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时间话语——丹尼尔﹒克尔曼作品的一种解读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1975年的德语作家丹尼尔﹒克尔曼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文学生涯,其时正值千年之交,无疑属于当代文学的范畴。在时代语境上,他既承袭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流脉,又正值“后现代”概念日益陈旧、文学迎来“叙事的回归”。文学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学内部和文学以外的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互文性”。
  本文从文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出发,首先梳理时间主题在现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不同领域的重要话语,为文学研究提供语境。
  在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文明中,时间都是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概念。启蒙时期以来,对时间的讨论经历了几次热潮,几乎涉及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最近的一次热潮正是由千年之交这一特别的时间点所引发的。在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重要领域,人们对“物理时间”、人的“生物时间”以及“内在时间”等概念不断挖掘和探讨,这些来自不同角度和学科的时间话语既有呼应也有差异,这并不能被视为真伪有别,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体现着当代文明对于时间这一古老话题的复杂而多维的认知和理解。
  在当代的德语作家中,克尔曼的作品表现出了对时间话语的源流与现状的高度敏感和全面理解,时间主题贯穿着他的创作。本文以克尔曼的长篇和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呈现出的时间形态和时间体验进行分析,探讨由此反应出的当代时间观念,考察进入克尔曼文学世界的时间话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文学对文学外部多角度的时间话语如何进行吸收、转化与呈现,并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学与审美的时间话语。
  克尔曼的作品跨越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限,借鉴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让人难以在“现代派”“现实主义”或者“后现代”的流派中归类。他打破时空观念,采取多视角叙述,将真实与幻想、历史与虚构、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识穿插交错、嵌入融合,运用大量的符号和象征构建了独特的克尔曼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心理学和哲学有关时间的理论,将“瞬间”、“当下”以及人无限延展的主观时间作为文学话语的重要时间形态,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还原常常被忽略的人于特定时间的感官感受和情绪体验。他的作品如《马勒的时间》将科学领域的时间话语引入文学语境,将“熵”的概念加以文学变形,刻画现代人在不断流逝的线性时间下所遭受的焦虑和绝望。《测量世界》将“年华老去”作为主题之一,对用理性主义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尝试提出了质疑。《我与卡明斯基》则通过对卡明斯基青年时代情人的探访,探讨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的虚无。《最遥远的地方》将死亡的瞬间变形为文学创作自由驰骋的文学时间,营造出斑斓迷幻的梦幻世界。《名声》关注到信息革命以来现代媒介造成的平行时间和多重身份,《你本应离开》将量子力学的平行时空假设通过文学想象呈现出来,搭建起一个奇异、神秘而惊悚的文学时空。短篇小说集《阳光下》可谓是当代人种种时间体验的集合大观。克尔曼的新作《缇尔》则将传奇人物“捣蛋鬼提尔”的故事背景放在世界被理性“测量”前的三十年战争时期,展现了“非理性”下的时间形象和时间体验:时间还臣服于强大的咒语,龙还生活在世界的北方,生者与死者共存于同一个时空,缇尔演绎着不死的奇迹。
  文学作为媒介,吸纳了历史和当代各领域的时间话语,并在种种时间话语之外开创了自治自主的美学时间,以独立的姿态提供了其他时间话语所不能替代的知识和世界观。本文通过对克尔曼作品中的时间话语的梳理,展现了文学对时间的想象,反思了启蒙以来的理性主义对时间的构形。他的世界里,被理性攫获的现代人无法在宗教或者神话中与永恒建立关联,只能在所有形而上的终极意义瓦解之后,面对意义的虚空,独自踏上对时间的抵抗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与时间缠斗不休,伤痕累累,却无法逃离这场西西弗斯式的苦难。克尔曼的世界是虚无主义的,只是这种虚无主义在克尔曼这里并非消极和沉沦的同义词。正如他在《F》中塑造的命运多舛的传奇先祖,在艰辛困境中抗拒着死亡,在时间苦难中发现值得大笑的瞬间。时间的虚无主义在美学的观照下可以是乐观而积极的,这就是克尔曼的文学世界给我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考察了领属成分充当给予义双宾句直接宾语的现象,认为领属成分可以充当给予义双宾句直接宾语。我们的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给予义双宾句排斥领属关系这一问题,并概述了对双宾句的已有研究。第二章从有定无定与信息传递的结构角度入手,认为虽然双宾句的直接宾语倾向于无定形式,但新信息也可以用有定形式来表达,为有定的领属成分充当直接宾语提供可能性解释。第三章认为领属成分可以充当给予义双宾句直接宾语。能进入
学位
