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多态性分子标记在香菇F1代杂交分子中的分离方式

来源 :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_yue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AFLP标记在两香菇品种间(LESOI×LES15)杂交F1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FLP标记在该F1代群体中的多态性较高,分离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是29.19%.分离方式有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及异常分离3种方式.3种分离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与数量分别为566,27.13%27,12.99%和49,2.31%其中孟德尔分离位点占分离位点总数的53.99%,15.3%的A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趋于亲本.
其他文献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食用菌的重要工具,,本文对近年来食用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DNA分子标记,分子转化,基因克隆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丽水市食用菌主导产业现状与特点,分析了丽水市食用菌主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等措施,扭转食用菌安全事故频发状况的现状。
首次从采自青藏高原、与高原牧草嵩草属Kobresia草本植物形成外生菌根的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子实体中分离获得一组织分离菌株,运用rDNA-ITS和rDNA-IGS-1测序技
会议
对16个鲍鱼菇栽培菌株进行SRAP-PCR、ISSR-PCR、RAPD-PCR扩增,选取4个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及测序,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转化成SCAR标记.本研究用4个SCAR标记建立了鲍鱼菇菌
用11个随机引物对荆西口蘑及其它8个不同的巨大口蘑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应用RAPD技术分析不同菌株的DNA序列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验证所选育的荆西口蘑新菌株与其它巨
本研究利用RAPD和EST-SSR标记对1O个不同来源秀珍菇菌株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与包括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子实体生长类型、出菇温度范围、转潮期等的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会议
本研究以野外采集的一株暂命名为拟金福菇的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子实体形态、菌丝形态等形态学分类,初步认定该野生菌为巨大口蘑,即金福菇;以太白三号作为对照菌株,测定
会议
本文以Cu2+为诱导物,检测灵芝漆酶同工酶基因的转录特性.研究发现:灵芝漆酶基因在Cu2+的作用下表达量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以发酵液中添加3.0 mmol.L1 Cu2+、诱导时间为6天时,漆
会议
采用草菇内源启动子gpd-Vvs与多功能纤维素酶基因mfc连接构建了表达载体pgVvs-mfc;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把表达载体pgVvs-mfc和pvg-afp(含草菇gpd-Vvs启动子和afp基因)共转
会议
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PPO基因cDNA片段,并根据获得的序列信息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从双孢蘑菇中克隆到了两个PPO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将其命名为AbPPO3和AbPPO4,分别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