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的非正式人口迁移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YIMA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人口迁移也经历着内在机制和外在形态两方面的深刻变革,其突出的表现就是非正式人口迁移规模的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成为非正式人口迁移的重要流入地。另一方面,中国在20世纪后期还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但中国的人口转变在空间上又是不平衡的,城乡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当广大农村地区还在面临人口转变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压力时,人口转变超前大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极低水平,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阶段。人口转变的不平衡性和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共同作用,使中国大城市的非正式人口迁移既有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乡城人口迁移的特点,又具备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期替代人口迁移的特点。这种独特的人口迁移过程既为农村和落后地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又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口机会窗口;不仅有效地调节了城乡和地区之间人口结构的差异,同时也改变了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发展趋势。京津沪是目前中国人口转变最超前的城市,也是吸引非正式迁移人口最多的城市,因而,我们以这三个城市为例,对大城市非正式迁移的人口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非正式迁移人口正以其典型的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增加了大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减缓了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减轻了城市人口的抚养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三个城市的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大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性也日渐增强,在外来劳动力不断冲击的过程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也经历了由分层到竞争与融合的转变过程。尽管非正式人口迁移对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收益能否长期存在,还取决于非正式迁移人口能否融入大城市,实现社会融合,否则大规模的非正式人口迁移不仅不能给大城市的发展带来助益,反而会成为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负担,因而我们还对非正式迁移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京津沪外来农民和外来市民,在迁移原因、受教育和培训情况、就业、收入、消费、合同签订情况、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障、社会交往、心理认同和继续留城意愿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城乡制度性分割的影响在迁移之后依然存在。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性别、年龄、居住时间、培训、养老保险、城市等因素对城市居民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来源地、教育程度、合同、培训、迁移时间、月收入、城市、职业和雇主等因素对继续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且对外来市民和外来农民而言,显著影响他们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和继续留城意愿的变量也是有差异的,因而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必须注意到非正式迁移人口的内在差异,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更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
其他文献
如何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司法责任制度,是我国在新世纪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解决存在的司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出现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发挥司法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
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在推动着教育的进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得有益于终生发展的素质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幼儿探究能力,让幼儿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自我管理干预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及其相关症状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自我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的阐述和癌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推广运用进一步加速了媒介的新一轮融合。文章就新形势下媒介融合给传统纸媒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对传统纸媒战略转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投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关心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虽然学术研究表明信息化投资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应用信息化的表现并不理想
<正>当前强调国家—社会协同治理的原因有三:官民共治是实现善治的基本途径;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重建新的治理秩序的需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切实推进官民
近几年,随着我国留守儿童群体的迅速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十分庞大,几乎与非留守儿童数量相当;另一方面
作为湖南省“一点一线”建设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同时作为中部城市的重点之一,长沙市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长沙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
<正>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厂初次设计的YJ741(冶金74)系列电液伺服阀之一,YJ741型伺服阀(图1)已于1975年国庆节前,在冶金部和首钢公司领导的关怀下,研制试验成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