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率作为度量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力图准确描述现实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路径。然而长期以来,文献中对农业生产率的度量只基于传统的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要素,很少统筹兼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与环境要素。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资源和环境因素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且是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刚性约束。传统的农业生产率评价方式由于没有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实际上忽略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甚至会使基于生产率的政府决策发生偏误,导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中国的农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并且已经对农业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的农业发展已不再仅局限于如何协调投入要素节约和农业经济增长,还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增长模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首先要纠正传统的经济绩效考核手段,将资源的约束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纳入到统一的绩效评价框架中。自然资源消耗的相对节约,环境破坏程度的相对降低是农业经济增长绩效提高的重要标志,也应该是农业生产率分析的研究课题。因此,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评价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基于此,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全面推进“两型农业”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引入传统的农业生产率分析框架,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视角系统性地分析中国农业的生产率问题,测定我国不同区域考虑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后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分析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识别影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以期更加准确地评估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绩效,促进我国农业部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三者统筹发展。这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内在要求。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后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本部分内容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考虑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后的中国30个省份1998-2009年的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发现:(1)不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将会高估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水平。在不考虑水资源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各省份1998-2009年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分别为0.636、1.051;而考虑水资源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后,中国各省份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分别下降为0.499、1.029;(2)不考虑资源环境因素会高估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程度和技术效率的恶化程度,从而可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模式及其蕴含的政策含义产生误判;(3)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整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下,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效率损失,我国的农业增长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4)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和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双重恶化”情况,面临着农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务;(5)目前我国以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海南省为代表的东部省份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较为协调,而传统的农业大省(如河北、山东、湖南等)以及西部偏远省份(如青海、宁夏、新疆等)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较不协调;(6)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排放过多是农业绿色生产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国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和降低水、役畜、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量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潜力。研究内容二: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判断本部分内容借助经济收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别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俱乐部收敛、随机收敛以及增长分布动态五个方面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全方位的检验,探究我国省际间农业绿色生产率差距的现状及其动态演变趋势。研究结果发现:(1)在整个样本考察期间内,我国各省农业绿色生产率不存在绝对收敛,省际间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差异不会无条件的自动消失。然而,省际农业绿色生产率表现出了显著的条件收敛趋势,各省农业绿色生产率一直朝着自身的稳态水平增长;(2)不管是从全国整体还是分区域来看,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均不存在着随机收敛,这说明区域间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短期性的,各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差距将会一直长期的客观存在;(3)进一步的增长分布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出现“双峰”分布的现象,并且流动性较低,形成了低生产率、中低生产率、中高生产率和高生产率的地区集聚,同时根据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无法求解出一个稳态的分布矩阵。这再一次说明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无法走向协调发展,地区间农业绿色生产率趋异的状态将持续。研究内容三: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每个地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与其他地区会存在经济以及社会上的往来。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相邻地区在作物种植品种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相似性,相邻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会相对较为容易,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相邻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可能会更为明显。因此,本部分内容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充分考虑农业绿色生产率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一个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并不是无规律的随机分布,而是依赖于与之具有相似空间特征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2)地理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农业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扩大,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单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生相邻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相互依赖的现象;(3)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的上升、政府实施的农村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而农业灌溉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转变以往的农业补贴方式,加强对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行为补贴;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完善农村资源环境法律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跨区域的合作交流等。本研究为定量地评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资源环境代价提供了一个替代性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对建设“两型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