指标体系不仅是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现实状况的重要平台,还是有效评测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度量工具.为此,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指导性、科学性、实效性的构建原则,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81个四级指标的关于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行为观测体系.
当前幼儿园"收费贵"问题较为普遍.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收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江浙沪幼儿园收费的相关数据进行过回归分析,发现近年来幼儿园收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提高迅速;学前教育需求已经从量的需求转化为质的需求:幼儿园学费标准与生均成本、师生比数量、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学前教育供求呈显著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对幼儿园学费的区域政策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教授治学与二级学院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教授治学通过彰显教授主体地位、发挥学术权力实际作用,推动二级学院科学、民主治理及促进二级学院治理目标实现,达成二级学院善治对二级学院治理产生重要影响;二级学院治理则通过促进教授身份转变,建立健全相关组织制度与营造和谐、民主的治学环境、构建良好的学术文化对教授治学产生重大作用.通过探析教授治学与二级学院治理之间的共生关系,促进
教育现代化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为目标,以教育理念、制度、内容和手段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及过程.在应试教育理念、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学校教育在教育管理、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影响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转动课堂是以先学后教和讲练结合为基本方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它颠覆了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促进学校教育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更加清晰,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同时也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有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的方法任较落后.文章从高等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全面深入分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公共教育部门信息化推进艰难,导致管理效率持续低下,产生巨大的沉没成本,因此公共教育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创新成为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公共教育部门传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体制的要素比较,厘清了信息技术对公共教育部门管理的影响路径.并通过进一步对公共教育部门的组织结构、常规业务流程和组织目标实现路径的描述分析,论证出非技术阻力是影响公共教育部门管理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为了破解部门利益负和博弈的局面,将信息技
在对江南地区3市教师交流意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教师个人基本情况、交流政策执行情况、教师的价值取向、交流工作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师交流意愿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要充分激发教师的交流积极性,应重视教师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建立教师交流双向选择机制,营造良好交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