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新兴媒介技术为受众供了新的话语空间。“土味”现象是发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亚文化新现象,它的发展和传播引起传播学界以及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探讨。“土味”现象具有跨圈层的传播特点,且因出现时间较短,结合亚文化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借鉴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体系,运用亚文化经典理论对“土味”现象进行剖析与研究,通过对这种别具一格、极具乡土气息和“接地气”色彩的网络亚文化形式进行符号与文本解读、阐述其亚文化风格及文化意义,探讨其中蕴含的特征,追溯“土味”独特审美风格及叙事策略同时广泛流行于乡镇、城市两种青年群体的原因,依据“抵抗与收编”亚文化理论研究模式窥视“土味”现象在当代社会的流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对“土味”现象进行反思。研究从网络亚文化视域出发研究“土味”现象亚文化风格的建构与意义及其亚文化特征,结合“亚文化的风格”理论框架分析“土味”现象如何从形象、行为、表达、文化四个方面建构亚文化风格,如何借助拼贴、戏仿、同构的手法实现亚文化风格。深入解读风格背后的意义可以发现,“土味”现象体现了乡镇青年和部分城市青年对获得现实成功、融入都市社会、提升阶级层次、获取文化资本、反叛主流文化、建构自我认同和寻求集体认同的努力。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城乡差异难得缓解、“90”后代际特征、边缘群体表达权受限、文化环境多元化、大众媒介商业化属性加强、网络技术进步赋权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大量受众出于从众、求异、解压、猎奇、寻乐、逃避、返璞归真等心理动因投入“土味”的怀抱。“土味”现象良莠不齐,本文将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等纳入研究范围,丰富中国网络亚文化相关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均认为被主流文化收编是所有亚文化的归宿,“土味”现象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被主流文化从意识形态和商业两个层面进行所消解与收编的结局。展望这一现象的前景,可以预测其未来有成为主流文化新形式和在商业化过程中被新兴网络亚文化取代两种发展趋势。