奥尔特加·伊·加塞特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并不局限于他将欧洲社会各流派的主流思想引入急需变革的西班牙,和促进了欧洲大陆哲学思想的传播;还在于他能够从理性主义式微的年代,探索出一条解救人类生存问题的生命-历史理性之路。而且作为一名较早关注大众崛起的社会文化批判者,他还以少数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性眼光注视到了大众文化与现代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并从中发现了代表
本文是汉语方言疑问范畴的跨方言比较研究。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借助“两个三角”语法理论,对汉语方言的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和特指问句进行专题考察,通过对比分析各类疑问句在不同方言中的“表”、“里”、“值”特征,归纳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探究其形成原因及内在规律,梳理各类疑问句的地理分布及方言使用情况,以期深化对汉语共同语及方言的认识。  
学位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不仅数量剧增,且选材亦渐趋多元,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译介演变以80年代以来当代长篇小说的复苏与繁盛为前提,并持续受到中外政治、经济关系与媒介技术的影响。虽然当代长篇小说在英译传播中始终面临着跨文化改写与变异的难题,但其审美价值也逐渐获得英语世界的认同。对这一译介进程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讨,不仅帮助呈现中外文学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也为
清代乐府诗学主要指清人对乐府诗的整理、批评等,其中不仅包含诗话、札记、论文等对乐府诗的写作、体制、艺术特质等方面的批评,亦包括诗歌总集对乐府诗的选录与整理,诸如乐府笺注、诗集注疏等对乐府诗字词、名物、题目的训诂与考证等。由于清代诗学在中国诗学史上空前繁荣,作为清代诗学重要组成的清代乐府批评亦因之堂庑宏大,诗话、诗评可谓灿若星河,不仅数量空前,且对乐府的研究亦是宏纤靡遗,有致力于评析乐府审美特质的诗
学位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达洛维夫人》是她的著名实验小说,也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自《达洛维夫人》问世以来,众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部分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其创新性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内涵主题,如生与死,理性与疯癫,女性主义等。对小说中人物间的权力关系以及生存美学的分析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理论和
学位
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伊朗作为沿线上的重要节点国家,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因受当地政治、文化及西方各国联合制裁等多重影响,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对伊朗的货币银行体系进行了简要论述,介绍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多种形式银行和信贷机构并存的伊朗现有银行体系。在第二章中,以伊朗货币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数据,运用货币银行学相关理论,对伊朗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和总
学位
有学者曾言,“历史意识是人们对历史的态度、认识、解释和评价,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把它用于去指导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历史意识往往是以被诠释的方式出现,人们在诠释历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态度被称为历史观。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史观不仅在维系本国本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塑造自身民族文化性格,以及建立国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上发挥
学位
已有许多研究指出,由于汉语普通话缺少浊塞音音位,学习西班牙语的中国学生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掌握西班牙语的浊塞音,以及将它们和清塞音区别开来。而汉语吴方言具有清浊音位对立,按照对比分析的观点,吴方言区的学生将更容易听辨西班牙语塞音的清浊;目前的一些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本文从发音这一角度,对分别以普通话和以吴方言为母语的中国学生的西班牙语塞音发音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由于普通话同时也是吴方言区学生
学位
近年来,中科两国已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多份协议,科威特“丝绸城和五岛”建设项目已成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科借助传统的丝路情,在新时期共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两国合作日益加强。  本文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切入点,研究中科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五通”,通过梳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