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用聚酯多元醇合成主链两端为异氰酸酯基团的PU预聚体,并控制异氰酸酯基团与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羟基反应,将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乙酯三者形成互穿网络(IPN)结构,合成出一种新型粘合剂。采用红外测试对粘合剂互穿网络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粘合剂本体材料的拉伸和撕裂性能。
【机 构】
: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功能高分子研究所
【出 处】
:
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用聚酯多元醇合成主链两端为异氰酸酯基团的PU预聚体,并控制异氰酸酯基团与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羟基反应,将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乙酯三者形成互穿网络(IPN)结构,合成出一种新型粘合剂。采用红外测试对粘合剂互穿网络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粘合剂本体材料的拉伸和撕裂性能。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治疗后作用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整体愈后仍不理想。研究方法:全部患者分为以下两组:MASCT组——肝癌根治术后至复发前期间均接受MASCT治疗,共47例;对照组——肝癌根治术后至复发前期间均未接受任何辅助治疗,共99例。MASCT组中,接受5轮及以上MASCT辅助治疗的患者进一步纳入至多轮M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官制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专职修史官、修史机构都首置于此时,不仅有对前朝的承袭,还对后期史官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亦是文学自觉发展的重要阶段。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富有文才的史官为纽带,始终交互关联,对各自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绪论外,论文共分五章。在绪论部分,论文首先对史官与巫官的分离,直至最后的独立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史官
我国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发病率逐年上升。DM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有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约占DM的20%~30%,DN同时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先天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生活习惯两大方面,在DN发生过程中,免疫系统、氧化应激、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
T梁桥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中小跨桥梁,随着服役时间和车辆荷载的增加,桥梁的横向连接损伤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破坏形式,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增强T梁桥横向连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三角形桁架和K型桁架加固T梁桥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二者对T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给出加固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在T梁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三角形桁架加固方式和安装高度对T梁桥结
研究背景:肾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肾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肾癌的治疗从早期的细胞因子治疗时代,经历靶向治疗时代,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晚期肾癌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临床上目前可用的系统性治疗方案对于晚期肾癌患者的存活率增加并无显著贡献,晚期肾癌患者预后较差。雷公藤红素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之一,由于其优越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多种肿瘤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易复发等特点。传统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但经传统方案治疗后,患者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策略,比如免疫治疗来增强CRC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结直肠癌干细胞(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CC
乳腺癌是世界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肿瘤转移是导致乳腺癌病人死亡的首要因素。但目前,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被认识清楚,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仍然缺乏有效的靶点。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是线粒体中重要的钙离子转运通道,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不可或缺。近年来,研究发现MCU可促进乳腺癌转移,但其作用机制却仍未被阐明。基于“种子与土壤”学说,肿瘤转移的调控类型可分为细胞自主性转移与非细胞自
尘埃等离子体是指包含大量纳米或微米量级尘埃颗粒的复杂等离子体系统。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的引入能显著改变等离子体的很多参量与物理性质,比如电子与离子密度、电子温度、空间电场分布以及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等,并使尘埃等离子体展现出许多不同于普通等离子体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波和不稳定性、特殊电势结构以及反常电磁特性等物理现象。通常情况下,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尘埃等离子体大多是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比如实验室与工业
随着绿色建筑材料的迅速发展,再生混凝土的碳化和碳化造成的再生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锈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再生混凝土的结构不均匀性,准确评估其碳化程度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研究再生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对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并准确预测其碳化行为有着切实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本文分别提出并量化了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不均匀性,并探索了再生骨料强化方式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不均匀性的影
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作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最激烈形式的城市集聚了全球一半人口,消费了 60-85%的世界能源,排放了全球76-78%的碳,因而城市和城市化越来越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热环境的突出表现形式和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影响的最突出特征,不仅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热岛带来的城市增温特别是极端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