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重写文学史以来,无论是立足于"社会进程的现代化"还是"文学的现代性"观念的历史书写,都是理性精神与国家意志两厢妥协的结果.前者在断代文学史的基础上达成了整体性;后者则完成了对现代文学的"正名".由此可见,理性精神与国家意志共同确立了"中国新文学史"向"中国现代文学史"转变的叙述立场,并决定了现代文学史的书写面貌与形态.
【机 构】
:
深圳大学 文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重写文学史以来,无论是立足于"社会进程的现代化"还是"文学的现代性"观念的历史书写,都是理性精神与国家意志两厢妥协的结果.前者在断代文学史的基础上达成了整体性;后者则完成了对现代文学的"正名".由此可见,理性精神与国家意志共同确立了"中国新文学史"向"中国现代文学史"转变的叙述立场,并决定了现代文学史的书写面貌与形态.
其他文献
梁山泊作为水浒故事的源起地,在元代水浒戏中已是"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基本呈现了水浒故事八百里水泊的壮观.从地理名谓的梁山到文学意味的梁山泊,它经过了历史地理和文学层积的漫长演进.至元代水浒戏,梁山泊演进过程已基本完成,忠义的文学含蕴已基本定格.
文章主要是对西周和东周两周期间的金文国名、金文地名以及金文水名做了简要的缉考并做了相应的注释,以供研究使用。
康熙与雍正的"三山五园"景观诗因时代、个人经历、思想观念、审美倾向等诸多因素不同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康熙的畅春园诗突出了牡丹清雅高贵的气质,雍正的圆明园诗向世人强化了儒雅、亲民与超脱的自我形象;在玉泉山诗中,康熙更倾向于表达帝王君临天下的情怀,以及对升平之世的歌咏,雍正则在前期重在表现自己的韬晦,后期突出为君之难与君王的威严;康熙的香山碧云寺诗主要在于吟咏自然风光,雍正则在西山大觉寺诗中表现出浓重
沈从文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灵感主要来自充满原始宗教信仰的湘西苗族之乡.从他文学呈现的神巫、傩戏等极具原始意味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行为、仪式中,可以透视出他对都市文明里的人性倍感困惑与失望之后,去故乡"招魂",潜隐着对"原乡神话"的时时反顾和对文学"抽象的抒情"的不倦向往.
文章首先介绍了清代夔州诗人傅作楫的个人简介、生平事迹以及众多作品,然后介绍了他的崇杜情怀,由于夔州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傅作楫长期流寓的坎坷经历,他崇尚沉郁顿挫的故事风格,文中以他的诗为例,比较全面道出对杜甫的崇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与杜甫紧密的关系。
在中外文体史上,诗是最具有形式及体式的文体.诗人重视诗的形体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具形本性.新诗史上—直存在新诗是否需要诗体,特别是定型诗体的"诗体之争",即自由诗派与格律诗派之争.新诗史就是诗体之争的历史,也是新诗诗体的建设史和新诗诗体学的成长史.诗体的多元格局和新诗理论界的学术民主带来了近年新诗诗体学的繁荣.目前,新诗的视觉形式建设比音乐形式建设重要,诗的分行排列及对诗的排列的高度重视恰好可
时间进入2010年代,"十七年文学"也从"重写文学史"、"再解读"带来的数番震荡中稳定下来——稳定为某种对峙、板结的格局.目前居于主流位置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路向,是以陈思和、丁帆、王彬彬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其中又略可分为两脉。一是丁帆、王彬彬等以“人的文学,为根据对“十七年文学”的斩钉截铁的否定,如认为该时期文学“漠视个人命运和情感创伤”,“对现实不具有批判精神”,“与‘五四’精神背道而驰”。
论文认为当下很多通俗文学批评不切合实际.通俗文学批评需要通俗文学的批评思维和批评方式.论文从通俗文学批评标准需要适应性、现代大众文化是构建通俗文学批评的视野、通俗文学具有现代大众媒体的性质、市场生存是通俗文学的生命线“好看”是通俗文学的美学特征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自19世纪末,日本译者西周所使用"科学"一词舶来中国后,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对其内涵的认识经历了由器技、格致之学进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层面的变迁,科学信仰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就贯穿于中国社会的突出现象,也成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维.除了新文学创作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的知识背景外,科学对新文学的影响还主要表现为:一、新文学观中求真、启蒙的追求;二、新文学创作中的新生儿
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有价值的文学编年史都不是原始材料的无限罗列,其中显然包含了著者诸多深刻的学术思想与良苦的学术用心。编年史的时间意义在于“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就是还原历史现场,让文学呈现一目了然、明晰有序的真实面貌。其次,编年史的细节在于对“太整齐的系统”的突破。编年史的逻辑意义在于“用事实说话”的内在线索。文学编年史不需要像文学史一样,总结出“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一类概括性的词语,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