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MRS(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中的脂肪分数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病变程度的划分,探索1HMRS(1H谱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定量分析方面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血生化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方法】通过筛选标准选出的47名受检者,在2周内进行1.5T全身磁共振扫描仪(Siemens,Magnetom Avanto)1H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肝脏彩超、血生化(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胆固醇)等检查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运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根据肝脏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组,即正常、轻、中、重度各一组,利用统计学中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正态分布计算公式,以MRS技术中的脂肪分数(Hepatic fat fraction,HFF)作为衡量指标,计算每组95%的置信区间;再用线性相关理论分析脂肪分数与血生化检查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 【结果】脂肪肝分度:正常组上限值为4.8227,轻度(4.0145,10.4939),中度(9.1789,17.1911),重度(16.0631,32.4618);2、BMI与脂肪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0.662,P<0.001,有统计学意义;3、TG与脂肪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r=0.85,P<0.001,有显著相关性;TCH与脂肪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r=0.619,P<0.001,有统计学意义;ALT与脂肪分数之间的P值=0.241,>0.05,无统计学意义;4、通过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H磁共振波谱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定量分析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价值;以脂肪分数作为指标,不仅可定量分析肝脏中的脂肪成分,而且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较精细的分度;性别、年龄不作为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因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与MRS定量分析中的脂肪分数有显著的线性相关,而谷丙转氨酶的指标不能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