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藏族中学生族群认同发展的影响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mat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族群认同是个体作为族群中的一员对自我的认同或自我感知,是青少年期和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本研究以Phinney族群认同量表为依据,通过校正,设计了藏语和汉语版本的族群认同量表,探查了操不同语言(藏语或汉语)的藏族初中一年级(平均年龄为13岁)、初中三年级(平均年龄为15岁)、高中二年级(平均年龄为17岁)学生的族群认同能力的发展.结果发现,(1)操藏语的藏族中学生在族群身份识别、族群文化认知上均显著高于操汉语的同龄藏族学生(p<.01),二者在对他民族(汉族)的认知上无显著差别(p>.05).(2)在族群身份识别上,操藏语的中学生无显著差异(p>.05);而操汉语的藏族初中一年级学生与初中三年级学生差异显著(p<.01),初中三年级学生与高中二年级学生显著差异(p<.05);(3)在族群文化认知上,操藏语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与初中三年级学生以及初中三年级学生与高中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显著(ps<.01),操汉语的藏族初中三年级学生与高中二年级学生差异显著(p<.01);(4)个体对他民族认知的水平与对本民族的族群认同的水平无显著相关((p>.05).上述结果表明,语言是影响个体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个体族群认同能力在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之间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急剧的经济发展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本世纪以来,持续而大规模的城乡流动大军队伍中出现了新的群体.近年来农民工第二代在城市中出生与成长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他们多半在城市出生和成长,他们缺乏农村的生活经验,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城市中完成的.他们在城市的环境中长大,不仅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接受了城市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但是他们又无法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缺乏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身份的限制使得他
随着两岸往来日益频繁,高等教育之交流愈见密切,两岸分别加入WTO后,不可避免地面对境外的流动与竞争,如何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主轴下,提升两岸的合作机会,增强两岸在亚洲各国之间的影响力,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自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GATS)将教育列入服务贸易类之一,两岸跨境高等教育在WTO所提出之四项服务贸易模式下的发展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职能具体表现在:引导少数民族成员社会化:维系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大局;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建立多元和谐文化环境.为进一步推动其教育职能的发挥,应提高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战略认知;增强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积极稳妥开展双语教育;开发和实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特色课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本文主要基于中央民族大学,兼顾其他地方高校,回溯、总结了民族教育学近三十年的科学研究历程,肯定了过往的成绩和经验,暗示了曾经的缺陷与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空间与疆域,昭示了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本文主要针对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和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文献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文化、涵化及文化适应等核心基本概念进行回顾和界定:其次,对跨文化适应理论模型的建构及其发展进行了论述;第三,对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梳理.
文化在公共政策研究与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也是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统一.文化环境、组织文化以及政策制定者个人的文化思维等共同组成了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文化影响因素,构成对教育政策制定进行文化分析的框架.文化视角的分析有利于促进教育政策更加富有成效,从而符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升国民教育质量.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具有标识意义的民俗喜庆集会,它以其近800年的传承历史和鲜明的民族性、群众性、竞技性和生活性以及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核与象征意蕴,深刻而全方位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蒙古青少年的成长,塑造着蒙古人的精神、道德、性格和气质,建构着本民族应有的知识体系.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青少年学生参加那达慕大会的经常性和广泛性现象的田野调查,从教育学视角对其内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旨在使人们更全面地理
本文就威斯康辛大学的"平等记分卡"计划缘起、主要内容、执行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为我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
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国际化是21世纪民族院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民族院校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普通高校,是大学系统中的一分子,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要求既达到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又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素质.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院校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是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民族院校在培养具有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的人才
多元文化教育是落实内地班办学宗旨的重要举措.研究以山东济南西藏中学为个案,探讨了内地班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实现路径:校本课程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课外活动是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重要存在形式,而隐性课程则是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必要补充.济南西藏中学在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但也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欠缺,二是评价机制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