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类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适用

来源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争议与职工应休未休的年假,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的争议,在仲裁时效适用问题上就存有异议。本文探讨一下这两类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适用问题。
其他文献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大,劳动者的维权预期提高,加之劳动者法律意识提高等原因,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呈快速增长态势。法院审判工作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然而,由于法律本身规定的不科学,人们对法条的理解不同,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的差距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司法实践中往往面临着法律适用的困境。比如对《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强制性条款与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可之间的
集体谈判是解决劳动关系矛盾中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工资集体谈判现状,然后介绍了我国工资集体谈判面临的机遇和以社会法理念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基本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措施建议。
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工会对其财产享有独立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政府拨给工会的财产,如果依法办理物权变动手续的,该财产所有权属于工会。财产权理论、法入主体理论、社团法人理论、宪法理论、经济分析理论等对工会的独立财产所有权提供了正当性的阐释。工会财产所有权对工会的生存和发展,对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维护,乃至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带薪年休假制度(以下简称年休假)的实施仍然处于一种尴尬地位。而很多职工在用人单位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后,选择通过司法途径向用人单位主张年休假补偿。但通过司法实践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对于年休假制度的一些问题,仍然存有争议。本文就拿最简单的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条件来说,即《条例》和《办法》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年(12个月)”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我国的工时制度称为“工时控制制度”更贴切,因为工时制度本质上是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的法律制度。我国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控制包括对正常工作时间的控制和对延长工作时间的控制两个方面:对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实行“数量控制”,这种数量控制包括对工作时数和工作日数的双重控制,对工作时数的控制又实行“日控”和“周控”并行的双重控制,对工作日数的控制又实行“周控”和“年控”并行的双重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在企业之间的流动也越加频繁,掌握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离开原企业后,往往使原企业的商业秘密处于被泄露的危险状态。故与劳动者雇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成为企业保护其商业秘密的主要方式。同时,约定竞业限制行为本身既有保护商业秘密的合理性,也具有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和限制竞争的效果。因此,如何平衡企业的合法利益与劳动者的择业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司法实践中出现争
《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在许多环节上传统的制度和习惯仍然在继续运行,劳动法律制度与其他法律的衔接上,亦存在真空或者冲突。因此,妨碍了劳动法的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劳动关系起、止(建立、终止、解除)中的若干典型问题,揭示了一些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处理办法和思路。
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以及其他方面均有诸多重大创新。《社会保险法》还存在着不足,其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诸多后续课题的解决。
本文介绍了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概况及民事审判中需要与行政执法协调的重点、难点问题;劳动争议民事审判与行政执法需要协调问题的成因;构建劳动争议民事审判与行政执法的协调机制,主要针对制约劳动争议案件化解的不利因素,梳理了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建议。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理解。广义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包括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和法院的劳动争议诉讼调解。狭义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则仅指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本文所研讨的是以狭义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为蓝本,在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现状及问题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劳动争议调解模式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予以完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