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义利之辨的开启--从“德”与“仁”两个向度的考辨

来源 :山东社科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f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与“利”之关联性的成立以及作为对应关系出现,并作为一对价值范畴进行讨论和分析是孔子的首创。孔子通过对“德”字的改造和“仁”学的发明,赋予了“义”字内在道德“自觉性”的价值内涵和“利”字“人与人互动”的价值取向,最终确立了“义”与“利”之关联性,开启了“君子”与“小人”之别的“义利之辨”。
其他文献
多年来,荀子的性恶论备受争议,学者们或持批判态度或为之辩解,对荀子的人性论作出多维度的解读,如谓其为性善论、性朴论、性可善可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等。但若严格遵循荀子对“性”、“善”、“恶”等概念的定义,则其性恶论在理论上是圆足的、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大致而言,“性”概念具有整体性特征,指人先天、自然具有的生理、心理本能及其本然趋向;“善”、“恶”则具有功利主义、效果主义与社会性特征,主要
沉浸式艺术作为一种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新兴艺术形式,通过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能够极大的调动观众的感性经验。朗西埃提出了“感性分配”理论,认为艺术的政治性就在于对感性分配秩序的不断扰乱,而他提出的三大艺术识别机制之一的“艺术的美学体制”具有强烈的艺术革命性。这一美学体制体现在沉浸式艺术中,则能够重塑以往的感性分配秩序,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以“范勃:无形的剧场”为例,分析沉浸式艺术的跨媒介与沉浸感
哲学追问本源,比如心。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孔子开始思考心的问题。《大学》确立了心的本源性地位。孟子和荀子皆以性释心。孟子将善心叫做性,荀子将恶心叫做性。董仲舒着力于有为之心的作用,比如思维功能。玄学家突出了心的思维功能与生存功能之间的张力,重自然心而轻有为心。玄学家们提出天人一体观之后,张载便力图为天地立心。二程以心为仁之本源,并从其中发现了理,从而将天理视为宇宙万物生存的主宰。朱熹以为天理在人便
《孟子·告子上》有"学问之道无他,在求放心而已"的论断,"求放心"也就成为理解孟子思想的重要一环。在孟子那里,"放心"是指因利欲熏染而不能始终"居仁由义"和不能自觉"居仁由义"的个体之心,但"放心"不代表"本心"、"良心"的"丢失",只是被"遮蔽"而已;"求放心"是自我主体性的自觉发挥,是主体自我"本心"、"良心"的自我澄明,体现了"即工夫见本体"的工夫论特质。孟子论"求放心",是以"善根本性"为
心的本义是血肉之心,并由心脏的内涵延伸出生命的积极意义,此为生命之心;意识之心是由心的思虑功能产生,并由欲望、情感等内涵延伸出危及人身及国家生存的消极意义。为解决两者之间的张力,《管子》从人与万事万物的来源即“道”处,探讨“心”本原,此为自然之心。《管子》认为:自然之心是由“道”“气”而生,是“道”落实于人心之中的产物,本身体现着“道”。这种自然之心,因受意识之心的影响而丧失。人们需要通过“心术”
会议
以"心学"专指陆王之学,始于门户之见。但为朱子"心学"正名,不应视朱子所论心是形而上者或介于形而上下之间。朱子论气或论心,都保持与纯粹形上性理之间的绝对界限,具体而言,天地之心、统性情之心、本心、道心(四端)皆为形而下者。然而,心具超越性,本心/明德/心之全体/道心是超越之心,本心之明是工夫之原,又是工夫之终。心又具能动性,心虽为形质所拘但能积极造作。由自觉、自明、自立的敬贯动静之心地工夫,可以达
陆九渊深受孟子思想影响,将“本心”作为其核心学说,认为学者应该求其“本心”。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陆九渊所理解的《大学》“格物致知”的关键不在于“物”,而在于“心”,虽理能自明,但是需要做到“隆师亲友”,即努力做到向老师学习,向好友请教。陆九渊所理解的“格物”具体方法包含着读书亲师友的为学之法、慎思于己的思考之法、审问与明辨的问辨之法三个层面。陆九渊反对朱子的“支离”学说,强调本心的“贯通”。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