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范式变迁与反思

来源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形式主义的"向内转"——把文学研究的关注视野转向"内部研究",由此确立起精英主义的纯文学观念及现代文学的"主体性".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理论"与文化研究的相继兴盛,又使得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确立起来的纯粹文学理论的知识幻象破灭.文学知识界已经普遍接纳"理论"与文化研究为文学理论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两次重大转型变迁.这就意味着文学理论必须要放弃其原来的边界甚至学科自足性,成为一种新的跨界知识形态.文学理论的未来图景,或者将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称其为"文学话语理论".
其他文献
独特的悖论式语法结构是《野草》的基本结构模式.这种模式是鲁迅自觉实践《苦闷的象征》的文艺思想的一种表现.通过对此一问题的分析,能够见出域外文艺理论对于本土文学实践
作为独立学术系统的"文学"学科在近代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西学移植的结果,而应当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中国传统的"词章之学"为现代"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较
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诗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与他的“思与境偕”是相互呼应的。或者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就是“思与境偕”。司空图的境包括王昌龄
冯友兰、牟宗三和唐君毅皆将名理视为魏晋玄学的思维方法.冯友兰所说的"辨名析理"基本属于形上学中的逻辑分析法.牟宗三认为名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名理指魏初品鉴人伦
由亚里士多德开启的西方修辞学传统,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质的转化.这其中,I.A.瑞恰慈的新修辞学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长久被学界忽视.瑞恰慈将修辞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重新定义
在百年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交往建构历程中,"翻译文论"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和枢纽,是一个与中国文论("第一空间")和西方文论("第二空间")并存的"第三空间",它作为一个"元过程"
"共鸣"是阅读者在阅读鉴赏文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现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尤其是明清诗话中,存在着大量的"共鸣"资源.这些"共鸣"资源或是简单的述及,或是上升至理论的阐发.
论文评介了几种对王国维"境界"一词界定的代表性观点,考察了王国维所使用的"境界"一词的出处.论文认为,王国维使用的"境界"一词源于佛经,但具体使用时又对其作了根本性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批评家产生了比较明确的修辞意识,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在文学批评中再次凸显,并且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之后,受西方后现代思潮及新的修
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中西之争,均着眼于中西文论的特殊性局限,却忽略二者所表现出的交互适用性.中西文学理论虽在知识结构与价值系统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却并不具有根本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