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汉语“全浊上声变去声(以下简称“浊上变去”)”的音变现象.“浊上变去”是汉语中古时期声母为全浊的上声字和去声合流的现象。很多学者研究过相关课题,大致认为“浊上变去”产生於中晚唐,但对於这项音变起始於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演变,该问题学术界至今仍未有定论。对於“浊上变去”的产生,本文主要用唐诗上去声押韵材料来证明其产生时期;对於“浊上变去”的演变,本文主要用唐代“浊上变去”字和“浊上未变去”字在宋代以後的演变情况来做比较。本文全文分五章探讨。
第一章是绪论,概括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介绍前人对“浊上变去”的研究成果,敍述现代汉语方言中“浊上变去”的情况。
第二章探讨唐代的“浊上变去”。一般认为“浊上变去”产生於唐代,但也有人认为早於唐代。本文首先证明“浊上变去”是产生於唐代,其次,从唐代的韵书、韵文等文献材料中探讨“浊上变去”的产生时间和地点。先将《全唐诗》中上去声押韵的5490个韵段,按照全浊上声、非全浊上声和去声的各种相押情况进行分类。考察上去声押韵字的音韵地位时,特别注意上去异调字。对於上去异调字,通过音义关系确认该诗句中用作上声还是去声。另外,本文为了排除偶然相押的可能,探讨全浊上声字和去声字相押的韵段时,只有挑选韵段较长的诗。结果,发现符合以上标准,而且反映“浊上变去”的时间最早的诗人,为初唐的来之问和盛唐的杜甫。由此推测出,“浊上变去”发生时期为初唐或盛唐,发生地点在中原地区。
第三章考察宋代以後的“浊上变去”.是将元代《中原音韵》和明代《中州音韵》中的中古全浊上声字的分布进行一番整理,互相比较。从中发现遗两本韵书“浊上变去”的比率已经达到八成以上,可以说“浊上变去”这项音变基本上完成了.但“浊上变去”遗保留了不少“浊上仍读上声”字。
第四章考察“浊上变去”演变的轨蹟与动因.本文发现“浊上变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声调本身的演变规律。并且以第二、三章的“浊上变去”材料为例,探讨“浊上变去”从哪个声母、哪个韵母开始和“浊上变去”扩散的情况。最後,本文认为在汉语史中“浊上变去”保持着如此强大的扩散力量的原因,和唐代以来通语的扩散很有关系。
第五章是结论,简单地敍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