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21世纪以来,我国愈加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发展和校外体育培训市场的拓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供给和需求,学校作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但已不再是中小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唯一选择。同时,学生和家长的体育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各类的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广泛存在,且体育培训市场消费低龄化现象愈演愈烈,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校外体育培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少儿参与培训过度低龄化的问题理应得到有效的重视和治理。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培训行业政策,如何理性进行低龄化体育的教育培训,诊断这一现象的特点与成因,并为提高现有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制机制,提出并构建系统性的改进举措与治理修复方案,是当今教育管理部门和体育培训行业发展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1)文献整理和数据核实相结合。论文基于体育培训市场消费低龄化现象的多个视域,讨论培训低龄化现象中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影响因素。检索并且有针对性的查阅了研究所涉及的关键词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料,诸如"体育培训"、"少儿体育"、"教育竞争"、"低龄化趋势"理论等有效文献78篇。此外还收集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以及统计学中的相关知识以认识体育消费低龄化群体的特征及规律。(2)系统分析的方法。体育培训市场消费低龄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象,是在课外体育培训的大系统中的代表性系统问题。所以研究此类问题必须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才能避免片面和狭隘。研究中关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个人的低龄化背景现象结论都是基于系统分析的考虑之下。(3)德尔菲法。德尔菲(Delphi Method)专家咨询法是一种典型的综合群体决策方法。在政策制定和政策评估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在原有的德尔菲法改进基础上,以期客观、全面地进行体育培训市场消费低龄化现象的评估和治理研究。研究结果:(1)在我国,儿童的体质健康已上升到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儿童作为参与体育培训的直接主体,在体育培训低龄化大环境的压力下更容易形成偏颇的学习观和与同辈攀比竞争的学习目的。(2)家庭坏境对儿童的发展影响巨大,然而部分家长对孩子体育成绩的重视并没有形成积极的体育教育观,超过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过度体育培训"低龄化"的现象也和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能输在起跑线等等违背体育培训初衷的理念有关。(3)校园体育作为被赋予"特殊使命"意义的场所,在儿童成长中立德树人的职责放在首要位置。部分学校将校与校之间的竞争下放到学生层面,过度看重升学率,从体育特招生的领域以服务自生利益的原则来选拔生源,进一步催生出更多的体育培训消费过度"低龄化"现象。(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对优秀体育人才的定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竞争的走向。例如,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强调应聘者必须具备名校背景和运动员证书,这无形中提高了体育人才的门槛。,因此在体育教育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家长必然会加大对体育培训的消费力度和时间长度从而提升子女的竞争力。研究结论:依据理论研究和结果分析,对体育培训市场消费低龄化的过度发展和趋势,提出如下治理措施:(1)体育培训消费观亟待社会价值观的调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儿童的压力也折射在体育培训市场的消费中。在未来社会中,儿童优秀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固然重要,但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在参与体育培训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竞争观,不为加大同辈之间竞争筹码而盲目进行过度低龄化的体育培训消费。(2)儿童的运动参与理念亟需家庭成员的正确引导。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该给儿童传达正确的体育观念,认真思考体育培训低龄化的价值所在。以体育健康服务为根本,谨慎选择低龄体育培训产品,重视儿童自身意愿。低龄体育培训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适用与所有儿童。(3)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供给需要与学生成长需求接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承先育德后育人的培养理念。此外,还需对于中等、高等学校招考录取办法中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进行斟酌与审查,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同构建积极的体育培训环境。加强对低龄化体育教学与参加体育培训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为体育培训市场消费低龄化现象实践提供学理基础和理论指导。(4)体育培训行业的培训行为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怀。针对现在社会中体育培训消费低龄化的现象,一方面,体育培训机构应积极响应与推动国家关于《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加大对体育培训部门的监管,多层级推进体育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尽力为儿童营造良好的体育培训氛围,鼓励孩子在体育培训中亲身体验运动的魅力,提升儿童对体育运动培训班的认同感,强化体育培训市场之于儿童终身发展的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