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使用过程中符合英语规范的一种使用型变体,是英语本土化的产物。本文提出建设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初步设想,重点在词汇的收集、梳理与整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使用过程中符合英语规范的一种使用型变体,是英语本土化的产物。本文提出建设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初步设想,重点在词汇的收集、梳理与整理。
其他文献
奈达曾指出,"对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还要重要,因为词语只是在其发挥功能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奈达1998:38)。勒菲阿尔在为职业翻译教学定位时也明确指出:翻译教学旨在培养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必须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与局限,不仅能担负翻译工作,而且能组织并管理这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勒菲阿尔2002:)。专家们的共识表明了翻译教学中双文化能力,或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在世界各地的本土化特征日益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变体(varieties of English),口译员在实际口译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些不同的英语变体,如印度英语等;过去的研究证明这些英语变体与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的差异主要在语音层面(phonological level);由于口译的信息接收完全依靠于发言人的语音输入,语音变异(phonolog
从理论上讲,脱离原语形式是口译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道思维程序。否则,译员难以提取原语的意义,进而用译语进行表述。但在口译实践中,即便是成熟译员也会出现没有或不完全脱离原语形式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国内外学者已运用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跨学科理论,用实证等研究方法探索脱离原语形式。鲍刚先生在其著作《口译理论概述》中,将脱离原语形式分为"不完全"和"完全"两种。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
本文从译者身份着手,以《论语》译者辜鸿铭为个案,分析翻译研究中活动主体译者的身份,旨在进一步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担当的重要角色,促进翻译研究向纵深推进。文章结合译者主体性的系统研究,对译者身份定位的演变进行了阶段性考察。并在改写论、现代阐释学等多种译论指引下,用个案研究证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备读者、研究者、作者、改写者、调解者以及文化传播者等多重身份。
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站不再是大中型企业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网站,而要让网站为企业打开外部市场,多语种网站翻译则成为网站的重要部分。由于中小企业网站翻译对理论要求相对较低,正好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翻译实践空间。本文主要就中小企业网站翻译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作了探讨,同时还指出企业翻译应尤其关注实际内容的理解,以避免不恰当的翻译引起的问题。
翻译以实现跨语言交际为目的,其本质是意义的语际转换。从以理解与表达为基本要素的翻译过程来看,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于意义的语际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客观主义语言学①的观点,译者基于语言分析即可达到理解原文的目的,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不但无法保证译者准确把握原文的意义,还可能导致译者做出错误的理解。受客观主义语言学影响的原文理解方法其缺陷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基本假设:语言是客观现实的直接
论文主要想回答以下问题:如何定义翻译能力?双语能力是翻译能力吗?翻译的职业能力与双语能力的差异是什么?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概念相同吗?
人们从翻译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翻译工作,首先必须弄清原文文体的内涵、属性和特点,这十分重要。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把原文的属性和文章内容准确无误地掌握好,而且要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精神实质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同时做到译文要通顺、易懂,还要充分顾及到社会影响问题。
日益加速的中外法律交流凸显了深入探索法律语篇本质的重要性。法律语篇呈现出鲜明的机构性特征。汉英法律语篇的言语交际从本质上讲在于语际信息的传递,传递的过程将受制于某些一般的和特殊的影响因素。法律交际过程中信息的处理和语言的实现均取决于法律语境下的规则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汉英语篇对比的方法探讨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其语言实现的规律。本研究既有自上而下的纵观性分析,也有自下而上的微观考量。对比研究的功能视
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市于2009年8月24日和9月14日分两次正式颁布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详尽、最完备的公示语英译地方标准。作为《规范》的主要起草人,报告者拟介绍在从事这一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