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 年底陈启天揭橥“新国家主义”之要旨在于通过国性建构国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围绕这一主旨,基于教育为制造国民或国性之具的认知,陈于20 年代中期建构了国家主义教育理论。作为实现“新国家主义”的手段,国家主义教育关注的是中国现代化的民族化问题。保存国性和传统文化以加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成为陈启天提倡国家主义教育的中心关切。就发挥教育对文化认同的功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化的精神动力而言,其理论路向无疑具有深刻性。但在对五四教育界全面西化的反动过程中,陈过重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路,抛弃了其“新国家主义”择中西文化之精华而取之的开放精神,偏离了以文化变革改造国性而实现现代化的主题。这表征陈启天的国家主义教育理论在追求现代性与保守民族性之间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