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经历了2020年初以来疫情防控"大考",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更加受到各级部门重视。对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视,在全生命周期视域下探索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能够丰富和完善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和健康教育理论,有利于从新的途径找到解决青少年体质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分别以"全生命周期"、"健康教育""融合发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了自2001年—2021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资料共计120篇,并对其中36篇密切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查阅了关于全生命周期、健康教育等相关专著3部,梳理了学校卫生和学校体育的相关政策文本,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专家访谈法。分别访谈了社会学、体育学和卫生学领域的8位专家,就本研究提出的全生命周期视角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生命观形成、行为习惯养成最关键的阶段,是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的奠基阶段。在全生命周期理论下,从生命孕育那一刻开始直到生命结束,都要将体育运动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探索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面临诸多困境,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是突破困境的必然路径。研究认为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有:1.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学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单纯的体育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而忽视了健康知识、科学锻炼知识的传授和健康能力的培养,健康知识学习和健康行为养成呈缺失状态;健康教育教学课时难以落实。2.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首先,当前的体育教师并不完全具备专业的健康教育的能力,由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转变需要一过程;其次。我国校医室卫生人员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由校医室人员转为健康教育师资目前也有很大困难。3.顶层设计中对健康教育缺乏监督机制。在当前依然以中考、高考等"应试"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下,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健康教育还是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在全生命周期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为:1.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并监督实施。要保证健康教育落实到位,不能只在各级文件中对健康教育提及,而是应该在顶层设计中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体系,同时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保障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2.培养专业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学校应专门设置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一方面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具有一定医学相关教育背景,应该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取得教师资格;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提升健康教育能力,从而转为专业健康教育教师。3.提升家长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第一,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家长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家长形成健康行为。第二,社区应该定期邀请专业人员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讲座,影响家长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提升家长健康教育能力。4.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机制。首先要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委员会,根据本校具体情况为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性制度环境。二要创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协同管理平台,协同开展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工作。三要教育部门建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专项督导评价体系。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生命观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最关键的阶段,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是关乎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审视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完全人格的形成,为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升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还未受到学校重视,这与教育体制、考试制度都有很大关系,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学生体质问题始终无法根本解决。健康教育一直以来主要停留在文件中,学校课程实施中目标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经过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相信教育部门、各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会更重视,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增强健康能力是亟需面对的重大问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是解决学生体质问题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