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梗死继发Odines' curse综合征1例

来源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睡醒后突感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数次,无耳鸣、头痛、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无力等,遂到谋院诊治(头颅CT未见异常,具体治疗不详),10小时前患者仍感头晕,并出现言语不清,家属发现患者口角歪斜;6小时前患者感左侧肢体力量变差,遂急诊来我院定位诊断:后循环系统。依据:查体双眼水平方向眼震,左侧周围性面瘫,右眼外展受限,左侧肢体偏瘫,左侧病理阳性,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定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入院后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自由基、抗炎等治疗。入院第三天晚,患者睡眠过程中突感胸闷,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氧和下降,紧急给予气管插管,并转入ICU。转入ICU后,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神志清、四肢肌力较前无明显变化,给予拔管,复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显示双下肺轻微炎性改变。后在ICU住院期间,患者3次于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功能减退,给予插管、上机处理。现患者气管切开,近3天未再出现低通气现象发生。
其他文献
患者以"右足无力1天"于2015年8月26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调整加用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片、依达拉奉针、奥扎格雷针等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血管内斑块,清除
会议
目的:分析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报道1例cSAH患者,通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
会议
患者突发恶心,呕吐,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功能障碍5小时,诊断为脑梗塞,入院进行药物治疗,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明确大面积脑梗塞之后,上述药物停用。继续给予:脱水降颅压,
会议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类型颈内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病人217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79)、稳定斑块组(n=
会议
患者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2小时,入院诊断为桥脑梗死,采用溶栓治疗,患者年龄在18-80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在6小时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溶栓,无明确溶栓禁忌症,立即收
会议
患者以"突发神志不清1小时余."为代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1小时余于训练前间隙休息时连续抽烟后突然出现昏倒在地,继之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四肢无活动,未见恶心、呕吐,未进饮食,
会议
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6小时"入院,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考虑患者为进展型脑梗塞,患者症状加重,考虑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性大,为明确病情,积极行头部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会议
目的:观察无创颅内压检测治疗重症动脉瘤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动态无创颅内压检测下,早期行颅内动脉瘤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并进行早期血管内治疗,并及时行脑脊
基底动脉尖的结构如同“干”字,上面一横是大脑后动脉,下面一横是小脑上动脉,中间一竖是基底动脉干,这个“干”字结构称为基底动脉尖,当这个结构的动脉发生狭窄、梗塞、受压等异常
会议
患者突发昏厥伴左上肢无力1小时.现病史:患者于1小时前上课时(约13时)突然昏倒,意识障碍、呼叫不应,不伴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意识恢复,苏醒后自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