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自从国家推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英语是中等职业教育必修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引起热烈的讨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吸引着学生的兴趣,也启发和鼓舞着一线教师。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本研究以福建L中职学校为例,探讨中职英语微课的设计和应用。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为什么有必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2、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3、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是否有效?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听传播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翻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微课理论及实践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中职英语学科的特征,并具体阐述中职英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本研究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证明,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被大多数中职生所接受。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因此,微课丰富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资源。中职教师有必要开发职业特色的英语微课,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尊重他人、工作守时、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意识。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微课受到中职生的喜爱和欢迎。文末,作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微课研究、使研究更深入,作者希望本研究对中职英语教学与改革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政府大力施行“减负”政策,促使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校外闲暇时间。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的春笋般飞快发展。校外培训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办学资质良莠不齐,办学的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这类问题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教育及社会的发展。政府应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的监管及管理,以确保中小学的学生可以接受到合格的校外培训质量。本文以福
广播剧的结构一直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化的法则,它对结构的特殊要求,是由它的艺术表达手段的特殊性来决定的:广播剧的叙事内容都是通过声音的元素来体现。整部作品情节的铺开都是通过声音来带动叙事时空的转换与衔接,而处理好衔接,不仅能使整部剧显得流畅、自然,还关系到整部剧的主题以及人物的表现。广播剧《叶落归根》主要以叙事时空转换与衔接的方式,来演绎出沈耀初先生生命轨迹的寻根之旅。本文主要通过该毕业作品的具体
非学历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终身教育意识的兴起,对干部职工知识教育培训的重视,为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市场提升空间;另一方面非学历继续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特性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带来了
广播拥有近百年的历史,百年来的发展与求索,不断丰富着广播形态。而广播剧,是以广播戏剧为特征的广播文艺的表现形式,以配音的方式进行剧情演绎。在这个视觉传播的时代,广播剧虽然没有视觉画面的刺激,但演播者依旧能够依靠声音来传递情感,讲述故事。相较于影视作品而言,广播剧的独特之处在于播放载体便携易得。无论是开车、做饭、亦或是运动,在受众的生活中,它都能进行有效传播。突破了视觉的限制,解放受众的双眼。在众多
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矛盾纠纷也随即发生了变化,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等新特征,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靠单一部门、某种手段的传统调解己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为增强政府对社会纠纷的回应能力,满足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解纷需求,破解基层社区调解资源“碎片化”难题,各地纷纷开展对“大调解”的实践探索。本文从“目标—过程—主体”三个维
人物形象的塑造,几乎是所有文艺创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塑造的成功与否关乎着一部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纪录片也不例外,根据创作题材与创作意图的不同,如何把握好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从而塑造出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是每一个纪录片制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当下纪录片的创作中,过于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尤其是不能符合年轻人的口味。ACG文化,又称二次元文化,作为当下热门的新兴文化,备受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发生着变化。面对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及其要求,面对个性张扬、内心复杂、思想活跃的95后、00后大学生,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需求,因此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架构、工作形式、育人模式、评价体系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科层式”、“教练式”管理伦理模式对于当前学生群体已不再适用,难以激发他们
网络媒介成为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渠道,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也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由于通讯需求、物质补偿和网络设备价格低廉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接触网络媒介。在网络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媒介接触的现状如何?网络媒介的使用是否会对其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探寻网络媒介使用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为网络
中国古典诗歌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虽历经几千年的流淌,但仍旧富有生命力。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还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教育价值的古典诗歌理应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当前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笔者从转变观念入手,积极利用古典诗歌相关理论来指导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在中国古典诗
菲律宾教育部从2011年起开始与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并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逐步在全菲公立中学开设汉语课程,截至2019年8月已有66所菲律宾公立中学开设了汉语课。走本土化道路是菲律宾汉语师资培养的重要特色,从2011年开始的“菲律宾本土汉语教师暑期培训”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培养模式,即将全菲各地的本土汉语教师起来统一集中授课。但由于地理分布太广,一直无法将各地区的本土汉语老师集中到孔子学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